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來臨前的寧靜─曾經以為繁榮與蕭條不會再來:《世界經濟10000年》選摘(1)

2020-12-26 05:10

? 人氣

2007年3月,房市問題開始浮現之際,時任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說,這些問題對經濟的影響「看起來可以控制」。2008年5月,英格蘭銀行總裁莫文・金恩(Mervyn King)也表示,「在某個時間點,很可能會出現一、兩個季度負成長,但衰退絕非核心預測」。結果事實證明,經濟衰退從那個階段就已經開始,短短四個月內,整個金融體系似乎將瓦解。(AP)

2007年3月,房市問題開始浮現之際,時任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說,這些問題對經濟的影響「看起來可以控制」。2008年5月,英格蘭銀行總裁莫文・金恩(Mervyn King)也表示,「在某個時間點,很可能會出現一、兩個季度負成長,但衰退絕非核心預測」。結果事實證明,經濟衰退從那個階段就已經開始,短短四個月內,整個金融體系似乎將瓦解。(AP)

經濟學家將一九八二年到二〇〇七年這段時間稱為「大緩和」時期,經濟穩定成長,通貨膨脹也低。英國任期最久的財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 Brown)曾說過:「繁榮與蕭條不會再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孰不知這場危機的嚴重程度是自一九三〇年代以來最慘烈的,令當權者措手不及。二〇〇七年三月,就在房市問題開始浮現之際,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還說,這些問題對經濟的影響「看起來可以控制」。二〇〇八年五月,英格蘭銀行總裁莫文・金恩(Mervyn King)也表示,「在某個時間點,很可能會出現一、兩個季度負成長,但衰退絕非核心預測」。結果事實證明,經濟衰退從那個階段就已經開始。短短四個月內,整個金融體系似乎將要瓦解了。

這次的經濟重挫在某些方面和先前許多金融危機一樣,銀行借錢給民眾,使民眾能夠購買房產;銀行放款的資金越多,就會促使房價漲得越高,因為購屋者有能力支付更高的價格。反過來看,不停上漲的房價,代表銀行對於拿房產作抵押的貸款更有信心。隨著時間一久,房價與購屋者收入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於是開始要求貸款機構降低信貸標準,以便可以繼續發放貸款給他們。

降低標準繼續放款對貸款機構來說,具有強烈的誘因。過去銀行或其他儲蓄機構以房產作抵押來出借資金,然後持有貸款直到借款人償還為止。一旦借款人違約,銀行就會面臨風險。但一九六八年美國政府成立政府國家抵押貸款協會(Government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簡稱GNBA或Ginnie Mae,又稱吉利美)時,市場發生重大改變。該協會與它的姊妹機構聯邦國家房地產抵押協會(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簡稱Fannie Mae,又稱房利美)一樣,都是為了讓購屋主更容易獲得貸款,替那些符合一定標準的貸款提供擔保。

一九七○年,吉利美發行了第一支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ortgage-backedsecurity,簡稱MBS)這是總金額為七千萬美元的債券,其償付款項與房產貸款連結在一起;只要房屋貸款人償還債務,就會給付MBS利息。由於MBS提供了比政府債券更高的報酬率,具有足夠的安全性(又稱為證券化貸款),所以吸引來大批的投資者。   

事後證明最致命的一步是創造出一組更加複雜的債券,將從抵押貸款流入的資金分成不同份額。風險最低的份額最先獲得支付,其報酬率低於最後獲得支付而風險最高的份額。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抵押貸款證券是相對較小的市場。在一九九六年,MBS的發行量還不到五億美元,但隨著房價加速上漲,證券化貸款也開始加速發展,二〇〇三年的發行量接近三點二兆美元。越來越多的債券不是由房利美或吉利美發行的,而是由私人貸款機構發行的。   

後來使這個證券化貸款系統變得危險的是,風險日益增加的抵押貸款。在一九九〇年代和二〇〇〇年代,美國當局試圖擴大住宅自有率(home ownership),其目的是要吸引那些遭主流貸款機構所謂的「紅線政策」(redlining)排擠的窮人和少數族裔公民。其結果是,擁有住宅的人口比例從一九九四年的百分之六十三點八,上升到二〇〇四年的百分之六十九點二。

風險最高的借款人被稱為「次級」(subprime)借款人,這些人通常是低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人。有些借款人被稱為NINJA,因為他們無收入、無工作、無資產(no income, no job and no assets)。     但發放貸款的人不太在意,他們根據放款額度賺取費用,而且貸款很快就會賣給其他人,所以放款者無須擔心貸款是否會得到償還。對於購屋者來說,獲取這樣的貸款是踏上房產階梯(property ladder)的唯一途徑;他們也不擔心償還問題,因為他們總是假設可以用更高的價格出售房子。

將這些貸款綑綁在一起像是某種神奇力量。個人貸款可能具有風險,但發行機構向投資者保證,不太可能有屋主同時違約。此時市場出現另一種金融工具,旨在確保投資者免受債券違約風險,作為繳付保險費的報酬,投資者實際上會得到債券的面額價值。這種契約稱為「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s,簡稱CDS),並打包出售給投資者。

換句話說,整個金融工具(instruments)金字塔都搭建在借款人償還抵押貸款的意願和能力上。信用衍生性金融商品(credit derivatives,金融工具的說法)的總價值從二〇〇四年的五兆美元增加到二〇〇六年的二十兆美元。

在二〇〇五年和二〇〇六年,群眾可能還沒意識到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透過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扣除抵押貸款,整個系統內的風險被重新分配給更有意願且更有能力承擔風險的人。二〇〇五年十一月,時任聯準會主席的柏南克表示:「就安全性而言,衍生性商品絕大部分是在非常成熟的金融機構和個人之間進行交易,他們具備相當大的動機去理解和正確地操作這些商品。」

但真正的問題是,銀行終究面臨著次貸市場的風險。首先,一些證券化貸款不易出售,仍停留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第二,銀行把錢借給了那些購買昂貴證券的人,如果市場崩潰,而借款人又無法償還,銀行就會面臨風險。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並沒有監管單位想像得那麼安全。

在前面幾章中,我們看到銀行總是面臨儲戶可能喪失信心的風險。為了抵銷這種風險,銀行必須以股權籌資來吸收任何短期損失。根據一項名為巴塞爾(Basel,以瑞士的城市命名)的全球協議,銀行必須持有的資本額在二〇〇七年以前是基於資產風險而定(存款是銀行的負債,貸款是銀行的資產)。然而在這場危機中,銀行累積的資本顯然不足。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的前五天,其官方公布的資本適足率幾乎是監管最低標準的三倍。

這塊特別的蛋糕上面有顆腐爛的櫻桃。一九三〇年代是零散儲戶陷入恐慌,開始要求領出他們的錢,從而引發銀行流動性不足的危機,但二〇〇八年倒閉的是兩大美國投資銀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與雷曼兄弟,而非零售銀行(retail banks)。他們在批發融資市場借貸,而其他銀行是他們最大的貸款人。一旦一家銀行被認定陷入困境,就沒有其他銀行想要放貸給它,因為擔心虧損可能破壞資產負債表。結果整個影響散播得非常快。

*作者菲利浦·科根,英國資深財經新聞記者,擁有多本經濟類著作。本文選自作者新著《世界經濟10000年:從石器時代到貿易戰爭,我們的經濟是如何成形?》(堡壘文化)

《世界經濟10000年:從石器時代到貿易戰爭,我們的經濟是如何成形?》書封。(堡壘文化提供)
《世界經濟10000年:從石器時代到貿易戰爭,我們的經濟是如何成形?》書封。(堡壘文化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