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復國觀點:外交困境與台灣生存危機中的機會之窗

2017-09-13 07:10

? 人氣

現實政治中,民進黨政治人物就是專注擢取執政時的政治利益,託辭仰仗民氣對大陸保持距離進行切割,時至今日,在兩岸關係上刻意用「維持現狀」模糊以對,只能盼望北京對台施以「愛的關懷」。正當整個外在政經環境都在進行劇烈變化時刻,民進黨政府卻以改革為名醉心於內部政治鬥爭,只有繼續執政口號,卻看不到要將國家引領到何種境界的願景,完全無視於外在環境變化對國家之嚴厲挑戰、以及兩岸關係逆轉對台灣生存的關鍵意義,更沒有對未來壯大國家、精進國家的規劃與願景。很明顯的是,從體認國際現實政治路線對兩岸關係定義,從來就不是民進黨的政策選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總統蔡英文出席世界資訊科技大會WCIT開幕典禮。(盧逸峰攝)
總統蔡英文。(資料照,盧逸峰攝)

在兩岸關係上,民進黨長期以來眈於「義和團式」的民粹政策思維,眛於外在事實,總以慷慨激昂激勵支持台獨的民氣作為對抗大陸的唯一「法寶」。陳水扁偏執執政的八年,循著台獨的理念思路欲繞過中國大陸,引美日國際勢力以突破外交孤立,朝向獨立建國方向行進,在國際社會中試驗著推進台獨之路;在內部則積極推動去中國化政策。結果台灣整體發展遲滯不前,落居亞洲四小龍的最後一名,這是民進黨第一次透過執政的機會驗證台獨的可能性與國際社會的接受度,然而,得到的結果就是「台獨不可能就是不可能」。

如今中國大陸強勢崛起,在國際社會上更具有舉足輕重影響力,對台灣產業的吸引力、經濟發展之依賴度更甚於過往。時空環境變化,台灣卻在民進黨偏狹內向式的台獨思維引領下,鼓動民粹式的持續內部抗爭和國際抗爭運動,只有把台灣推向死胡同中,國際空間卻越走越窄。而國民黨卻也在馬英九執政時,自廢武功淪喪「中華民國」對中國大陸發展的示範重要性、其在國際社會生存的價值、以及其在國內存在的政治意義。當中華民國存在的實質意義受到內外挑戰時,馬英九反而只會回到平衡民意意向的虛妄聲名中,無力積極闡述出中華民國新時代的重要意義,還侈談中興大業?現在淪為在野黨後,國民黨還持續在黨內進行路線鬥爭,渾不知沒有理念感召人民的國民黨,不會再有選民的支持,難以再度執政,此刻更是缺乏國家中興的政治準備。

蔡英文執政後的模糊兩岸政策,其實現實中就是不想明白說出追求台獨的政策路線,意圖以不挑釁姿態低調迴避兩岸關係的答卷,阻滯北京對台攻訐的口實,這是民進黨利用第二次執政時再次想驗證柔性推動台獨、深化連結美日的可行性。蔡英文執政一年多來,兩岸關係陷入冷對抗的緊張中,大陸原先有所期待,希望在維繫共同政治基礎上,至少也要維持住兩岸的交流與互動。但蔡英文卻不顧整體台灣民生所需與可能的嚴厲挑戰,更看不見台灣整體國際份量與影響力的滑落,堅持展開對北京爭取獨立法統的鬥爭,直接挑動兩岸敏感神經。因為無法與北京取得默契,兩岸原先已建構的所有官方接觸管道都告中斷,導致兩岸關係陷入困境,從經濟、文化、觀光旅遊的緊縮,嚴重衝擊兩岸共同繁榮的希望,為民生帶來難以想像的嚴重後果。更有甚者,台灣的國際處境因此更加艱困。蔡英文執政一年多來,除了在堅持「維持現狀」口號下,與大陸形成對抗形勢外,實在也找不到一條利己利人的實用政策途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