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東風壓倒西風」令西方擔憂

2017-09-06 22:00

? 人氣

中國與歐洲鐵路貨運項目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能繞開美國控制的馬六甲海峽戰略通道。中國報道說,2015至2016年中歐鐵路的直接投資為300億美元,中國公司簽署的建築合約價值高達1890億美元,在60多個國家商業收入達1450億美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在南亞的盟友巴基斯坦,早在穆沙拉夫執政時期就有建設經濟走廊的構想。習近平時期中巴開始建設連接中國西北的新疆與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貿易線路,其中包括高速公路、鐵路運輸,以及石油和天然氣的管道等連接項目。巴基斯坦部署了14,500名維安人員保證在中巴經濟走廊7,000中國施工人員的安全。

被譽為「航母殺手」的東風-21D飛彈射程約1500公里,是世界唯一的中程反艦彈道飛彈。(BBC中文網)
被譽為「航母殺手」的東風-21D飛彈射程約1500公里,是世界唯一的中程反艦彈道飛彈。(BBC中文網)

中國還在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加緊港口新城項目施工,這座將超過摩納哥規模的新城,預計在未來25年內將獲得130億美元的投資。

不過像印度和越南這些與中國有歷史糾葛的國家都擔心中國的戰略影響力擴張。新德里譴責中國在印度洋修建港口,特別是在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說那是中國擴展軍事力量的平台,是圍在印度母親脖子的「珍珠鏈」。

繞開馬六甲海峽

中巴經濟走廊開通減少了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另外中國在馬來西亞半島東海沿線的鐵路項目開闢了另外一條繞開馬六甲海峽的戰略運輸通道。

這條長達680多公里的鐵路已經動土開工,預計2024年完工。屆時這條中國國家一級客貨兩用標凖的電氣化鐵路將連接關丹港和馬六甲皇京港。中馬兩國除了簽署東鐵諒解備忘錄外,還簽署了國防雙邊協定。

另外中緬也建造了具有戰略意義的油氣管道項目,使得中國從中東地區的油氣進口能夠避開馬六甲海峽,從緬甸經陸路直接輸送到中國雲南。

與此同時,中國的基建外交在菲律賓也取得效果。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去年訪問北京後帶回了價值240億美元的投資和貿易協議,並且宣佈要疏遠美國。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從中國取得價值340億美元的合約後也宣佈自己是中國「真正的朋友」。

2017年1月17日來自中國義烏的「東風號」列車抵達英國倫敦東部的貨場。(BBC中文網)
2017年1月17日來自中國義烏的「東風號」列車抵達英國倫敦東部的貨場。(BBC中文網)

中國還在柬埔寨租借修建深水港,在泰國灣取得了立腳點。中國從金邊取得99年的港口租期,該深水港距離南海只有數百公里距離,能停靠萬噸輪和中國海軍的巡洋艦和航母。西方觀察家認為中國在柬埔寨投資的新港口對中國取得地區主導權具有重要意義。

「全球化2.0」

2017年北京「一帶一路」峰會期間,習近平敦促各國反對保護主義,支持中國提出的「全球化2.0」的全球貿易倡議,展示中國支持經濟全球化、願意分享全球化紅利的大國形像。在全球化在美國和歐洲正逐漸失去公眾支持,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則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得到越來越多的積極響應。

因此湯姆·米勒認為,在川普領導的美國沒有清晰的亞洲政策,國際聲望下降的時候,中國利用時機,試圖發揮國際主導作用。他還說,美國的亞洲盟國日本雖然是亞洲的主要出資國,但因為經濟規模相對中國縮小,已經無法成為與中國比肩的投資國。

但也有評論認為,中國經濟崛起導致政治影響力擴大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西方不應該感到意外。貿易國家崛起,用軍事能力保護他們擴大的利益是歷史規律。英帝國最初到達印度的時候,也是先取得貿易權利,然後修建貨物倉庫,再修建圍牆,圍牆外設警衛武裝,圍牆變成要塞,要塞再部署大炮,再用武力修改貿易條約中不盡人意的條款……這是帝國和崛起大國的規律。

中國崛起會打破歷史上的西方帝國的擴張規律嗎?二十多年來中國外交一直努力塑造負責任大國的形像,試圖打消其他國家對中國的防範心理和「中國威脅論」。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發展,特別是交通和通訊技術發展,擴大了經濟自由,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外部對中國經濟決定論的樂觀看法,即經濟發展和經濟自由終將促成內部政治改變,中國對外關係,特別是中西方關係,不必是零和博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