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我們應該擔心拜登的社會主義者傾向嗎?別杞人憂天了!

2020-12-21 07:00

? 人氣

作者指出,美國大選期間,川普陣營為拜登貼上「社會主義者標籤」,台灣也有許多人隔海呼應,美國媒體指出前者很可能是拜登兵敗佛羅里達州的主因。(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指出,美國大選期間,川普陣營為拜登貼上「社會主義者標籤」,台灣也有許多人隔海呼應,美國媒體指出前者很可能是拜登兵敗佛羅里達州的主因。(資料照,美聯社)

俗話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那麼剛過不久的美國總統大選,究竟讓我們學到哪些東西呢?根據詮釋主義的觀點,答案必定是「見仁見智(In the eye of beholder)」,因此這篇投書只是反映出我所重視的一個事實:無知的選民很容易被政客煽動利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川普陣營為拜登貼上「社會主義者標籤」,台灣也有許多「讀書人」隔海呼應,美國媒體指出前者很可能是拜登兵敗佛羅里達州的主因,而我的直覺則是:麥卡錫主義重出江湖,或台灣的「抹紅」在太平洋彼端重現!

貼標籤是人類簡化思考的常見手段

貼標籤其實是人類常見的手段,目的是簡化思考判斷…否則腦袋應付不過來。實際作法是將人事物的類別與某些特徵結合,例如「男性很邋遢」、「女性很情緒化」、「老人知識落伍」、「年輕人有創意有衝勁」、「教科書只是應付考試用的」、「理論是沒用的東西」等等。

這些歸類讓我們不必深入瞭解特定人事物,就可以初步作出評斷,其中當然可能涉及刻板印象等偏見。例如「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是針對運動員的貼標籤,但台大田徑社享譽台灣多年,其中不乏足以和體育運動科班生搶奪全國前三甲的高手!

只有在深入接觸,發現特定人事物並不符合自己原先的標籤時,我們才會把標籤拿掉,並根據事實重新審視評斷。然而,這點在選舉上不適用,因為選民無法深入接觸候選人,所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是藉由包裝衍生的表象,而且多數選民不熟悉政經事務,即使標籤錯誤也無從分辨。再者,選舉和其他政治鬥爭當中的貼標籤,本意就是利用選民的無知來醜化對手或美化自己,讓選民不做任何思考判斷就決定選票流向。

民主國家的中小學教育,絕對不會選擇「培養國家所需人才」,或「學習就業所需技能」這類狹隘偏頗的目標,主要原因就在於這點。實際目標應該是:培養出具備足夠的生活常識,能夠慎思明辨的公民。就這點而言,美國失敗了,台灣看起來似乎更糟!

我們每天都在進行經濟活動,並生活在既定但不斷微調的經濟體制當中,而不論是美國或台灣,經濟學都已經納入高中階段的必修課程。但你看到「社會主義」這個名詞之際,你想到的是什麼?川普陣營想要的是讓選民聯想到「共產主義」,但我想到的卻是拜登必定有一些政見是大幅改善社會福利!

當今的社會主義已經不是當年的社會主義

事實證明我是對的。上網搜尋後找到BBC所報導的拜登政見,社福政見包括擴展歐巴馬的醫療保險,讓其涵蓋率達到97%,免除學生貸款,擴展大學免學費的範圍,並推動全民學前班教育。拿台灣來比喻,就是朝著全民健保、大學免學費、和幼稚園免學費等方向前進…台灣人會覺得這些政策方向是共產主義嗎?不會吧,除非你是在昧著良心說話!

但拜登確實是個「社會主義者」!先不說理由,提一段美國搞笑電影當中的情節:美國總統聲望低落而大選在即,突發奇想而打算用戰爭換取選票,但俄羅斯給他的答案是「忙著做生意」,只好把腦筋動到北鄰的加拿大,並透過媒體告訴民眾,加拿大其實是個企圖侵略美國的共產主義國家…北方邊境的一位警長聽信宣傳,越界深入加拿大搞破壞,但因故受傷昏迷入院,醒來後驚惶的看到一群美貌護士滿臉笑容的看著他。

加拿大是共產主義國家嗎?當然不是,不但屬於民主陣營,還是美國最忠實的盟邦之一。但加拿大確實是個社會主義國家,和北歐諸國一樣不遺餘力的提升醫療與教育等社會福利…前述電影中那群親切的護士反映了這點,而且這個特徵也確實和古巴這個共產主義國家雷同。

這段情節有什麼意義呢?簡言之,當今的社會主義已經不是處於「初創時期」的社會主義了。馬克思有感於資本主義社會當中,勞工和消費者被資本家嚴重剝削,於是運用其經濟學素養來抨擊資本主義,並提出可能的對策,這些分析和主張反映在《資本論》和《共產黨宣言》這兩本鉅著當中。

美國學界曾經有一份對歐美經濟學者的調查,主題是「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經濟學家」,結果馬克思排名第二,僅次於被尊稱為「資本主義之父」的亞當斯密,而且馬克思的支持者多屬歐洲學者,亞當斯密則以美國學者為主。

馬克思所言的「階級鬥爭」等手段似乎很可怕,但許多具體主張其實常見於民主社會,例如累進所得稅、廢除童工,免費的公共教育、重要產業(通訊、銀行等)國營等等。因此,當今民主國家的社會主義已經不是原本的社會主義,目前比較適當的名稱是「民主社會主義」。

另一方面,社會主義主張限制人民的某些自由,讓勞工與消費者不受資本家剝削,但早年俄羅斯打著馬克思的旗號,斷章取義的全面性限制人民自由,成為我們所知道的共產主義…主要是在列寧執政下實現,因此簡稱為「馬列主義」。換言之,當今共產國家的社會主義,也已經不是原本的社會主義甚或共產主義,只能特稱為「馬列共產主義」。

相對的,包括日本共產黨在內,其他共產主義支持者並沒有這麼激進而極端,基本上只是支持以公權力保護勞工與消費者,並有限度的推動「合作社」這類共有共營經濟體制的馬克思路線(新竹司馬庫斯的集體社區Kibbutz即為台灣的知名範例)。

附圖左側顯示了這段歷史變遷。原本共產主義只是社會主義的極端,正如同自由放任是資本主義的極端,但如今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在勞工和消費者等方面立法保護,並逐步增加社會福利支出,而民主社會主義國家也大多降低公營事業的比重,並維持高水準的社會福利支出。因此,目前民主社會當中的社會主義,其實和資本主義比較接近,主要差異在於稅負和社福支出較高。

經濟體制的變遷和部分國家的傾向。(圖/作者提供、資料來源/美國傳統基金會、美國自由之家、世界銀行)
經濟體制的變遷和部分國家的傾向。(圖/作者提供、資料來源/美國傳統基金會、美國自由之家、世界銀行)

附圖右側則是用經濟自由度、政治自由度、和租稅負擔率(政府稅收佔GDP百分比)來顯示部分國家的政經體制傾向,資料分別取自美國傳統基金會,美國自由之家,和世界銀行(世銀資料未將台灣納入,故參照財政部新聞稿)。

正如前文所述,西歐的法國和北歐的瑞典這兩個民主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自由度方面與美國、台灣這兩個資本主義社會不相上下。另外,在經濟開放多年後的中共與俄羅斯,其經濟自由度也接近於法國,剛起步開放小型企業民營的古巴,其經濟自由度仍屬偏低,但已經不再是馬列主義下的毫無自由。

對照租稅負擔率部分則可以看出其間的差異。屬於民主社會主義的法國和瑞典租稅負擔率都很高,否則無法落實其社會福利政策…這也就是高希均先生多年前宣揚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相對的,雖然中共和俄羅斯先後開放經濟管制,但仍然留存著大量的公營事業,因此不需要完全依賴稅收來補充國庫,可以採納較低的稅率。

對照政治和經濟自由度,可以發現新加坡、中共、和俄羅斯都是採納「政經分離」政策,經濟權力下放到民間,尤其是新加坡的經濟自由度更居全球之冠,而政治權力則仍然緊抓在執政者手上,台灣人艷羨「花園城市」或多或少是因為距離衍生的美感所致。

沒有知識就沒有真相,只能人云亦云

各國政經體制差距很大,但具備附圖那樣的認識,就知道民主國家不可能實行共產主義,而實際執行的民主社會主義,根本就跟集權統治搭不上關係。那麼,美國民眾為何要擔心「社會主義者」執政會讓美國成為類似於共產國家那樣的集權社會呢…這些並不是「專業知識」,而是基本政經常識,同時也是民眾「國際觀」的一部分!

事實上如前文所述,拜登的部分政見就是台灣人感到驕傲的全民健保,感到艷羨的大學與幼稚園免學費等。如果這些能夠跟共產主義搭上邊,那麼台灣的許多民眾豈不是都屬於「隱藏的紅色軍團」?但政治鬥爭經常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選民必須能夠自主判斷,否則很容易被政客牽著鼻子走。

當然,我很清楚真相。說穿了就是歐巴馬一上任就宣示「不會跟全球五分之一人口作對」,而拜登一度擔任其副手,但川普卻在全球零星交火後鎖定中共加強火力,讓辣台派興奮的隔著太平洋為其搖旗吶喊。但讓我覺得荒謬的是,我所認識的多位學有專精的高學歷知識份子,都不自覺的掉入這個陷阱而把拜登當成「中共同路人」!

若選民沒有適當的生活常識,就無從研判各種言論或主張的相對正確程度,結果通常是「激情取代理性」,而在民眾激情衍生的選擇性閱聽之下,媒體與言論自由將形同虛設,無從發揮捍衛民主制度的功能,甚至淪為徒有選舉制度的假民主而不自知。因此,還是我那段勸世文:在學校有機會就好好學,入社會後有時間就多充實生活常識,瞭解這個世界,做個稱職的國家主人…否則可能被賣了還幫著數鈔票!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