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位元幣總量固定的邏輯謬誤

2017-09-29 06:40

? 人氣

聯準會資產負債表(2008年8月到2011年12月)
聯準會資產負債表(2008年8月到2011年12月)

同一時期,聯準會為了控制金融風暴的幅度,先後用傳統的方式(調降利率)和非傳統的方式(量化寬鬆)為市場灌入了大量的流動性——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印鈔票。在上圖的聯準會資產負債表歷史裡,我們可以看到在雷曼風暴爆發後,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從九千億美元左右大幅膨脹到2011年底的三兆美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按照位元幣貨幣論擁護者的講法,聯準會狂印了這麼多鈔票,使得人們開始對美元(乃至於多數主流貨幣)的價值保持能力失去信心,轉而流向總量固定的位元幣。但只消檢查物價指數的變化,就會發現這種講法站不住腳——事實上整個金融危機後聯準會為市場注入流動性的過程中,最讓人擔心的就是物價幾乎沒有太多升值。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2008年8月到2011年12月)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2008年8月到2011年12月)

上圖為同期間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可以看到物價指數只從218左右上升到227左右,三年半漲幅只有4%。就算從物價最谷底的2008年底起算,也只漲了7%,別忘了剛剛我們說同期間聯準會把資產負債表擴張了將近三倍!

如果我們回頭用P × Y =M × V公式來分析,這段期間物價(P)也沒太多漲幅,總體經濟產出(Y)也增加不多,因此等號左邊的增幅有限。但等號的右邊裡,光貨幣供給(M)就增加了近200%,等式要維持不變只有一個可能:貨幣換手速度(V)比雷曼風暴前低很多,對應到的也就是經濟持續低速運轉。

總結來說,和一般人迷信的相反:金融危機後幾年的貨幣供給和物價歷史,恰恰告訴我們單單只有貨幣供給是無法決定物價的,因此「因為擔心政府亂印鈔票而改成使用位元幣作為貨幣」根本是無法成立。

「那如果照你這樣講,聯準會那幾年印的大量鈔票到底都到哪去了?」

答案不難:大多數都投資到了資產上去了。

標準普爾五百指數(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
標準普爾五百指數(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

上圖是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歷史走勢,可以看到它從2009年3月的低檔,一路爬升到2011年底,幾乎翻倍。如果大家有印象,這段時間全世界不只還在雷曼風暴的後續震盪中求生存,還經歷了歐債風暴,一點都算不上是健康的狀態,但股市的資產價值卻一無反顧地向上攀升。

總結上面關於物價以及和資產的走勢變化的討論,任何人應該都可以輕易理解為什麼我說位元幣更像是「資產」而不是「貨幣」了吧?

但是不像由實體的商業公司或國家發行的股票或者債券,位元幣是一種本身不會產生未來孳息的資產,所以位元幣現在交易的價格,並不是來自於未來現金流的現在價值,而是純粹來自於市場對於其價值的估計或投機。

人類歷史上也有一個資產類別有這個特質,那就是黃金。

儘管黃金只是一種貴重金屬,放著也永遠不會產生孳息,但基於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因素,黃金隨時總有遠超過工業用基本需求的大量交易,以及對應的價格漲跌。而以過去一個世紀的歷史來說,黃金價格和股市的相關性相對來的低,因此在資產配置中可以產生投資組合分散的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