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裕鈞觀點:後川普與新拜登年代,台灣的機遇與風險

2020-12-17 05:50

? 人氣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美聯社)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美聯社)

台灣支持美國的背後有歷史、國家安全和經濟因素。儘管台灣人在過去幾屆美國大選當中冷眼旁觀,但是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卻備受期待。根據一份選前進行的YouGov民調,台灣可能是美國親密盟友當中,除了以色列之外,唯一一個國民壓倒性支持川普連任的國家。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主要因素在於台灣民眾擔憂中國野心勃勃地崛起──大多數台灣人認為中國是一種威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川普(Donald Trump)改變了美國全球領導風格,從多邊主義轉為關注雙邊關係,明顯影響戰後世界秩序。許多台灣人視這次轉變為有利,並稱川普為「親台美國總統」,認為他致力於遏制中國以保護台灣安全與民主。然而與台灣民眾一般的看法相反,拜登(Joe Biden)的「實質重於象徵主義」(substance over symbolism)路線,可以使國際秩序恢復到接近川普之前的常態,這一項外交政策有助於近一步提升美台關係。如果美國外交政策在目的、方式與手段達到樂觀且健全的平衡,對台北、華盛頓與北京都有益。

拜登注重多邊主義、以身作則、盟友合作

2014年,時任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曾說美中之間具有特殊而重要的關係,他見證兩國由雙邊關係走向複雜的全球關係。在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這種轉變已不足以用來形容當前全球局勢。自中共十九大以來,北京宣告的「中國夢」和中國野心的增長,已經對世界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台灣站在抵禦區域霸權的最前線,在北京修正主義看來,區域霸權是中國全球崛起的前提。

拜登注重多邊主義與基於規則的國際體系。透過以身作則以及尋求和美國盟友合作,美國獲得機會得以再度修復自由世界領袖的形象,這一步將加強其解決中國威脅的能力。

美國學者可能會將中國政府針對出口、目標企業、學術機構、研究人員和立法者、推動技術間諜活動和高科技競爭等項目的博弈當作是中國威脅。對於台灣而言,中國被視為對其民主和國家安全的威脅,台灣對中國的擔憂與華盛頓的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憂慮一致。

並非所有台灣人都放棄與民主中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想法,但近年來,中國政府的侵略行為使大部分支持統一的人們沉默了。隨著人們目睹香港的事態發展,台灣的反中情緒如滾雪球般擴大。

北京街頭的書報攤上擺滿了拜登勝選的消息。(美聯社)
北京街頭的書報攤上擺滿了拜登勝選的消息。(美聯社)

美中之間如何進行「沒有災難的競爭」

儘管交替執政的政黨間建立了長期關係,但當台灣和美國對台美中三角關係的看法趨於一致時,兩者自然就會拉近距離。現在,華盛頓和台北都將全方面日益強勢的中國視為共同挑戰。有理由相信,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將採取更加慎重和戰略性的作法,以防止美中緊張局勢升級為「熱戰」(hot war),這也就是前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坎博(Kurt M. Campbell)和蘇利文(Jake Sullivan)所言的「沒有災難的競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