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嘉南平原不休耕紀錄破功,缺水出現重大警訊

2020-12-01 06:50

? 人氣

首先還是要從農業本身的節水或耕作調整做起。以嘉南平原為例,要讓農田有水可灌溉,也可以從減少稻作面積做起。這個在很久以前就討論過,台灣的稻作有兩期,其中一期的種植時間剛好是台灣的枯水期,應該輔導農民減少一期稻作,改種其他需水較少的作物,用水量減少,缺水的影響也會降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這必須農委會協助後端的產銷,但講了這麼久,一期稻作的面積還是這麼多,嘉南平原還是比過去多了一千公頃。行政機關只想依自己的習慣,以前怎麼做現在就怎麼做,缺水就休耕,而不去想老方法已經無法因應氣候變異。

再則,農業科技用得太少,舉例來說,水庫分配到農田的水都有固定量,但有時剛剛才下過雨,農田已吸飽了水,但水庫的水還是給固定量就浪費了。如果能用科技監測土壤水分含量,水量夠就不用再放水,應該可以省下不少水。

在地滯洪的觀念也可以用於蓄水

還有每次枯水期時,大家都期待好不容易下的雨能進到水庫,但往往卻發現水都下在平地,水庫沒得到水。但下在平地的水就沒辦法把水留下來用嗎?

很多年前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就提過,嘉南灌區有30多個埤塘,讓農業回歸水流到埤塘就可以跟烏山頭水庫相互支援。每次抗旱都提到埤塘,但那一次又真的用到埤塘?這些平常養魚的埤塘應該可以有更積極的用途。

雖然上周水利署只宣布嘉南平原明年一期作休耕,但還沒宣布的地區並不是不會休耕,只是耕作期比較晚還沒宣布。目前的評估,桃園到台中也不排除休耕,連同今年二期作突然停灌,農民將連續兩期無收成,對農民的影響很大。

而另一方面,在農田休耕同時,民生及工業用水都沒有強制減量,但民眾及工業都要共體時艱,幫忙省一點水,是此時每個人該盡的最起碼義務。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