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淺談我們對理論的誤解

2020-12-27 07:00

? 人氣

一個實務上廣泛應用的理論   

接下來提示一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理論: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百餘年前由一位比利時的統計學家提出,其計算式如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BMI
 

幾乎每位關心自己身材或健康的民眾,對於這個理論都已經琅琅上口,而醫師和健身中心教練也會用這個理論來檢視民眾的身體狀況,人體生理學和運動生理學課程的教師必定會在課堂上介紹,教科書當中也必定會說明。

由於腰部是人體最容易堆積脂肪的部位,因此直接測量「腰圍」就可以顯示肥胖程度,若顧及體型對腰圍的可能影響,則可以改用「腰臀比」。事實上,這兩者也都是民眾和醫師常用的肥胖指標。

那麼,為什麼還要發展出BMI這個肥胖指標呢?因為每個人體脂肪分布並不一致,有些人集中在腰部,有些人還分散到後背、上臂後側、和大腿內側等部位,只看腰部未必精準。那麼,直接將體重除以身高不就得了,為什麼身高還要取平方呢?同樣是為了精準,因為人體的長、寬、高(體積)都會影響體重,只拿身高比較會忽略了身體的寬度與厚度,但長寬高三者相加或相乘都沒意義(任一和或積都有無數個可能的長、寬、高組合),而且寬度與厚度影響較小,所以將兩者對體重的影響合併成另一個身高。

肥胖 慢性病 疾病 腰圍 心血管疾病 代謝症候群。示意圖。(取自jarmoluk@pixabay/CC0)
由於腰部是人體最容易堆積脂肪的部位,因此直接測量「腰圍」就可以顯示肥胖程度,若顧及體型對腰圍的可能影響,則可以改用「腰臀比」。(取自jarmoluk@pixabay/CC0)

然而,隨著性別與年齡的不同,脂肪和肌肉的相對比率也有所差異,因此簡單的BMI無法精準的反映所有人的身體狀況,於是有體脂肪率(body fat percentage)的誕生。早期必須下水測量身體的體積,配合體重推算出身體平均密度,然後才用公式計算出體脂肪率。目前已經可以用BMI直接換算,最常用的公式出現在1991年的英國學術期刊上,內容為:體脂肪率=(1.2 x BMI) + (0.23 x年齡) - (10.8 x性別) - 5.4,其中性別部分男性數值為1,女性數值為0。這個例子也顯示出,理論會不斷推陳出新,讓其內容更完善。

理論為實務而生,實務因理論而善

以上針對BMI的討論顯示出學術研究的重要性。學界探討現實中的肥胖問題而發展出BMI,民眾和業界則使用BMI來評估身體狀況,讓肥胖問題獲得較好的控制,甚至業界也據以開發出測量BMI和其他肥胖指標的儀器設備,例如InBody同時提供BMI、腰臀比、肌肉量、和體脂肪率等數據...其原理是脂肪與肌肉的導電性有別,同樣是源自於學術研究的發現。

因此,若將「實務」解釋為實際的現象或解決實際問題的做法,那麼包括BMI在內,「理論為實務而生,實務因理論而善」可說是平實之論。即使將實務視為「職場上所做的事情以及做那些事情所採用的方法」,那麼不論你是不是醫師或健身教練,只要你使用BMI或體脂肪率來評估身體狀況,你就是在進行實務操作,而且是在運用理論來進行實務操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