鄧聿文觀點:川普政府鷹派對中國的「末日攻擊」

2021-01-13 05:50

? 人氣

美國川普政府裡的鷹派代表號國務卿龐畢歐,在政權交接前發起反中的「末日攻擊」。(取自Pixabay)

美國川普政府裡的鷹派代表號國務卿龐畢歐,在政權交接前發起反中的「末日攻擊」。(取自Pixabay)

美國務卿龐畢歐1月9日宣布,國務院已取消全部對美台官員接觸的「自我設限」。他認為這些相關限制是基於美國外交部門「數十年來復雜的內部規章」,結果「單方面取悅北京」,而美台共享「民主價值觀」,美台關係不會被官僚主義的「自我設限」所束縛。這是川普政府對中國的最新打擊,北京稱之為華盛頓的「最後瘋狂」。

「末日攻擊」這個詞在此不含任何特定的價值判斷,而只陳述事實,因為川普政府即將被拜登新政府取代。按照常理和一般做法,處於看守狀態的政府為避免給新政府帶去不必要麻煩,在內政外交上會盡量「無為而治」、「無所作為」,但川普政府不同,大選後攻擊中國的力度和密度不減。這些攻擊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在經濟和科技上,將中國更多的企業納入限制「黑名單」,如對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以軍工企業之名,在美國證券市場上摘牌退市,將支付寶等多個中國的APP禁止;二是在台灣問題上,繼續賣給台灣武器,派內閣官員和駐聯合國大使訪台,軍艦穿越台灣海峽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川普政府的這些對中打擊舉措,儘管不符合人們對看守政府的認知,可卻合乎川普本人及其領導下的政府的「邏輯」,因此並不出乎輿論意料。早在大選前多數人已預測到,基於川普將操作反中作為其大選的策略,如果他大選敗北,必將怪罪中國,認為是中國釋放的疫情搞壞了大選,導致眼看到手的總統職位黃了。

倘若疫情不在美泛濫,輿論普遍相信川普在總統選舉中將輕鬆取勝,即使有疫情,假如他的政府能夠像其他西方國家一樣正常應對,其取勝的概率也很大。就此而言,川普輸掉總統大選,當然是他自己的責任,怪不得別人,但他和他的團隊不這麼看待,或者即使他們內部承認是自己之錯,然對外必須找個「替罪羊」轉嫁失敗責任,中國自然是個最好的選擇。在目前的美中關係下,把總統大選失利之責算在中國頭上,至少投給川普的7500萬選民的多數願意接受這點。而以川普的性格,既然認定北京是最大的「罪魁禍首」,那自然要「秋後算賬」,所以選後加碼打擊中國就不奇怪。

不過,比起之前預測的川普可能會推動美台建交、美軍駐台,邀請蔡英文訪美或者川普自己又或龐畢歐等訪台,南海開戰,將中國踢出美元支付系統等措施來懲罰北京,華盛頓現在的打壓還算「溫和」,沒有超出去年以來對北京的「極限措施」,只是過去「極限施壓」的量的增加而非質的改變。這可能是因為上述攻擊中國的手段,其釋放出的對美中關係的破壞能量堪比「核子」級別武器,並將波及整個世界地緣政治,因此必須慎重使用。

從這個角度說,北京大罵川普政府反中反到「失心瘋」,上演「最後的瘋狂」,也是一種情緒語言,華盛頓的過渡期打壓措施算不上「瘋狂」程度,還保持在理性算計內。事實上,北京對華盛頓在政府過渡期繼續反中雖然非常不滿,但也沒有跟隨後者起舞,過度反應,原因除了不想完全搞砸中美關係,當然也在著眼於拜登新政府。

2021年美國總統川普倒行逆施,要求他辭職下台、國會將他彈劾的聲浪高漲(AP)
2021年美國總統川普倒行逆施,要求他辭職下台、國會將他彈劾的聲浪高漲(AP)

然而,將華盛頓對中國的「末日攻擊」一股腦扣在川普頭上,恐怕也有失公正。從大選之後兩月來的表現看,川普本人的「世界」是陷在對大選的舞弊指控裡,一門心思要翻盤,他和他的團隊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在在這個「陷阱」裡根本無暇他顧,可能他也不再關注美中關係了,故而不排除川普政府內的鷹派如國務卿龐畢歐之類趁之夾帶反中「私貨」。國務院副國務卿和駐聯合國大使的訪台,以及解除對國務院系統美台官員的接觸限制,都是龐畢歐親自宣布的,龐氏也宣稱台灣從來不屬於中國,從國務院的職能看,這些動作可能無須通報總統,國務卿就能做主,但在正常時期,一般還是要向總統匯報並徵得同意的。另外,對中國三家電信運營商的摘牌出現反覆,財政部長向紐交所施壓摘牌可能反映的也是川普政府內部的鷹派聲音。當然,鷹派的反中「私貨」並未違背川普的意志,相反,正是川普樂觀其成的。

經過國會山的騷亂一役,川普的政治生命怕是要終結,四年後想東山再起是非常困難了。或許正看到這點,像龐畢歐這類有志於問鼎總統大位的川普政府的鷹派要接過川普這支隊伍,就有必要把自己塑造成反中抗中的新「旗手」,在這點上是不分失分的,因為反中已是美國民意,即使拜登上台也改變不了這個趨勢,區別只在於如何造作反中。路透社對美國務院放開對美台官員自我設限一事表示,任期進入倒計時的龐畢歐,正在借最後的機會塑造對華強硬的政策事實,給即將在11天後上台的拜登政府「埋雷」,龐氏此一意圖明眼人一看便知。

就個人政治「野心」來說,龐畢歐巴不得美中關係徹底砸爛,完全重置。因此在過渡期把美中關係盡可能搞得更糟,既惡心了北京,讓中國處於一個險峻的國際環境,也為拜登上台改善兩國關係設置更多障礙,讓拜登新政府不得不繼續按照川普的路線走。在多數人看來,拜登若要推翻這些政策,政治上將陷入尷尬。不過,拜登新政府是否如一些美國學者說的對川普政府搞的這套反中新舉措不滿,卻未必,至少在台灣問題上,拜登的候任國安顧問蘇利文放話稱,拜登就職後將會繼續支持「基於台灣人民的意願與最大利益,和平解決兩岸問題」,換言之,台灣在美國的遏華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拜登新政府會繼續與台交往。

儘管川普政府為美國和中國打交道製造了更多麻煩,拜登想必對此會有些不高興,但反面看,又何嘗不是他施壓北京就犯的工具或籌碼?拜登完全可以用「友好」的態度對北京說,不是他不想改善兩國關係,把川普時期的一些做法廢除,可他作為美國總統,不能違背美國人民的意志,而川普時期的反中代表的是美國人民的利益,要想讓他廢除也可以,北京需要在美國關心的問題上作出相應讓步,他才能說服美國人民同意。所以,運用得好,川普政府所有對中國的高壓政策和措施,也可成為拜登換來北京更大退讓的籌碼,從這點而言,美中關係現在的爛攤子,對一個有志總統和他的政府,不是什麼壞事。

從而,川普政府鷹派的對中「末日攻擊」,反有可能為拜登作「嫁衣裳」。

*作者為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志共同主編。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道,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