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粽子帶來的文化衝擊:《移動的世界史》書摘(2)

2020-12-18 05:10

? 人氣

筆者認為,由於台灣的歷史發展建立在一波波移民潮,因此移民問題在台灣社會尤其明顯。示意圖。(AP)

筆者認為,由於台灣的歷史發展建立在一波波移民潮,因此移民問題在台灣社會尤其明顯。示意圖。(AP)

記得有一年端午節前夕,朋友說要辦一個粽子派對,所有參與者都要帶粽子前去赴約。我帶著老娘自己做的湖州粽參加,在交出粽子時瞬間成為全場焦點。「金哲毅,你的粽子形狀怎麼不太一樣呀?」相較大部分人攜帶的北部粽、南部粽,我的湖州粽顯得特別大顆(這其實是因為我飯量大,所以老娘後來擴大尺寸,好滿足我的口腹之欲),而且還是長條狀,混在一堆台灣粽當中特別顯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接下來是開吃時間,我的粽子又引起大家討論……不過卻是負評的那種。

「這個粽子怎麼濕濕稠稠的?手黏到了好噁心!」

「你家粽子怎麼只有米跟肉呀?這能吃嗎?」

「這味道……我不習慣。」

當我朋友一陣哭爹喊娘時,我自己也是充滿詫異:「原來你們沒吃過湖州粽?我可是從小吃到大呀。」

所謂湖州粽,源自中國浙江省的湖州,如果是甜粽,會裹紅豆沙餡;如果是鹹粽,則會在糯米中包1條半肥瘦的豬肉(我家還會加上1條百分之百的肥肉,有些人認為不健康,我卻覺得……真香)。相較台灣粽都是蒸熟,湖州粽是裹好生糯米後,直接丟入醬汁中悶煮,所以不像台灣粽的乾爽,湖州粽口感濕稠,一定要用筷子夾來吃。

其實在小學時和同學聊粽子時,我就曾經跑回家找老娘問:「別人說他們家的粽子有蛋黃還有香菇,我們家的怎麼沒有呢?」老娘則回答:「那是因為我們家的粽子,來的地方跟別人家不一樣,而且這個粽子可比他們的好吃多了。」後來我逐漸了解,老娘祖籍浙江,老家的菜隨著後人飄洋過海,如今在台灣繼續傳承。

小至一場粽子聚會,大夥兒對陌生文化尚且大驚小怪,那大至群族相處、資源利益分配、相異觀念碰撞,又會擦出什麼火花?這其中是絢爛還是煙硝?舊有的是延續還是消逝?

如此多的問題,都可以在歷史找到依據,因為人會靠著過往經驗為當下提供輔助,這也是歷史學對現今的人們帶來的價值之一。

網路上戲稱,當碰上認知混亂的情況時,人們通常會想:「我是誰?我在哪裡?」事實上,這樣的疑問也表明,我們都習慣定位好自己,以及確認自己在當下的狀況。而定位自己的其中的一種方式,是回憶及追溯自己甚至是先人的過往,因為人會想靠著過往經驗為當下提供輔助依據。所以我想,當有人必須遷往異地,在新住所想必會遇到種種的不適應,那他們是否也會時刻想著:「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又該怎麼辦呢?」

移民的疑問其實在我國社會尤其明顯,因為我國的歷史發展就是建立於一波波的移民潮。從最早的南島語族移動、大航海時代下的西方人、向海外打拚的漢人、殖民的日本人、戰亂來台的外省族群、全球化下的新住民……這些外來者挾帶自身文化,每一次都給這塊土地不小的衝擊,到如今,各族權形成各自的傳統、表現、堅持。這也不難理解,為何新的108課綱中,「移民」成為歷史教育的新增議題,並且特別受到重視。

甚至「移民」的元素,也是許多影視作品韻味深長的原因。像是黑幫電影經典《教父》裡提到義大利移民在美國打拚的處境,而他們守衛鄉里的傳統文化,到了異鄉則成為地下秩序。漫威電影《黑豹》,則在開場就顯示非裔人士移民定居在美國後的困境。也由此可見:移民的痕跡無論在何處都存在,而且還是永不間斷的現在進行式。

那我們還等什麼呢?已經翻開書的各位想必已經先被書中主題引起興趣,那接下來就是閱讀內容,了解不同時空下的脈動。而我則重複一遍提醒:我們會在過往經驗中尋找到輔助。

最後一提,有一年,老娘依舊在端午節前包許多粽子。當我扒開其中1顆,驚喜地說:「咦?裡面怎麼有蛋黃?」老娘說:「我之前吃台灣粽,覺得加上蛋黃比較香,所以今年包兩種版本,一種傳統、一種加蛋黃。」說罷,老娘自己吃了1顆改良版本,然後說:「挺香的,下次可以加點香菇試試看。」

於是有幾年,我們家的粽子有湖州的外觀及煮法,內裡卻有台灣的餡料。雖然這只是一個平凡主婦的美食混搭,但往大處想,這不是移民在新住所糅合新舊體驗後的創舉嗎?這是原有文化的改變,還是原有文化用另一種形式接著延續呢?可說到這,我倒是想到一個傳承斷絕的嚴重問題,那就是……我不會做菜,老娘的手藝我是一樣都不會呀。

*作者為「故事」網站專欄作者,本文選自《移動的世界史:從智人走出非洲到難民湧入歐洲,看人類的遷徙如何改變世界!》(聯經出版)推薦序之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