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態度太粗暴了!」接軌國際潮流的數位身分證,為何遭到7成專家反對?

2021-01-07 07:50

? 人氣

儘管藉由嚴謹的立法限制政府濫權並維護國民資訊自主,但德國民眾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接受全新的身分證「格式」。根據2019年一項調查,僅24%德國民眾開啟數位身分證的電子身分識別功能,更只有6%曾藉此傳送資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反觀台灣,內政部雖強調法源完整,但自2018年政策定案以來,數位身分證的功能與適用範圍持續「滾動式修正」,例如最初預計連結健保卡與駕照功能,但隨後取消;自然人憑證區也由強制開啟改為「可選擇停用」;原本規畫存放在晶片加密區的解析度600dpi相片,內政部也在2020年12月發布公文以「政策調整」為由,取消這項設計。

「因為沒有一部法令,一切都是行政部門說了算,公眾沒有任何參與討論的空間,信任基礎幾乎不存在。」邱文聰這麼評論。

推行失敗原因2:程序瑕疵

除了沒有專法,政策推動程序也有明顯瑕疵。2019年4月,內政部委託國巨管理顧問公司執行「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發規畫案」,預計11月底完成,但規畫案還沒做完,內政部就急著發包印製、第三方獨立驗證、系統建置維護等軟硬體標案,其中印製案在同年6月就完成決標,系統建置與維護則因三度流標,直到2020年6月才由中華電信得標;但最初的規畫案至今從未公開。

一位因監察院調查本案而得以一窺規畫案究竟的專家透露,內政部對外公開計畫和規畫案內容不完全相同,讓他懷疑規畫案只是徒具形式,而非為求嚴謹而執行的事前工程。

正因內政部堅持不走立法程序,推動時又欠缺應有的社會溝通,連同屬執政團隊的民進黨立委都挺不下去。2020年11月,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協商後,決議凍結數位身分證2021年度預算半數4億元,必須等內政部部長專案報告化解朝野立委疑慮後,才得以動支。

「所有人都同意智慧政府是台灣應該追求的長遠目標,但是在起步之前,是不是應該先凝聚社會共識,把要達成目標所需的條件做一次釐清?」民進黨立委劉世芳認為,在智慧政府的大架構下,數位身分證只是其中一項內容,行政部門應先確認整體方針,進而建構合理的法規框架,而不是只因為是「進步象徵」,強推一項社會充滿疑問的政策。

「便利與安全,原本就是互相拔河、取捨的關係。」李忠憲並不否認數位身分證的便利性,「問題是,台灣需不需要用可能犧牲民主自由的風險,交換一點點方便。這件事情,需要全民共識,不是內政部可以決定。」

不只便利和安全,效率與民主、秩序與自由,這類正面詞彙之間,都存在著程度不一的矛盾性,無法面面俱到。過去2年,推動換發數位身分證的內政部,過度向效率與便利那端傾斜,卻忽略了台灣社會對民主程序與隱私安全的重視,讓一項未必不合理的政策狼狽收場。

事實上,《今周刊》同樣以「是否有必要換發數位身分證」徵詢台灣市值前50大企業,回覆者當中,認為有必要的企業占了多數。

換不換晶片身分證本身,沒有絕對的是與非,重點一直是如何讓台灣人在審慎思考後,做出集體決定。這是無論政府形式如何智慧、進步,執政者永遠無法違逆的鐵律。

eID缺乏相關專法,仍有諸多關鍵模糊。(圖片來源:今周刊)
eID缺乏相關專法,仍有諸多關鍵模糊。(圖片來源:今周刊)

作者/鄭閔聲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今周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林彥呈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