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為何美國沒有支持台獨?

2021-01-10 07:20

? 人氣

1月6日,川普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抗爭,期間有支持者高舉代表「自由中國」的中華民國國旗。(照片來源:CNN截圖)

1月6日,川普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抗爭,期間有支持者高舉代表「自由中國」的中華民國國旗。(照片來源:CNN截圖)

從美軍佔領南韓的經驗談起

本周四,時任美國國務卿的龐畢歐(Mike Pompeo)在宣佈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訪問台灣的時候,再度讚揚台灣展現出了「一個自由的中國」所能達成的成就。可見美國的對台政策數十年來如一日,就是期待台灣成為帶領中國走向民主的典範,而不是推動台灣獨立。正如杜魯門(Harry S. Truman)總統在1950年1月5日發表的聲明,美國無意挑戰中華民國對台灣行使的「主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國共內戰,杜魯門明確表示無意介入,也不會向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提供除經濟援助外的其他援助。此一聲明的發表,對中華民國而言稱得上是好壞參半,一來美國承認中華民國政府對台灣擁有主權,無意扶持本土政治人物起來取代來自大陸的中國國民黨,讓200萬外省軍民同胞有了一塊可以安生立命的島嶼。

不過與此同時,美國也明確表達不會協防台灣,就如同一天美國國務卿艾奇遜(Dean Acheson)發表的「塵埃落定論」(wait for the dust settled),將台灣與南韓排除在美國東亞防禦體系之外,坐視中國共產黨「武裝統一」台灣。直到6月25日韓戰爆發,杜魯門才調整對華政策,宣佈台灣海峽中立化,派出第7艦隊阻止解放軍攻台。

事後對於台灣到底該不該繼續由蔣中正父子統治,雖然美國決策圈內有劇烈的爭辯,可即便是反對蔣家的美國人,也是主張由吳國楨、孫立人或者陳誠等外省軍政人物取而代之,似乎還是沒有扶持台籍精英建立新國家的打算。直到1954年12月2日,華府與台北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支持蔣中正終於成為美國的既定政策。

何以從1949年到1954年這段時間,讓台灣脫離「中國」獨立沒有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總目標呢?美國決定繼續讓撤退台澎金馬地區的中華民國扮演「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角色,有其在東亞地區圍堵蘇聯勢力的戰略需要。不過還有一個根本的原因,過去長期為海內外專家所忽視,那就是美國還受到1945年到1948年佔領南朝鮮經驗的影響。

20210104-由右到左,分別為「韓國的陳儀」霍奇將軍、麥克阿瑟與李承晚。(翻攝朝鮮日報)
由右到左,分別為「韓國的陳儀」霍奇將軍、麥克阿瑟與李承晚。(翻攝朝鮮日報)

美國佔領南韓的經驗

打從甲午戰爭開始,朝鮮與台灣就一直在東亞近代史上扮演著相互影響的角色。兩邊都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成為日本殖民地,又在日本投降後共同面臨共產主義革命的挑戰。所以對於試圖抵擋蘇聯赤化亞洲的美國而言,佔領南朝鮮的寶貴經驗自然會影響美國的對台或者對華政策。不過朝鮮與台灣的命運,根據1943年11月的《開羅宣言》(Cairo Declaration),卻有完全不一樣的安排。

台灣與澎湖和東北三省一樣,將在日本投降後回歸中華民國的版圖,而朝鮮半島則將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過蘇聯紅軍在1945年8月出兵滿洲國,卻給朝鮮半島上的人民帶來了比台灣人民還要坎坷的命運。為了防止整個朝鮮半島落入蘇聯手中,彭史提爾三世(Charles Hartwell Bonesteel III)將軍與魯斯克(Dean Rusk)上校以38度線為界,劃分出了美蘇雙方的佔領區。

為什麼要以38度線為界?其實美方也沒有什麼獨到的戰略安排,純粹只是38度線位於漢城還有漢江以北,可讓美軍可以使用仁川、釜山與群山等港口加速盟軍戰俘的救援工作。起初他們以為蘇聯會反對這樣的安排,不過史達林(Joseph Stalin)尚未做好與美國撕破臉的準備,最後還是大手一揮同意了分割佔領區的安排。

杜魯門總統對於朝鮮獨立一事,並沒有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那麼樂觀,他認為朝鮮人缺乏治理現代化主權國家的能力,應該先經由同盟國佔領與管理一段時間之後,獲得足夠教育和經驗才能獨立。而這個由同盟國佔領與管理的時間,在杜魯門看來是沒有期限的。所以與由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負責接收的台灣不一樣,南朝鮮被直接納入美軍的管制之下。

負責南朝鮮佔領任務的,是美國陸軍第24軍的軍長霍奇(John R. Hodge)將軍。與台灣的情況類似,南朝鮮人也在盟軍抵達前展現了高度的自治能力,左派領袖呂運亨甚至獲得朝鮮總督阿部信行支持,成立了一個名為朝鮮人民共和國的新國家,準備領導整個朝鮮半島。所以霍奇將軍抵達漢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以逼迫呂運亨下台,解散朝鮮人民共和國,開展第24軍對南朝鮮的軍事佔領。

20210104-美國在南韓的工作,是重頭到尾在南韓建立起一個新國家,比國民政府在台灣還要複雜許多。(許劍虹提供)
美國在南韓的工作,是重頭到尾在南韓建立起一個新國家,比國民政府在台灣還要複雜許多。(許劍虹提供)

拉起一個新國家

1945年9月8日,霍奇將軍在駐日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授權下成立了在朝鮮美陸軍司令部軍政廳(United States Army Military Government in Korea),開始了美國對南韓長達3年的軍事佔領。這3年內,舉凡遣返日本人、實施土地改革、穩定佔領區貨幣還有清算「親日派」等所有陳儀在台灣遇到的問題,通通都被霍奇給遇到了。

而陳儀所沒有遇到的問題,卻仍為霍奇將軍所遇到,那就是他還必須要物色與培訓未來領導南朝鮮的人才,從頭到尾建立起一個新國家。類似的經驗美國並非沒有,因為早從1935年羅斯福擔任總統的時代開始,華府就開始推動美屬殖民地菲律賓走向獨立。菲律賓自由邦在美國規劃下成立,為1946年7月4日的和平獨立做好準備。

然而美國推動菲律賓走向獨立,除1942年到1945年這3年的時間遭到太平洋戰爭干擾,絕大多數都是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下進行。且菲律賓人自1898年起已經接受美國殖民多年,而美國採用的殖民政策又遠比其他歐洲國家和日本來得開明,令菲律賓人的態度普遍親美。反觀朝鮮人不只民族情緒剛強,還被總督府灌輸了多年的反西方思想,讓霍奇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他要面對的,還不只是蘇聯控制的北朝鮮,南朝鮮勞動黨領袖朴憲永也利用了南朝鮮人民的反美情緒,罷工、罷課又罷市,甚至還組織起武裝暴動,挑戰軍政廳的權威。理應與軍政廳團結起來,共同反抗共產黨滲透的金九、李承晚與宋鎮禹等韓國右派精英,卻陷入彼此爭權奪利的狀態之中,而且還彼此派殺手互相暗殺,難以形成將共產黨排除在外的領導核心。

20210104-李承晚是美國扶持上台的「親美派」領導人,可是他給美國造成的困擾卻一點都不輸給今日成。(許劍虹提供)
李承晚是美國扶持上台的「親美派」領導人,可是他給美國造成的困擾卻一點都不輸給今日成。(許劍虹提供)

李承晚是如何上台的?

那麼李承晚又是如何上台執政的?從他在日本投降以前,長年流亡美國的情況來看,李承晚本來就比投效中華民國的金九,還有1919年三一運動後為朝鮮總督府收編的宋鎮禹更有可能成為戰後南韓的主導者。然而身為「親美派」代表的李承晚,因為長年遠離故鄉的原因,在朝鮮民族主義者心目中的威望卻遠不如從中國回來的金九。

抗戰時在重慶統領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指揮韓國光復軍協助盟軍對日作戰的金九,剛回國不久就給自己的政敵下馬威,於1945年12月30日暗殺掉了有「親日派」嫌疑的宋鎮禹。金九與美國的淵源沒有李承晚深,可是他背後有中華民國政府支持,而且又是韓國人心目中的「大韓民國國父」,具有李承晚所無法取代的民族主義威望,確實一度讓霍奇將軍十分看好。

此外金九反共情緒強烈,曾經提出中美兩國「再武裝」殘留於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一同將蘇聯紅軍從北朝鮮驅逐出去的激進主張。然而美國追求的是區域的平衡與穩定,並不是掀起與蘇聯之間的第三次世界大戰,金九反共抗俄的激進表現,自然讓他在霍奇心中逐漸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物。尤其他動不動就暗殺政敵的手段,更讓美軍對他難以放心。

針對蘇聯方面所提出,由聯合國託管朝鮮半島的政策,金九與李承晚都採取強烈反對的態度。可霍奇在發現南北韓雙方無法就朝鮮半島統一公投產生共識之後,主張由38度線以南的朝鮮人民投票選出反共的大韓民國政府。可沒想到金九認為此舉將分裂統一的朝鮮民族,於是在1948年4月前往平壤與北韓領袖金日成開展統一談判。

金九此舉不只讓他被霍奇排除在南韓的權力核心之外,而且還失去了中華民國的支持。李承晚則趁機攏絡宋鎮禹成立的韓國民主黨,於1948年7月20日成為大韓民國的第一任總統,進而剝奪了金九「大韓民國國父」的頭銜。隨後金九被他昔日手下韓國光復軍的參謀長,兼任大韓民國首任總理與首任國防部長的李範奭視為叛徒,在1949年6月26日遭暗殺身亡。

20210104-多數南韓軍人,如照片中的白善燁,過去在日軍或滿洲國軍服務時,只參加過圍剿中共游擊隊的戰鬥,缺乏正規作戰經驗。(許劍虹提供)
多數南韓軍人,如照片中的白善燁,過去在日軍或滿洲國軍服務時,只參加過圍剿中共游擊隊的戰鬥,缺乏正規作戰經驗。(許劍虹提供)

打造大韓民國國軍

南朝鮮是由美軍管制,選擇「親美派」的李承晚來統領南韓,本來就屬意料之中的事。然而李承晚卻只是暫時接受霍奇將軍南北分治的方案而已,他的終極目標仍是以武力方式推翻金日成,讓朝鮮半島統一在大韓民國的體制下。所以李承晚看在霍奇眼中,仍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麻煩製造者」(Trouble Maker),雙方關係比抗戰末期的蔣中正與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還要惡劣。

當然對於駐韓美軍而言,無論是要永久維持南北韓分治現狀,還是要支持大韓民國統一北韓,都必須要先在南朝鮮成立一支軍隊。此一任務由美軍總顧問巴羅斯(Russell D. Barros)上校,還有他的手下愛將小豪斯曼(James H. Hausman Jr.)兩人負責。巴羅斯曾在菲律賓指揮抗日游擊戰,豪斯曼則在歐洲參加過突出部戰役,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

他們在1946年1月15日創立大韓民國國軍的前身,即南朝鮮國防警備隊(Korea Constabulary)與南朝鮮海岸警備隊(Korean Coast Guard),兩者後來分別衍生為今日的大韓民國陸軍和大韓民國海軍。隨金九回南朝鮮的韓國光復軍人馬,雖然比較符合美國的政治正確,不過他們人數太少,而且真正上過戰場的人也不多,這使得巴羅斯與豪斯曼只能仰賴過去日本訓練的軍事人才。

由於1910年的日韓合併,是將整個李氏王朝併入日本皇室,原本大韓帝國陸軍的元老級軍人也一起併入日軍,所以朝鮮人在日本軍隊中服務的歷史相當悠久。比如末代皇帝高宗的兒子李垠,就當到了日本陸軍中將,這對同時代的台灣人而言是不敢想像的。當上日軍中將的朝鮮人不是只有李垠,可在日軍中官階最高的台灣人卻只當到中佐,差了整整三個級別。

不過從巴羅斯和豪斯曼等美軍顧問的角度出發,他們又不希望扶植過於保守的朝鮮「親日派」,尤其是李氏王朝的人回頭來領導三軍。首批110名由美軍挑選出來,送入警備隊英語學校受訓的南韓軍人中,有22人為日軍或者滿洲國軍軍校體系訓練出來的軍官,72人則是在大學完成教育後被徵召到日軍裡服役。大學兵因為教育程度最高,也最不排斥英文的原因,最受美軍顧問歡迎。

20210104-與二戰末期就全面「美國化」的中華民國空軍比起來,大韓民國空軍要等到韓戰爆發後才開始換裝美國F-51D野馬式戰鬥機。(翻攝美國國家檔案館)
與二戰末期就全面「美國化」的中華民國空軍比起來,大韓民國空軍要等到韓戰爆發後才開始換裝美國F-51D野馬式戰鬥機。(翻攝美國國家檔案館)

無法打正規戰的南韓國軍

110名陸軍種子軍官中,出身日軍的    87人當過日軍,滿洲國軍的21人,光復軍系統的則只有兩人。這與一開始巴羅斯與豪斯曼希望開放60個職務,由日軍、滿洲國軍還有光復軍體系出身者各占20個職務的計劃非常不一樣,可見日滿體系的軍事素質是光復軍所遠遠無法取代的。不過日滿體系出身的軍人,是否就能因應北韓的攻勢呢?

當到少將以上的朝鮮籍日軍將領,絕大多數都是日本推廣「內鮮一體化」政策,沒有什麼指揮大軍作戰的經驗。無論是李應俊與金錫源等在日軍中幹到大佐的老一輩資深軍人,還是白善燁與丁一權等軍事英語學校畢業的壯年軍官,過去都只鎮壓過東北抗日聯軍或者8路軍之類的游擊隊,嚴重缺乏同正規部隊硬碰硬的經驗。

反觀朝鮮人民軍,雖然早年是以游擊隊為核心所組成,但他們當中已經有不少人以朝鮮志願軍身份隨中共投入國共內戰,已經累積了不少大軍團作戰的經驗。另外蘇聯也將T-34戰車、Yak-9與La-7殲擊機等重裝備提供給北韓,大幅強化朝鮮人民軍打陸空聯合作戰的能力。李承晚也試圖向美國爭取M26戰車、F-51D野馬式戰鬥機還有B-26轟炸機等武器,卻通通遭到華府拒絕。

美國拒絕李承晚的要求,也不是毫無道理的,因為40年代末的南韓尚未脫離日本殖民時代安排的農業社會結構,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來發展現代化軍隊。而北韓早從日據時代開始就已經是朝鮮半島的工業中心,距離東北亞最大經濟體滿洲國也只隔著一條鴨綠江,從而擁有比南韓更好的環境來養T-34、Yak-9及La-7等設備。

靠著過去日軍和滿洲國軍傳授的反游擊戰經驗,大韓民國國軍於1950年5月壓制住了南朝鮮勞動黨發動的暴亂。然而令豪斯曼和美軍顧問團團長羅伯特(William L. Roberts)准將訝異的,是李承晚誤判他在南朝鮮反暴亂戰爭獲得的勝利經驗,能夠完美複製到接下來與北韓的戰鬥之中,從而不顧美國方面的反對,開始主張「北進」以實現國家統一。

20210104-屬於韓國人的戰爭,最後必須由美軍接手來打。(翻攝美國國家檔案館)
屬於韓國人的戰爭,最後必須由美軍接手來打。(翻攝美國國家檔案館)

不得不全面接手的美軍

沒想到李承晚尚未來得及對北方發兵,取得史達林還有毛澤東支持的金日成率先發難,於1950年6月25日對南韓發起全面進攻。面臨T-34戰車還有Yak-9殲擊機的凌厲攻勢,大韓民國國軍的防線全面潰敗,先是6月26日丟了首都漢城,到了8月4日只剩下釜山防禦圈還懸掛著太極旗。整體而言,韓戰爆發前由美軍創建的大韓民國國軍已瀕臨消亡。

若非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將軍率領聯合國軍介入韓戰,並於1950年9月15日發動仁川登陸,將北韓軍隊通通驅逐回38度線以北,整個大韓民國恐怕已經如越南共和國一般成為了歷史名詞。雖然由白善燁指揮的大韓民國陸軍第1師,後來在美軍提供的後勤支援下收復平壤,幾乎讓朝鮮半島統一在太極旗之下,不過中共的參戰卻又讓南韓軍隊再度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為此美軍的第8還有第10軍團,無論是否心甘情願,都必須要取代南韓軍隊成為將這場反共戰爭進行下去的聯軍主力。空中的情況更是嚴峻,因為美國在韓戰爆發前,只向大韓民國空軍提供L-4聯絡機和T-6教練機各10架,根本無法形成任何反制朝鮮人民軍空軍的空中戰力。直到戰爭開打後,駐日美軍才緊急提供10架F-51D野馬式戰鬥機給大韓民國空軍。

然而除了曾隨中華民國空軍一起赴美受訓的金九之子金信之外,首先招募來接受F-51D訓練的10名南韓飛行員中,居然也有高達9名是日本陸軍航空隊或者滿洲國軍飛行隊出身。他們習慣於駕駛一式戰鬥機「隼」或九七式戰鬥機等性能較為靈活的日製機種,對於F-51D野馬機並不習慣,於是朝鮮半島上空的反共戰爭,只能由美國、澳洲、南非與英國飛行員接手。

到了最後,韓戰由一場南北韓之間的內戰演變成了一場以聯合國軍,其實就是以美軍為主力的國際反共戰爭,讓美國承受了太多不必要的犧牲,冒上太多不必要的風險,尤其是和蘇聯爆發核戰的風險。甚至等到1953年7月27日《韓戰停戰協議》簽署後,大韓民國國軍的戰時指揮權仍握在駐韓美軍手中,時至今日都沒有改變,形成一種非常獨特的態勢。

20210104-60萬來自中國大陸的國軍,雖然不是一流的軍隊,靠著海峽天險也有保護台灣的能力,這是美國決定持續支持蔣家父子的關鍵,圖為已故金門戰役英雄熊震球先生提供的M5A1「金門之熊」照片。(熊震球提供)
60萬來自中國大陸的國軍,雖然不是一流的軍隊,靠著海峽天險也有保護台灣的能力,這是美國決定持續支持蔣家父子的關鍵,圖為已故金門戰役英雄熊震球先生提供的M5A1「金門之熊」照片。(熊震球提供)

回頭來看看台灣….

今天我們看美韓關係,好像覺得美國在南韓駐軍是一種特權,卻不知道多數華府決策者是將此視為一種壓力看待的。一個南韓,就已經讓從杜魯門到歐巴馬(Barrack Obama)等歷屆美國總統如此頭痛,如果台灣也是一樣的情況,那麼恐怕沒有人會想參選美國總統了吧。相信駐台美軍司令這個職務,更會成為美軍升遷管道中的燙手山芋,因為沒有人願意在突發狀況發生時向中共開第一槍。

回到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到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台灣這段時間,確實有不少台灣本土精英向美國表達了期望台灣獨立,或者至少接受聯合國託管的政治訴求。可無論是駐華大使司徒雷登(John L. Stuart),還是杜魯門總統特使魏德邁(Albert C. Wedemeyer)將軍等美方代表人物,都沒有向華府高層做出支持台獨或國際託管台灣的建議。

其中最大的一個考量,就是台籍本土精英背後沒有軍隊。一切正如筆者所描述,朝鮮人在日軍中可以當到中將,而台灣人卻只能當到中佐,連出現了幾個中將的朝鮮人都沒有辦法被美軍訓練成一支可戰之軍,更何況是只有中佐的台灣人了?更何況許多朝鮮籍日本兵或者滿洲國兵,後來還是受到日軍的反美教育影響投身朴憲永領導的南朝鮮勞動黨,又有誰能保證台籍日本兵不會參加共產黨呢?

以「二二八事件」為例,就有陳篡地、黃金島、鐘逸人與陳明忠等前台籍日本兵加入謝雪紅領導的台灣民主聯軍,而反共的台獨精英卻連自己的武裝都號召不起來。任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即便台灣有機會獨立成功,恐怕加入的也是蘇聯領導的社會主義陣營。也難怪美國駐台北代辦師樞安(Robert C. Strong),給台獨人士最嚴厲的評價就是「無可戰之兵」。

中華民國政府帶來的200萬外省軍民同胞中,不只有大量的技術性官僚,還有高達60萬身經百戰的士兵,著實替美國省下了許多麻煩。雖然從抗戰到內戰下來,美軍對中華民國國軍的表現也是抱怨連連,但60萬名軍人的到來卻也徒然讓台灣有了「可戰之兵」。更何況孫立人與胡璉兩位護台大將。過去都是與美軍並肩對日作戰的盟友,他們的實力可是美軍一點都不敢小看的。

20210104-時至今日,南韓的防衛工作主要還是由駐韓美軍負責,台灣的防衛則由中華民國國軍履行,這是台韓兩地最大的差異。(取自駐韓美軍臉書)
時至今日,南韓的防衛工作主要還是由駐韓美軍負責,台灣的防衛則由中華民國國軍履行,這是台韓兩地最大的差異。(取自駐韓美軍臉書)

有用的「中華民國」招牌

如果美國對中華民國陸軍還不放心,那麼戰後的中華民國空軍可完全是由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將軍一手訓練出來的,稱得上是東亞第一優秀。他們也不負陳納德將軍所望,始終掌握著海峽上空的制空權,不像在韓國一樣需要靠美國直接派出空軍、海軍航空隊或者陸戰隊航空隊直接參戰,節省了美國許多力氣。

中華民國空軍優秀的程度,甚至強到可以派出飛行員替中央情報局執行針對大陸還有北越的高空偵察任務,絕非大韓民國空軍所能取代。反觀日本為台灣培訓的本土飛行員,遠比同時代的朝鮮飛行員還要少,陸軍也最多只有中尉程度的軍官而已,就連大韓民國國軍的水準都比不上,不可能形成阻礙中共或者台共赤化台灣的軍力。

而且中華民國的招牌,對海外華人擁有巨大吸引力,尤其是正在面臨馬來亞共還有泰國共產黨等華人共黨叛軍顛覆的東南亞國家更是如此。所以美國不僅要讓台灣繼續留在中華民國,還要保住中華民國在聯合國裡的席位,包括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一個不隸屬於中國的台灣共和國,在這方面對自由世界的幫助非常有限。

所以只要確保台灣不落入反美的中共手中,實質上不由反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就算台灣是保有中國的名義,其實對美國也是利大於弊的。畢竟打從台灣光復以來,就有一個現成但是親美的「中國政府」替美國治理台灣,甚至承受來自台灣人的各種不滿與抗議,能免掉許多美國現今在韓國、日本、沖繩、阿富汗與伊拉克等種種不必要的軍民衝突。

時至今日,駐韓美軍第8軍團麾下都還有一個簡稱KATUSA的美國陸軍附編韓軍(Korean Augment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Army)單位,完全由韓國人組成來協調美韓兩軍的關係。為此許多韓國人,是可以直接進入美軍服兵役的,顯見美國對南韓的防禦責任相當之大,也難怪川普(Donald Trump)從東亞撤軍的論調如此深受部分美國人喜愛。但類似的負擔,卻從來不存在於美台關係之中。

*作者為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