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綠營資深政治工作者:我真的受夠了學者治國!

2017-09-06 18:00

? 人氣

處理人際關係的抗壓性低

例如,賴神擁有選舉歷練,加上派系力挺,政治資本就會高;再如,前經濟部長林信義固然沒有政治資歷,但有社會聲望,也能成為他的政治資本。

反觀,學者能有什麼政治資本?英全內閣的政務官,他們所謂的政治資本多來自於過去的學術專業,加上一點長官的愛,被挑選入閣。但很顯然的,這樣的政治資本根本弱到不行!以至於立委不埋單,甚至連幕僚都欺負他。

誠如林全的政治資本是極低的,他縱然擁有一○○%長官的愛,可是最後卻只能做成「大家不愛的院長」。只有威權時代,學者才能當好政務官,因為威權體制下只要有長官的愛就夠了。民主時代若沒有政治資本,就無法耍得開,甚至寸步難行,政治實力要搭配政治資源才會相得益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金德(右)辭不辭,差點引發綠營內鬥的政治風暴。(林瑞慶攝)
陳金德(右)辭不辭,差點引發綠營內鬥的政治風暴。(林瑞慶攝)

另一方面,從這些能夠爬到前面、成為政務官的高級「布爾喬亞」人身上,他們的性格曲線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他們大多擁有還不錯的人緣,是好好先生(或小姐),走的是討好路線,他們都靠著不做決定、不得罪人,爬到這個位子。他們從來不覺得不做決定是一種罪惡,或許他們的生命經歷也從來沒有受過「做決定」訓練。

政治人物最重要的是膽識和眼光

大停電事件懲處就是典型不做決定的案例。本來就打算八月底要走的李世光請辭,意外賺到同情,算是矇到;但一開始對於中油董事長陳金德是否應該下台負責,府院高層你看我、我看你,都在等對方做決定,最後差點演成政治大風暴,是世大運救了英全內閣民調不至於繼續探底。

為什麼這些人不敢做決定?因為沒有膽識!政治人物最重要的條件是膽識和眼光。有膽識、沒眼光,國家會陷入災難;有眼光、有膽識,專業根本不重要,因為做到領導者,每天、乃至每分每秒最重要的事情叫做「做決定」,而不是「做專業」。

專業是幕僚的工作,不是領導者的工作,只要洞悉人、事,很會做決定,即使小學畢業也可以當總統。做了決定知道會有負面效果,卻可以自我辯護,這才叫膽識。

小英最大的問題也是她不做決定,因為她想要雙贏,不敢賭。賭就是一種膽識,缺乏膽識,就沒有辦法取捨,人世間很多事情無法雙贏,政治是分配,不是討好。

外界老是說,小英因為早年談判的經驗,不喜歡太早攤牌,但即使是談判,最後還不是要梭哈。或許台灣長年的談判經驗,都是被決定的對象,所以不能攤牌、也不能自己決定,否則會更早被決定。但是這難道反映小英不做決定的生命歷程?

基本上,小英跟林全症頭都一樣。至於政委、部長們呢?他們也不能決定。這群學者治國的狀況是,一個推一個,部長、政委不做決定就看院長,院長不做決定就看總統。也因為大家都不敢做決定,所以也無法替自己辯護,表面上都一直在開會,卻不是在做決定。

整個內閣沒有一個敢做決定

小英是焦慮決策的領導類型,透過不斷的會議,大多時候只是在解決焦慮,她往往拖到最後一秒沒選擇了,才做決定。小英交付任務,還會指定手段或方法,如果她沒有指定,一旦閣員們揣摩錯了,還會被罵,大家乾脆躲起來,統統不要出面。
誠如林全在記者會上感嘆:「總不能我一個跑,累死了。」累壞了的林全,注定要畫下句點。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