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和尊嚴,不能同時擁有嗎?」自焚小販曾是阿拉伯之春的英雄,為何突尼西亞人民稱「他毀了我們」?

2020-12-17 18:40

? 人氣

民主轉型成功,經濟卻一蹶不振

在2011年趕走獨裁者之後,突尼西亞發揮罕見的和平對話精神,一步步邁向制憲。不像埃及革命後的政治解放「倒退嚕」,也沒有像葉門、敘利亞一樣陷入內戰,突尼西亞在2014年首次完成國會與總統大選,至今都還保有言論自由,漸漸成為新的民主國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人民雖奪回了政治的掌控權,經濟弊病卻始終沒有起色。《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突尼西亞歷經數年政治動盪,生活水準劇烈降低,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經濟成長率被預估將縮水多達7%,失業率也已超過18%,其中八成以上都是年輕人。

此外,突尼西亞也飽受伊斯蘭國(IS)、博科哈蘭(Boko Haram)等恐怖組織困擾,2014至2017年間頻繁的恐怖攻擊,讓觀光業一直無法重回往日盛況;高失業率更導致許多年輕人被激進思想吸引,一度成為「聖戰士」占全國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更多人選擇偷渡地中海,渴望在歐洲找到出路,《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7月報導,突國人民已經是非洲往歐洲的海上難民最大宗來源,當時發現一批1.1萬人的難民中,多達4000人都是突尼西亞公民。

阿拉伯之春十周年。突尼西亞是唯一成功由威權轉型為民主的國家,經濟卻一蹶不振。(AP)
阿拉伯之春十周年。突尼西亞是唯一成功由威權轉型為民主的國家,經濟卻一蹶不振。(AP)

「什麼都沒有改變,事情只有變得更糟。」35歲的阿什拉夫說,10年前他就在對街,眼睜睜目睹布瓦吉吉在身上點起火焰。

60歲婦人古來希(Aisha Quraishi)也認為,貪腐還是無所不在,而她的生活依舊需要外國援助來接濟。「我們贏得了自由……但我想要的是自由與尊嚴,不能兩者兼得嗎?」

民主對話避免內戰

突尼西亞在2019年完成第二次總統大選,順利過渡為民主政體,讓各界紛紛好奇其中「秘訣」。外界分析的原因包括:突國軍力相對弱小、不涉政治;地理位置遠離阿拉伯世界中心、較無戰略價值;以及在戒嚴時期就偷偷運作、蓬勃發展的公民社會等。

但突尼西亞並非沒有遇過危機。2013年,2名政黨領袖遭暗殺引發群情激憤,加上伊斯蘭政黨「復興運動黨」(Ennahda)與其他政黨的歧見日益加深,國家瀕臨內戰邊緣。此時,四個民間組織組成「突尼西亞全國四方對話」(Tunisian National Dialogue Quartet)並積極調停,促使各政黨和平協商,也獲得2015年諾貝爾和平獎殊榮。

全國四方對話的前領導人之一布查茂伊(Ouided Bouchamaoui)回想當年,心有餘悸地說:「相信我……那原本可能會變成一場內戰,我們會變得跟利比亞一樣。」

也許突國真的比較幸運,2013年時,埃及已陷入第二場革命的混亂狀態,首位民選總統穆爾西(Mohamed Morsi)被軍事政變趕下台,他所屬的伊斯蘭政黨「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再次被判定為非法政黨並慘遭鎮壓,這些慘況,復興運動黨全都看在眼裡,他們也擔心突尼西亞重蹈覆轍,因此才會更願意接受和平對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