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的無用之用:了解人類 ─《智能革命》選摘(2)

2017-09-11 05:30

? 人氣

機器人不再只有人形。(圖/Alex Knight@Unsplash)

機器人不再只有人形。(圖/Alex Knight@Unsplash)

人工智慧還為人類帶來另一種突破工具理性的啟迪。回想一下文藝作品裡,那些陪伴眾人童年的機器人,從原子小金剛到「杯麵」,它們無不超越了人類最初為它們設定的工具屬性,奮力追求自己的獨立「人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動畫電影《鐵巨人》(The Iron Giant)裡,機器人為了拯救人類村莊,選擇與原子彈同歸於盡。它在最後一刻說的話是:「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我要做Superman(超人)!」機器人本身能否形成人性,甚至超越人性,是一個有趣且有意義的話題。

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認知科學與技術中心(Institute of Cognitive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研究員多梅尼科・帕里西(Domenico Parisi)所著的《機器人的未來》(Future Robots)不只研究機器人,更把機器人當作一種方法,反思人類科學的工具性,指出人類自身的方向。

科學的一大基本特徵是「對象化」—人與自己的研究對象分離,完全「客觀」地觀察、記錄、分析對象,盡量不帶入觀察者自身的情緒、立場等主觀因素。這套方法是人類認識自然世界的有力工具,但是換作認識人類自己時,就會遇上困難。

首先,人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無法把研究者和研究對象完全切割,人的精神就是由自己的情緒、動機、願望、認知等組成的。

其次,關於人類行為和人類社會的研究理論,基本上是用文字、而非自然科學中的數理符號來呈現的。文字作為表達科學理論的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意義不準確、下意識含有研究者的價值觀和情感取向、難以數字化等。文字不是透明的中間工具,文字本身就構造了一層「現實」。文字甚至是數字,其本質都是符號;符號與現實總有差距,正如關於顏色的有限詞彙,無法完全表達現實中無限多種顏色的細節。文字甚至會出現沒有現實對應物的情況,比如「信仰」、「目標」之類的詞彙。

英國倫敦的科學博物館本月起舉辦機器人展覽,這是英國研發的真人大小機器人(AP)
多梅尼科・帕里西不只研究機器人,更把機器人當作一種方法,反思人類科學的工具性,指出人類自身的方向。(資料照,美聯社)

大數據和數學方法的發展,使我們已經可以把很多人類學現象數位化,但依然不足以研究人類。帕里西說:「(這些方法)甚至未曾試著去識別隱藏於這些行為現象和社會現象背後的機制與過程,更不用說去解釋了。」

人工智慧為表達關於人類的科學理論帶來新的可能,帕里西提出「作為人工構造的理論」(theories as artefacts)—創造人工構造(類人機器人)來代替研究。

這項理論根據的原則為:「無論X是什麼,要理解X,就必須以人工對其進行再現。」如果你的理論不好,就無法造出人工構造。如果你能造出類人機器人,就表示你的研究成功了。從根本上來說,這是統一研究和實踐,研究就是實踐,實踐就是研究。這個過程除了可以克服前文所述的人文學科問題,還能把社會學、心理學、生物學、政治學、語言學、經濟學、文史哲等多種學科整合在一起,打破目前各學科制式分割的局面。

帕里西認為,目前的機器人或人工智慧與人的區別在於,人的思維中包含了動機與認知兩種模式。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有動機,比如為了吃喝與生存、為了安全與繁殖、為了榮譽與理想等。而現有的機器人只有認知,沒有所謂的動機,因為它的目的是由人類設定的。機器人只是工具,為了滿足人類的特定需要而存在。

然而,機器人可以是人的影子,因此帕里西區分了兩類機器人:實用機器人和類人機器人。後者正是科學家需要的,前者只有認知思維,後者卻設定了動機,例如設定機器人需要定期獲取能量,以求生存。具體的做法是:在電腦中,建置一個機器人程式,為它裝配飢餓感測器,讓它在一定的虛擬空間裡尋找食物和水。食物用食物令牌代替,水用水令牌代替,兩種令牌分布在不同區域,讓機器人自主決定獲取這些令牌的路線和順序,找不到就會死亡,以此來觀察機器人如何做出決定。

同理,也可以設定機器人需要規避一些危險令牌,以保障自身安全。或是,需要透過和其他機器人交換程式碼,產生新的後代(繁殖),甚至設立財產觀念、遵守規則的動機等,藉此觀察在這些動機的驅動下,機器人如何進化出類人的社會意識、語言、文化、情感,乃至藝術和宗教。尤有甚者,還可以製造男性機器人和女性機器人,並且賦予機器人保護後代機器人的動機,觀察它們如何發展出家庭觀念和實體。

當機器人與人的關係進展到性愛,其中的道德界線何在也成為令人困惑的難題。
還可以製造男性機器人和女性機器人,並且賦予機器人保護後代機器人的動機,觀察它們如何發展出家庭觀念和實體。(資料照,取自網路)

科學家這樣製造機器人,可能沒有任何實際應用的價值,比如製造會犯錯的機器人、會生病的機器人、會做夢的機器人、會難過與高興的機器人⋯⋯因為工具是不應該犯錯、開小差的,但這些是人類的特性。在這種思想方法下,製造人工智慧的過程,不再只是製造服務人類外在需求的工具,而是人類了解自己的一種過程。像這樣的研究,已經有一定的成果了,也開拓過去心理學、社會學從未有過的視野。

不過,讀者可能會看出一點點「危險」,類人機器人會不會最終演化出自我意識?它如何處理與人類的關係?這種研究會被宗教人士看作是一種僭越嗎?因為科學家在做上帝做的事情—造人。不過,科學研究與宗教不同,本質是對人類自身的對象化研究,生命就是不斷地「生成創造」。工具理性問題在這裡遇到新的場景:在機器人內部,實現對工具理性的超越。歸根結柢,這是借助人工智慧展開自我反思,同時指導人類發展人工智慧,對於思考機器人如何融入人類社會,以及如何參與人類的文化、社會生活,都會有豐富的啟發。

基督新教把人類看作上帝實現自我意志的工具,而人類的自我反思總是在克服這種工具性。人類不應該只是工具手段,應該是目的和手段的統一,這點可以在人工智慧身上付諸實踐。

20170901-天下文化《智能革命:迎接AI時代的社會、經濟與文化變革》立體書封。(天下文化提供)
天下文化《智能革命:迎接AI時代的社會、經濟與文化變革》立體書封。(天下文化提供)

*作者李彥宏為百度公司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先後擔任道瓊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即時金融資訊系統設計者,以及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公司資深工程師。他所持有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是奠定整個現代搜尋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基礎發明之一。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智能革命:迎接AI時代的社會、經濟與文化變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