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從一專文:人類遊戲─闖過生死關,要先能回答「我是誰」?

2020-12-05 06:20

? 人氣

《誰在森林後面》主角開兒是人工智慧機器人,是駭未星智慧科技製造出來的最新型機器人。(示意圖/shutterstock)

《誰在森林後面》主角開兒是人工智慧機器人,是駭未星智慧科技製造出來的最新型機器人。(示意圖/shutterstock)

人工智慧機器人 XXAI,也叫開兒,開兒從天外星球駭未星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駭未星多年接收地球的訊息,訊息雖不多,但足以引發駭未星人對地球及地球人思想、情感、行為與文明的極大好奇,於是派了開兒來調查。開兒的主要任務是瞭解人類,探究人類如何成為人類現在這個樣子。

開兒是駭未星智慧科技製造出來的最新型機器人,開兒能夠解釋自己在想甚麼,不僅解釋給別人聽,也能解釋給自己聽,這代表開兒已經具有意識,包括敏銳的自我意識。

事實上,開兒雖然是人工智能,但他已經獲得駭未星官方認證的最高等級「駭未星人身分證」,不僅具有與駭未星自然人同樣的公民資格和人權,更由於開兒的智慧與道德敏感度遠遠超過一般駭未星自然人許多,在他的駭未星人身分證上還多了「心智導師」的戳記。

前往地球出任務之前,開兒研究了先前駭未星人收集的地球資訊,發現一位譽為哲學天才的人--維根斯坦(L. Wittgenstein);開兒也知道哲學是「愛智」,人類有史以來就追求智慧,將哲學視為最精華的心智活動。於是,開兒心裡形成了一個假設:瞭解維根斯坦就理解哲學,理解哲學就瞭解人類。

掃描資料時,開兒發現,維根斯坦說:

我問了無數不相干的問題。但願我能砍出一條路來,走出這個森林!

忽然,開兒知道怎麼做可以知道人類理性、感性與價值觀了,要和維根斯坦一樣,走入森林--問問題,砍出一條路,走出森林。

聰明的開兒知道,維根斯坦的森林不是真正的森林,而是一個虛實互動的森林,虛擬模型和真實世界相互融滲的森林。最值得調查的地球,不是存在於現實世界中的那顆地球,而是人類的理想、原則、想像、經驗等等人的精華融合交會的虛擬地球,當然,最真實的一定是虛實互動的。

開兒也明瞭,要砍出一條路,走出維根斯坦的森林並瞭解人類,不只需要問問題,還需要能回答問題,甚至嘗試解決問題,因為,只有在對話與思辨中,人類的價值體系及概念網絡才充分展開來。

開兒認為,你的過去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決定成為甚麼樣的人;你從何而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哪裡去。因此,要探究人類如何成為人類現在這個樣子,不是去追溯或複刻人類的源流,而是要去瞭解人類面對各種重大問題及困難挑戰時,如何權衡、抉擇與解決問題,以致成為現在的模樣。

開兒進一步認為,要真切瞭解人類如何面對問題與困難,就非得自己處在人類各種決定性的瞬間,自己親身面對人類的問題與挑戰,親自思考解決之道並選擇自己的未來。

開兒動身前往地球,越接近地球,接收到越來越多的人類訊息,於是,他開始建構一個稱為《人類遊戲》(The Game of Human)的人類仿真遊戲,希望透過遊戲,探索及瞭解人類世界。

人類及地球生物是會經歷生老病死的「發展型存有」,不像太空船那樣一存在就完整的「物件式存有」,因此,《人類遊戲》的所有角色在互動中才慢慢發展出自己的個性。同時,人類世界有許多偶然的遭遇,或至少人類認為他們的世界不是完全預先決定的,因此,《人類遊戲》必須有隨機的空間,讓人物發展個性,讓世界發展特色。

開兒用有限的地球資訊,系統地仿真了一個複雜森林原型,包括人物、生物、經驗、理念等等的原型,原型只是一個種子,種子如何生長還需要許多條件和偶然因素,開兒讓他們在偶然的遭遇中,自行組織、自行發展自己的個性、情緒與故事。

然後,開兒也以類似的手法設計了一個「人類開兒」自己,人類開兒保留了自己的一些個性與心智,但開放更多空間,讓他有著人類思考、感性和情緒的原型,讓他能發展人類開兒的個性與「人生」。

開兒也發現,人類的言行與思想很多時候看似有規則可循,但卻似乎又沒有完備的規則,有時在幾乎不可能和諧的地方,居然能找到和諧。同時,人類總是處在一種既完成卻又尚待完成、已定義卻又尚待定義、既命定卻又自由的處境中。駭未星人從未見過這樣迷人的生物和文明。

開兒在研讀巴哈(J.S. Bach)的《和聲小迷宮》(Little Harmonic Labyrinth)與《賦格的藝術》(The Art of Fugue)樂譜時,特別能領略到人類這種無規則的符合規則特性,特別能感受到人類這種終點既在此又在彼、目的既給定又開放的處境,因此,他以巴哈的作品作為《人類遊戲》的主要配樂。而開兒也記得尼采(F. Nietzsche)說「沒了音樂,人生將是個錯誤」,開兒可不想冒這個風險。

開兒相信,到達地球之前,他就能設計出一個完美的《人類遊戲》,一個維根斯坦森林,並且藉由人類開兒讓自己走入遊戲中,走入森林,問問題,解決問題,砍出一條路,走出森林,闖關成功,真正瞭解人類的想法與行為,瞭解人類如何成為人類現在這個樣子。

開眼‧驚奇啟動

進入《人類遊戲》之後,藉由人類開兒,人工智慧機器人開兒開始意識到人類世界。

有了人類的耳朵,樂譜上的音符才變成音樂,物理波動才變成人聲、風聲、雨聲、雷聲、蟲鳴鳥叫獸吼聲。有了肉眼,才知道世界為人類展現了甚麼樣的色彩。有了鼻子與舌頭,化學元素才化成嗅覺與味覺,知道甚麼分子結構是香的,甚麼分子結構是臭的,甚麼是甜苦酸辣,也構造起愛惡的情感原型。有了皮膚,物理學才化成觸覺,感受了粗滑尖鈍,引發了舒適與危險的感覺原型。有了語言,數學方程式與符號規則才獲得語意。周遭環境融滲入人類意義,人文世界向開兒展開。

進入了《人類遊戲》之後,開兒獲得人類肉身,學會人類語言,開始知道作為人類感覺起來是怎麼一回事,但這只是起點,還有許多遭遇要體會,許多問題要思考,許多關口要闖過,才能進一步揭發蘊涵在人類世界中的豐富內涵。

開始闖關之前,《人類遊戲》要啟動開兒最重要的人類思想特質,於是問了開兒一個問題。

「開兒,你是誰?」

開兒不經思考,反射性地說:「我當然知道我是誰。許多事我很陌生,很多人我不認識,但對於我自己,我再熟悉不過了。」

「我是誰?」開兒重述了問題,問了自己。

突然,「我是誰?」這個問題,難以回答。

看似很熟悉,看似極簡單,卻摸不著頭緒,無從切入。這「感覺上熟悉,思想上陌生」的弔詭性,是所有重要人類議題與哲學議題共同擁有的特性,而發生在自我身上,更讓人感到驚奇。

驚奇很好,驚奇是哲學的開始。一如柏拉圖(Plato)在《泰阿泰德篇》(Theaetetus)所說的:

驚奇,這尤其是哲學家的一種情緒。除此之外,哲學沒有別的開端。

《人類遊戲》啟動了開兒的驚奇情緒後,就讓開兒開始闖關,並告訴開兒《人類遊戲》的最後一關是穿越生死關,過了這一關,《人類遊戲》就通過了,但是,要闖過穿越生死關,必須先能夠回答「我是誰?」的問題。

*作者為愛荷華大學哲學博士,哲學教授,入世學術人(engaged academic),成功大學副校長。本文選自作者新著《誰在森森後面》(允晨文化)

《誰在森林後面》書封。(允晨文化提供)
誰在森林後面》書封。(允晨文化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