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中國的地方尋找中國:《從漢城到燕京》選摘(1)

2017-09-16 05:10

? 人氣

松山、杏山一帶至關重要,這是山海關外重要的防守據點。明朝將領洪承疇(一五九三-一六六五)曾與皇太極(一五九二-一六四三)在此對峙,爭奪這些城寨的主導權。這場名為松錦之戰的結局,清軍大獲全勝,洪承疇向清軍投降,此後成為明朝的敵手。一七二一年,李宜顯仍記得此處經歷的故事,他說皇太極得到「松杏之後仍長驅,席捲天下之勢,遂至於不可支。」又有多少清國人行經此處,從這樣角度看待古戰場的歷史意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李宜顯對山海關外的堡壘情有獨鍾,因為這裡不僅是明清兩國的拉鋸場,也是朝鮮國的傷心地。皇太極攻打松山、杏山、錦州一帶,時在一六三九年,朝鮮已臣服清軍,有義務出兵協助大清朝廷的南下之行。朝鮮王子李㴭站在松錦城下,憶及「清主徵吾東數千精砲,替戍四五年。」在此處與皇明中華鏖戰。李㴭不禁感嘆「東方將卒縱怯清人威令,含羞赴敵。國家數百年養兵,未用於當用之時,反用於不當用之地。」朝鮮的養兵之功,居然付諸此地,用以對付大明,令思念大明的使臣心痛。李㴭眼前的杏山堡,滿目瘡痍,百姓蕭條,不知他是否感到一絲罪惡感?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說書 Speaking of Books」編輯委員。著有《眷眷明朝:朝鮮士人的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1600-1800)》,本文選自作者新作《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