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踏過煙花,靈光乍現—1970 年代大學生花街演戲行動

2020-12-10 05:50

? 人氣

1980年由皇冠出版社出版的《野台高歌:台灣戲曲活動的參與》書籍封面。(照片由作者提供)
1980年由皇冠出版社出版的《野台高歌:台灣戲曲活動的參與》書籍封面。(照片由作者提供)

事隔四十年,重新檢視這段歷史,深感時空大環境變遷何其快速與詭異,當年文化學生的「大學生靈安社行動」何其不容易。那個年代的大學生除了讀書、戀愛,享受大學生活,有「進步」思維的不是文藝青年,就是高舉社會運動大旗、具本土意識的悲憤青年,相對民間美術、歌謠與民俗文物,當時的鄉土文學與社會運動,與源自中國戲曲形式,敷演古老中國故事,配合帶有「封建」、「迷信」殘餘祭祀活動的文化學生「大學生靈安社行動」,並無太多的交集。參與「大學生靈安社行動」的文化學生如孩童般倍受戲曲子弟、民間父老寵愛、照顧,除了排練、演出,就是吃喝、遊玩,這項行動只有古老、不合「時宜」的北管唱唸動作,沒有激越、發人深省的思想言行,不曾對當時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進行批判,說不定也會被視為另類的救國團育樂活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數載光景,臺灣的民俗與戲曲生態環境丕變,1980年以後,臺灣文化資產保存觀念開始萌芽,長期被政府輕忽的民間祭典與戲曲活動成為文化資產,也納入劇團輔導、表演人才培育機制,民間的北管前後場人才培育,也容易得到國家的支助。知識青年與大學生參與民間迎神與戲曲活動,至為理所當然,不會被視為落伍,反而帶些文青的時尚,與昔日相較,完全處於截然不同的生態環境,也因而愈發覺得當年這批無心插柳的大學生,跳脫昔日文化界的認知,脫離了知識份子的正道,卻默默地開了風氣之先,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採用「參與觀察」的方式,成為子弟團的一員。在當時的大學文化中逆勢操作,使「地方戲劇研究」的面向與觸角,由學院派的國劇與當代戲劇、中國與西洋文學史的中西戲劇的夾縫中,延伸到廣闊的民間,與沉浸在生活戲劇中的藝人、子弟面對面,緊緊握住了手。

這是一段彌足珍貴,值得懷念的民間戲曲活動史,由一群平實的文化國劇組學生用身體的動作與聲音,沾著汗水與淚水書寫下來的。

大學生子弟戲行腳——臺北保安宮家姓戲演出。(林柏樑攝影)
大學生子弟戲行腳——臺北保安宮家姓戲演出。(林柏樑攝影)
「學子弟,迎城隍」,「大學生靈安社行動」加入「迎城隍」的行列。(照片由作者提供)
「學子弟,迎城隍」,「大學生靈安社行動」加入「迎城隍」的行列。(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