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性仁觀點:拜登上台後美中台三邊關係發展之初論

2020-12-29 07:00

? 人氣

顯然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會有很大的積極變化,兩岸關係發展中即使民進黨反陸抗中的政策不變,兩岸的民粹對抗也仍會持續。(AP)

顯然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會有很大的積極變化,兩岸關係發展中即使民進黨反陸抗中的政策不變,兩岸的民粹對抗也仍會持續。(AP)

2021年1月20日在華盛頓特區總統當選人拜登及賀錦麗正式就任並進行宣誓,正式開啟第46任美國總統喬·拜登及其副總統賀錦麗四年執政。不只面對國內嚴重的疫情、失業率、與周邊國家關係等諸多嚴峻考驗;對於和中國大陸全面對抗的川普時期如何開啟經貿對話,自然也是重中之重的問題。雖然台美關係長足進展引發中美關係的矛盾,兩岸關係仍舊充滿變數與挑戰,很難令人樂觀看待。但美國因素,在可預測及理性的評估後,期盼三方關係既能和平理性,又能在制度即可對話的情況下展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陸在2021年即將面對建黨百年盛事,相信大陸絕不會主動生事鬧事,只要沒有刻意挑釁,居於兩岸關係主導地位的大陸也必然堅持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不變,替和平統一未來鋪路。中國大陸作為新冠疫情下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如果疫情可控或許將恢復高速增長,這種情勢足以替台商台企和兩岸經貿關係發展提供更大的發展機會和空間。

那麼台灣自己的看法及想法很重要,顯然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會有很大的積極變化,兩岸關係發展中即使民進黨反陸抗中的政策不變,兩岸的民粹對抗也仍會持續,但相信兩岸和平發展仍是多數且主流民意。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為首位出櫃女同志聯邦參議員鮑德溫站台造勢(AP)
2021年1月20日在華盛頓特區總統當選人拜登及賀錦麗正式就任並進行宣誓,正式開啟第46任美國總統喬·拜登及其副總統賀錦麗四年執政。(AP)

一、拜登上台後的美國態勢

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拜登勝出,對於選後美中台關係,各方專家都提出不同的解讀與觀察,川普雖然敗選,但持續打台灣牌以牽制中國大陸,試圖為拜登新政府上台後的台海政策劃下邊界。

美中關係展開對話,但美中關係基本矛盾及衝突將持續惡化,美中兩強間實力逐漸縮小,然意識形態及文化差距仍會不斷擴大;拜登雖為建制派,重視多邊主義,拉攏結盟對象之抗中態勢非但不會改變,恐怕還會增強,美國的印太戰略及亞太再平衡仍會深化。總體來說,美中關係好不會比歐巴馬時期好,壞也不會比川普時期壞,並且這將持續一段很長時間。

中美間權力轉移理論確實發生中,美中正邁入修昔底德陷阱,並且正加快滑向大國衝突。結構性的現實已經是如此,除非美中能夠發現新的合作方式,尋求某種新型大國關係的合作,否則台灣議題有可能將兩個大國拖入災難性的衝突中。

歐巴馬任內雖被認為對中國非常友善,卻也批准高達64億美元的軍武售台。(美聯社)
在歐巴馬時代,強調美中兩個大國既要競爭,也要合作,美國與中國強化關係,對美國人民有利,雙方在科技創新、氣候變遷、能源政策,以及國安、經濟議題等領域有合作的空間。(美聯社)

美國對兩岸的政策出現明顯變化。在歐巴馬時代,強調美中兩個大國既要競爭,也要合作,美國與中國強化關係,對美國人民有利,雙方在科技創新、氣候變遷、能源政策,以及國安、經濟議題等領域有合作的空間。但川普上台後,原本的競爭合作關係調整為競爭,少談合作,美中互利則改為美國自利;改採單邊主義強調,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而台灣則因無法抗拒來自華府的壓力,成為美國對抗中共的棋子,以致於美中台三邊關係嚴重失衡,台海衝突危機不斷升高,美台合作迅速進展。

美國自川普總統上台後,為了自身選舉考量,加上美國本身反中的意識形態本質作祟,再加上中國大陸力量崛起對於維穩所採取各種舉動,都讓美國備感威脅與惴惴不安,反中抗中加上新冠疫情,使美國反中的動作越來越大,這種反中情緒一直延續迄今。

二、台灣問題成為美中角力的籌碼與議題

台灣是美中陷入大國衝突悲劇的定時炸彈之一,若沒有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後疫情世界就不會穩定。中美共管台灣事務似乎已經成為定局,若是中美關係不好,拜登還是會充分利用台灣這粒棋子,盡量刺激大陸,迫使大陸不得不與美國共論情勢,造成促談結果,爭取美國對中更大的空間與籌碼。

而台灣似乎成為被擺佈的棋子,蔡政府盡可能在文化與現實上去中國化,落實台灣本土化,儘量培養仇中勢力,兩岸間確實有國際因素存在,放大美國因素,兩岸關係在北京與華盛頓政府對話中,中美如何建立理想的對話情境?兩岸對話的行動實際,排除以暴力的方式對待雙方,這些都是台灣當局必須思考的問題。

美國一中政策的模糊與中美建交公報中的清晰,呈現兩個矛盾;美國正在一中原則上玩模糊戰,美國的一中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但中美三公報中特別是中美建交公報中所承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中國大陸與美國保持互動的基石,美國充分運用一中的空間,大玩台灣關係法等涉台單邊國內法等工具,美國政府十分清楚,要利用台灣,但不能被其拖下水,台灣確實是一個可以利用且十分聽話穩定的棋子。

台灣議題可能導致中美大國的悲劇性衝突,儘管中美曾經共管台灣事務那麼多年,但當時的時空環境中美並沒有陷入權力轉移的情況,也沒有一步步邁入修昔底德陷阱的道路上;而今日中美情況已經成為競爭大於合作的關係,衝突對抗對於和解互利局面。

三、美中結構衝突很難避免,中美關係回不去歐巴馬時代

以中美關係來看,美國仍屬於層級體系內的超級強權國家,而中國大陸則屬於強權國家,當中國大陸崛起後,有能力且有意願成為現狀的挑戰者時,便會威脅美國在層級體系領導地位。中國大陸日漸崛起,無論在經濟地位或是國力都威脅美國在體系中領導地位,但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於心態與認知。美國以自己的方式來詮釋中國的崛起,究竟中國的和平崛起是客觀的現象還是被建構的結果?即使主觀上美國不願意接受,但客觀上的情勢又擺在面前,中國大陸為了擠入現實主義當道的國際世界,美國並未同意中國崛起之中國圖像,對國際政治未來的發展是好是壞?是否有利於中國和諧世界的建構?這些都存在溝通的空間。

2020年12月23日,美國總統川普登上空軍一號前向媒體揮手。(AP)
川普(見圖)政府多是情緒與意識形態,而拜登政府則更強調證據與對話。(AP)

中美之間的競爭對抗已經是美國兩黨的共識與趨勢,然決定中美兩國競爭主要態勢的或許從經濟轉為科技資訊,因此美方制裁中企的科技戰非但不會偃旗息鼓,還可能趨於激烈。只是川普政府多是情緒與意識形態,而拜登政府則更強調證據與對話。此外,美中結構性衝突另外呈現在新教文明與東方儒家文化觀點上的差異,中美關係也回不去了,拜登政府只是多邊合作的穩定具有可預測性,但基本反中的態勢並沒有改變。

雖然拜登上任後的對華政策會比川普來得務實,但由於美國國內已經形成抗中共識,因此未來的中美關係將難以回到歐巴馬時代了。拜登政府或將採取既競爭又合作的對華政策,中美之間既相互掣肘,矛盾與衝突已經檯面化且公開化,拜登上台後的中美競爭範圍包括戰略戰、貿易戰、文化意識形態、民主制度之戰、網路科技戰、軍事戰、外交戰、教育戰、人才戰、資訊情報戰等;涉及到議題包括台灣問題、香港問題、釣魚台爭議、半島朝核問題、印巴關係、中亞間伊朗問題、東海問題、南海問題、中南美洲問題、委內瑞拉問題、歐洲深入及非洲問題等。

如果中美兩國陷入長時期的冷戰惡性競爭格局,對兩國來說都將是一場沒有贏家的災難,對世界來說,非但無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更會造成全人類的災難。未來中國大陸實力若繼續增強,甚至超越美國,加上其對現狀感到不滿,那麼即有可能發生衝突,並且這種衝突將是長期性、持續性,造成權力的移轉並改變國際體系。

2019年6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阪召開的G20峰會上握手。(美聯社)
如果中美兩國陷入長時期的冷戰惡性競爭格局,對兩國來說都將是一場沒有贏家的災難,對世界來說,非但無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更會造成全人類的災難。圖為美國總統川普(圖左)及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圖右)。(美聯社)

四、台美合作成為常態,迫使大陸提前處理台灣議題

台美合作成為常態,蔡英文政府認定中美矛盾衝突難以解決,蔡政府依然故我完成各項反中去中的動作,基本上台美已經成為抗中的命運共同體,那麼大陸當局所聲稱兩岸一家親及共榮共利,也就成為單方的主觀期待,迫使大陸武統民意升高,和統力量減弱,提前處理台灣問題,以達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大陸當局的立場是不容許美國公開違反一中原則,也不斷強調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所在,特別在2021年中共建黨百年之際,大陸當局不可能放棄兩岸和平統一,當然就必須設法找出與美國等大國共同維護台海和平之道,符合大陸、美國和台灣三方人民共同的利益。

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是順時順勢運用和平環境來發展自己,並在崛起的過程中,大陸努力參與及融入國際體系,嗣後到制定國際規則;大陸崛起是亞洲和平發展的一部份、世界和平的一部份,和平崛起的結果將努力開創不同於其他國家之新道路,因此大陸的和平崛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要靠好幾代來努力,並且充分認知和平崛起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故在外交上強調合作、和平、發展;更重要的是,大陸的和平崛起是在中美關係共利上發展,並以和平的手段來解決臺灣問題。

20201226-總統蔡英文出席26日出席「生命橋樑助學計畫」職涯高飛教練工作坊成果分享會。(取自總統府網站)
台美合作成為常態,蔡英文政府認定中美矛盾衝突難以解決,蔡政府依然故我完成各項反中去中的動作,基本上台美已經成為抗中的命運共同體。(取自總統府網站)

五、結論:中華民國的選擇與思考,兩岸挑戰大於機遇

美國及大陸首要處理的都是國內問題,在此情況下,台灣問題的處理並非優先,那麼處理兩岸關係必須考慮臺灣問題究竟是內政因素或外部因素〈美日等因素〉?大陸當局承認兩岸問題深受國際因素影響,但不表示欣然接受外部勢力公開介入兩岸事務,大陸當局處於尷尬心態,既要排除外部勢力又要利用外部因素,存在著辯證存在關係。

臺灣問題究竟是以和平手段或武力手段問題來解決?武力是手段,不是目的,大陸之所以不放棄武力不是針對臺灣人民,而是針對臺獨勢力與有意介入臺海局勢之其他外部勢力,當大陸當局不斷重申將以最大的誠意與最大努力,來解決兩岸爭議。中國大陸不變的是一個中國原則、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反臺獨的立場是不變的,只要臺灣方面同意一個中國,大陸方面什麼議題都可以談。

而一國兩制是模式,方案則是可以不斷修正與調整,當大陸強調兩制台灣方案,大家可以討論,那麼當台灣放棄討論?或放棄提出自己的版本與主張時,倘若大陸當局提出台灣方案的具體版本時,台灣到時的空間恐怕十分有限,仍舊是被擺脫的棋子命運,誠如大陸的兩岸和平統一法或許正蓄勢待發。

20201225-今日再有兩架共機侵擾我西南空域。圖為運-8技術偵察機。(空軍司令部提供)
臺灣問題究竟是以和平手段或武力手段問題來解決?武力是手段,不是目的,大陸之所以不放棄武力不是針對臺灣人民,而是針對臺獨勢力與有意介入臺海局勢之其他外部勢力。圖為共機擾台、運-8技術偵察機。(空軍司令部提供)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美國與印度關係的發展及美伊間的對立關係都攸關中國大陸和美國關係等多方面互動;大家都必須面對中國大陸崛起的客觀事實,美國川普政府時的貿易戰讓中美雙方利益都受到衝擊,川普把中國大陸當成安全方面的最大對手,川普上任後形成的反中聯盟,在沒有更高政治利益迫使轉向的情況下,仍不會被影響而解散,拜登政府自然也會延續其方向,只不過是會以更為和緩的方式面對中國崛起的事實與互動。

中華民國政府如何避險?如何在美中新變局中,找到兩岸化解敵意的機會,使消弭及防止台海危機失控、確保兩岸和平與區域安全,誠然是當前民進黨政府責無旁貸的工作。

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是客觀的事實,由於台灣政治體制、國際活動空間、台灣政治社會生態以及世代間觀念落差與兩岸情感的淡薄都發生很大變化,因此兩岸關係的未來不容樂觀。大陸雖然沒有馬上解決台海問題的急迫性,但仍希望保持兩岸關係走在和平統一的軌道上,仍要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大陸絕不能容忍民進黨尋求法理台獨,更不會接受美國政府一再拿台灣議題挑動兩岸敏感神經、甚至違背大陸的基本底線。

拜登(照片來源:美聯社)
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形勢都將更加嚴峻,台美關係樂觀卻不宜期盼過高。(美聯社)

總之,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形勢都將更加嚴峻,台美關係樂觀卻不宜期盼過高,中美關係的結構性矛盾無法改變,美國的思維方式與行為邏輯也無法認同東方模式,打台灣牌已經成為美國實現國家戰略利益的有利選擇,兩岸關係的歷史恩怨與政權結構性矛盾、台灣政治社會生態的改變、民進黨當局借機以法謀獨及以疫謀獨,都將致使兩岸挑戰大於機遇。美國打台灣牌,台灣打美國牌,美台相互利用,中美關係及兩岸關係都轉為惡化的情況。

對台灣方面來說,維持兩岸關係的戰略模糊,低調而非高調挑釁,民粹主義必須節制,激進的網民必須收斂;中美衝突乃係大國間的必然,台灣沒有必要製造劇情,台灣本身忽略自己的安全因素,無法有效避險,在軍事安全風險,完全配合美國挑戰大陸,讓自己陷於戰爭風暴的當事人;但由於中美文化與意識形態的不同,許多政策都錯估對方的舉動。因此,台灣面臨一個文化民族認同親中和制度偏好親美的兩難選擇。台灣就要避險,就不能刻意挑釁,主動製造衝突才是。

*作者為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