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延丁專欄:千里之外的故事,近在咫尺的寓言

2017-09-24 06:20

? 人氣

女兒在上訪中長大,為一口方言的媽媽做普通話翻譯,在路邊自學,在膝蓋上寫上訪材料,十幾歲的她會發出老人般的歎息說活著沒意思,「如果我爸還活著,他們夫妻雙雙,我可能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她說自己之所以選擇活著是因為「怕我媽孤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母親一百五十多次被收容遣送(來自中央電視臺報導),一次又一次被強制送入精神病院,女兒長大後常做的事就是「救我媽」,一次又一次回家鄉,把被關進精神病院的媽媽保出來:「我媽沒有精神病」。

後來,女兒逃離北京,被當地信訪局長張雲泉認為乾女兒,這位信訪局長在小娟的婚禮上以「父親」的名義出現,還因此登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成為2005「感動中國」人物。

信訪局長在婚禮上笑、在報紙上笑、在CCTV笑,而母親在哭,刊載張雲泉「事蹟」的報紙被母親隨身攜帶:「他又在傷害我」。2006年,小娟和丈夫帶著兒子去北京找媽媽,那時候,北京南站的拆遷改建已經開始,上訪村已被夷為平地,尋找的過程一波三折,終於找到後媽媽哭、女兒也在哭:「媽媽原諒我吧」。

剛剛相見,母親拒絕女兒進門:「張雲泉的女兒,來看我幹什麼,報紙也登了,電視也放了」。領著女兒找到母親的老上訪一再重複「我知道你想孩子,孩子也想你」。母女隔著門哭、在推搡中哭——為什麼流淚的總是你?

母女相聚之後還是哭,母親講她如何請其他上訪的人抱著孩子,自己去火車上撿瓶子賣錢給女兒換吃的,女兒哭著訴說自己的無奈和不忍。

女兒這次來北京是想接母親回家與自己一起生活,但是沒能勸回母親,她對此也有思想準備,沒有堅持。臨別前母親恨不得把簡陋小屋裡所有東西都讓女兒帶走,女兒沒有堅持,背了一個巨大的包出門。女兒要留錢給母親,但被媽媽一口拒絕,女兒也沒有堅持。但她在出門之後,拜託鄰居奶奶照顧媽媽,並請她轉告:我在我媽枕頭底下塞了一點兒錢。

我很感謝趙亮的拍攝並沒有到此為止,他不僅跟著女兒離開,還又跟著女兒再一次折返。小娟折返時懷裡抱的不是兒子,而是一堆撿來的空礦泉水瓶,這是媽媽樂意接受的東西(她在北京撿破爛、賣地圖為生)。沒有和丈夫兒子一起她獨自返回,回到哭泣著的母親身邊,最後說一句:「媽媽不要哭了」,最後一次哭著給媽媽擦眼淚。

兩年後,北京迎來自己的盛事,2008奧運會,上訪村被徹底清剿,媽媽再一次被關進家鄉的精神病院。小娟最後一次出現的鏡頭裡,是回北京收拾媽媽的東西,拖著一個黑色的編織袋走出鏡頭,這一次她沒有哭。最後的字幕顯示,小娟返回江蘇後,從精神病院把母親保釋出來,條件是奧運期間媽媽不再上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