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病毒更可怕的事》她歷時近20年深入中國研究愛滋、麻風,道破疾病「污名」本質

2020-12-08 10:12

? 人氣

「第一,他是舊聞,第二,他是已被闢謠的新聞,但我們的電視媒體還在報,那這什麼?他們一直在報一個舊聞,但比這舊聞更新的新聞,是已經闢謠了──這事早在國際上都已經知道,那是沒經過檢驗證實的、不具有任何公信力的、被下架的論文,還是自己下架的,若我們用這樣的作者已拿下架的說法、還是繼續不更新、人家闢謠過程都沒去查,那媒體的角色是什麼?只要曾經有傳過的話,只要曾經存在過,他就是事實嗎?」劉紹華探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劉紹華看來,最有效傳遞對疾病認識的方式,還是要由政府相關機構、或具公信力的知識社群,來提供充份、能更新、又具說服力的訊息,而不是讓民眾隨便被餵訊息──雖然這事很難、很多民眾被餵訊息已經行之有年了,但具有公信力的管道應該還是要存在,就像被川普影響前的美國CDC,過去凡有公告全世界都要看、都有專業訊息告知大眾,「因為他夠專業、訊息夠明確,世界的人都會去看。」

2020092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舉行「防疫紀錄片首映暨防疫獎章授獎典禮」,指揮官陳時中致詞。(盧逸峰攝)
劉紹華看台灣遺憾之一,是很少有充份網站去闢謠、去說明提供各種數據,雖然指揮中心也有一些新聞稿,但能不能達到充份溝通、闢謠的效果,仍有討論空間。圖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資料照,盧逸峰攝)

即便現在媒體環境不好、訊息混亂,劉紹華相信,還是要有具公信力的正式訊息管道,讓願意尋求這些管道的人還可以找到地方看。也因此,劉紹華看台灣遺憾之一,是很少有充份網站去闢謠、去說明提供各種數據,雖然指揮中心也有一些新聞稿,但能不能達到充份溝通、闢謠的效果,仍有討論空間。這次疫情的溝通,在劉紹華看來就有可惜之處,政府應該不斷跟民眾說,不要這麼恐慌、害怕。

能克服恐懼的,終就是充足的資訊與理解,劉紹華也說,21世紀的特質就是新興傳染病會一直冒出來,整個環境生態、人類跟自然界關係改變,就會不斷出現新興疫病,從20世紀末愛滋,到後來的禽流感、伊波拉、茲卡、COVID-19都是新興的,一開始可能都很嚴重的傳染病,該如何傳遞訊息以消除恐懼、讓人們理性面對,自是挑戰之一。

更多對疫情反思與觀點,請參考劉紹華著作《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