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銘志觀點:WTO談判總統帶領義和團政府,對抗離岸風電八國聯軍

2017-09-13 05:50

? 人氣

第一、台灣的規劃,幾乎全部是主觀條件,且很多流於喊價;相對而言,法國至少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客觀要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二、台灣的條件,幾乎將國際經貿法上禁止強制在地化的清單,通通都抄進來了;相對而言,法國僅有採取幾個項目而已。

第三、台灣的條件,其實具體化下來,根本不知道還有什麼具體子項目;相對而言,法國的競標需求規劃,詳細列舉什麼項目,要填寫什麼東西,用什麼證據去證明,相對客觀許多。

台灣的規劃,如此粗糙,也無怪乎,一下子就引發外商的大幅反彈。人家可是見過外國各種競標大風大浪的人,當然也很容易,就看破你台灣政府要玩的小把戲。就算台灣政府,把遴選,再改為「選擇」、「甄選」,本質就是一種競標。換文字,不過是文字遊戲罷了。

藝術四、競標所保護的本土產業,至少要有基本

技術與資金

法國競標制度,如何幫本土產業,我們可以看到基本上,就是把本土產業最容易失分的「價格」,降低其比例,增加、拉高一些法國本土廠商比較容易得分的項目,特別是因地緣關係而比較容易發展的項目。若這某一個產業,本身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就算在怎麼設計,應該也無法與具有價格優勢的廠商抗衡。因此,法國離岸風電競標,眾人皆知,在第一期,便是要扶植Alstrom,而近來的漂浮式風力,則有Eolfi。這些廠商,基本上均具有一定之技術條件與資金能力,再加上地緣關係,容易在政府設計之競標制度需求規範中勝出。

那台灣目前的現況呢?回想當初在2011年推動千架海陸風機計畫時,就引發激烈的討論,特別是,很多專家討論到,台灣自己在陸域風機的技術與募資、資金能力不行,一下子就要跳到離岸風機,根本就是一種「不會跑步,就要飛」的作法。至少要先解決目前為何陸域風機,僅有英華威一家獨霸的局面,甚至透過此一過程,先解決技術、資金門檻,比離岸風電相較起來較低的領域,先扶植幾家本土民間公司進行陸域風電開發以及技術等。

台灣本土離岸風電業者,過去也早就長年奔走資金,並一直呼籲政府應該要推動相關之政策性融資與信保機制,協助業者取得相關資金。從去年政黨輪替後,也一再奔走。但我們看到,在這一塊,政府似乎只是一直將責任推給金管會或其他單位,並希望導入民間資金處理,即便中間協調公股銀行,偶有佳音,但一直看不到持續永續的承諾。這樣到底有沒有辦法在遴選過程當中,協助台灣本土產業勝出,不無疑問。台灣過去陸域風機無法帶動本土開發商,原因之一,無非是我們台灣的本地銀行不願意融資在這項投資,而外國廠商,船堅炮利,帶著外國的技術與資金一起進軍台灣。針對這老問題,政府想要急就章透過「遴選」處理,恐怕是緣木求魚!德國坦克,已經靠資金、技術獨霸台灣陸域風電市場;離岸風電,為何政府覺得不提供法定低利貸款與信保機制保護本土產業,單靠單薄的遴選,這次會有勝算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高銘志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