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台政策是否「川規拜隨」?川普最重要的政治遺產:美中交往的典範轉移

2020-12-03 16:17

? 人氣

他說,就算拜登上台後他的團隊想要回到過去「建制派」的做法,他們也不會再認為台灣應該像過去一樣安靜、低調,或覺得台灣不重要,因為現多數人對中國的觀感都已經改變,美國對中國的態度也和以往完全不同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典範轉移

紐約艾德菲大學政治學教授王維正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提到交往政策作為一個「典範」,在川普總統上台後有了明顯的改變。

他說,「川普是美國過去8任總統中第一位採取目光清晰的現實主義(clear eye realism)政策的總統,可能有人會批評他是做生意出身的總統,什麼都是漫天叫價,就地還錢,但我覺得不是。」

王維正說,川普的許多國安、外交顧問和策士都希望對美國數十年來的對華政策做基本反思,過去幾年美國學術界和政界精英對於已行之40年的交往政策都有很大的懷疑,這一方面也涉及習近平的野心在世人眼前展開,而白宮最近發表的中國政策講話文集,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舉動。

「因為一個政策要改變之前一定要有一個基本思想的改變,這個基本思想的改變一定是奠基在學術上所講的,一個典範的轉移(paradigm shift)。我覺得川普最後對美中台最大的貢獻,他可能最後會被歸功於是促進這樣的一個典範轉移的總統,」王維正說。

他進一步解釋說,一個paradigm (又稱「典範」)是被尊奉為幾乎像聖經般、什麼都用它來解釋的、非常具有支配性的思維,「它到破產的前一天都是paradigm,但你會發現有越來越多現象它無法解釋。當它無法解釋的案例要比它能夠解釋的案例多很多的時候,這個paradigm就沒有用,必須要一個新的典範來更替。」

王維正認為,美中之間過去40年來的交往政策就是一個「典範」,但這個典範的改變並不是說,已經用了40年的典範今天不用,明天就會有一個完整的、一致性的典範來取代它。

「就像冷戰快要結束的時候,冷戰結束的前一天我們都覺得蘇聯是非常強大的,兩極的對抗會永遠持續下去,可是蘇聯一下就解體了,我們一直都找不到新的典範來解釋國際關係,那美中台關係在這個交往政策的典範結束後,我們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或許是一段短的時間,才能營造出一個新的典範來取代過去的典範。」

美台關係注入新能量

在美國新舊政府交替之際,美國之音最近在史汀生中心一場有關台灣的視訊討論中問三位與會學者,川普在對台政策上留下的永久性政治遺產為何,以及對拜登將如何處理台灣議題的看法。

埃莉諾・阿爾伯特(Eleanor Albert)是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安全與衝突研究中心的政治學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