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察美國行動的,不只是俄國:《民主的弱點》選摘(1)

2020-11-29 05:10

? 人氣

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中,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柯林頓深陷「電郵門」風暴。(美聯社)

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中,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柯林頓深陷「電郵門」風暴。(美聯社)

二○一五年和二○一六年初,歐巴馬總統的每日簡報中,就不斷接到各式各樣的情報,在在透露不安訊息。這些情報,有些是關於有人在窺探美國選務基礎建設。有些則提到有人試圖駭入民主黨網路。時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的詹姆斯・克雷帕,身為退役三星上將,從一九六三年到二○一七年間一直在美國政府服務,中間只有幾次短暫中斷,他就說:「我們知道每次大選,都會出現一些零星的俄國干預行動,但都沒有蔚為影響。」克雷帕本人的仕途在冷戰時期節節高升,這段期間美國雖會在海外干預他國大選,本土大選卻大抵未遭他國嚴重干預。所以,這一次他一開始也以為,俄國這些暗地裡的行為,應該也不會起太大作用。他說:「他們應該也只是來蒐集情資、偵察美國的行動,這也不是只有俄國在做,很多國家都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這一次,莫斯科當局把重點都放在華府,這是他們長久以來的頭號勁敵,但,美國以前雖也這麼看待俄國,但卻已經很久不這樣。二○一五年時,負責處理俄國事務的中情局俄國分部主管史提芬・霍爾就說,打從二○○一年九月十一日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中情局就將大部份用在俄國方面的資源,轉而使用在其他部份。同一時間中情局副局長約翰・麥克洛夫林也同意:「九一一讓中情局不再那麼注意俄國,因為該局把大部份精神都集中在恐怖主義上。」二○一三年中情局代理局長麥可・莫瑞爾則說,這種中情局作業的轉向,後來一直持續下去。他說:「為了恐怖主義,所以包括俄國在內的中情局資源全都被吸收過去,結果就是,中情局對俄國不再像以前那麼熟悉。」美國人民也不再把莫斯科當局當成是值得擔心的對象。二○一四年,僅有百分之九的美國成年人,還認為俄國是美國的頭號大敵。美俄新近在烏克蘭事件上的引爆點,也很少人記得。二○一五年時,有六成美國成人,都說自己對俄國入侵烏克蘭的事件所知甚少,甚至一無所知,更只有一成六美國民眾能指出地圖上烏克蘭的位置。

美國對於俄國這麼的淡漠,成就了俄國大好機會。對於早期俄國干預美國大選的示警,在當時那個時空下,是一點也不起眼的,只有在日後將之放入前後事件發展的脈絡中,才能夠看得出其影響力。俄國在二○一五年時的國際態勢,要比起他前幾年來的不友善許多,也比美國前一任總統大選時不友善許多。這中間的幾年間,普丁已經有過很多動作,像是指控美國策動讓俄國和烏克蘭政壇變天、並用數位方式在烏克蘭製造紛亂、並在歐洲多國間操縱訊息空間。這些其實對於像詹姆斯・克雷帕之流的美國高階官員而言,並不陌生,但他們似乎都沒把它們放在心上。

維多利亞・紐蘭德(Victoria Nuland)(取自維基百科)
唯一有把普丁放在心上的只有歐巴馬任內的俄國專家,一位就是維多利亞・紐蘭德(Victoria Nuland)。(取自維基百科)

唯一有放在心上的只有歐巴馬任內的俄國專家。兩位有放在心上的專家中,一位就是維多利亞・紐蘭德,她是負責歐洲和歐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另一位則是瑟雷斯特・沃蘭德,她是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專責俄羅斯和歐亞地區的資深主任。二○一四年時俄國曾經把一份紐蘭德的錄音外流,錄音中可以聽到紐蘭德對烏克蘭大使說:「操他的歐盟。」她的強硬態度,其實華府早有耳聞,但因為這次外洩,讓她的強悍為外界所知。她和沃蘭德兩人,想法接近,負責為華府制定政策,都對普丁非常不信任。她們的職責就是要追蹤普丁的外國政策,所以她們一聽聞俄羅斯在干預他國大選的報告時,就已經擔心只是冰山的一角、暴風雨前的寧靜。紐蘭德說:「我們早在二○一六年三月和四月間就已經示警了,當時其他人都還沒有警覺俄國已經在插手美國大選。」一開始紐蘭德以為,普丁不是要暗助某位候選人,而只是想要把美國大選「搞得一團糟,讓它變成辦不下去,以此報復美國插手烏克蘭,一方面也可以讓俄國人民知道『你們看,每一國的大選都一樣亂糟糟』」歐巴馬的情報主管在這個階段時,都還不相信這是真的。紐蘭德說:「他們說,這是我們這些俄國專家疑神疑鬼。」

****

但到那年夏天時,俄國所構成的大選威脅已經不容人否認其存在了。二○一六年六月十四日這天,《華盛頓郵報》報導了一家網路安全公司「眾擊」(Crowd Strike)研究結果發現,有兩個由俄國國家所資助的駭客集團,滲透了民主黨國家委員會的網路,時間分別是早在二○一五年和二○一六年四月。當然,這樣的發現,還是無法排除俄國可能還是只停留在進行情蒐的階段。但這之後,突然出現了之前所沒有預料到的狀況:六月十五日當天,一個自稱為「古奇法二點○」(Guccifer 2・0)的匿名人物,開始上傳許多竊自民主黨國家委員會的資料到網路上。歐巴馬總統的國土安全兼反恐顧問莉莎・摩納可(Lisa Monaco)說,到這時,俄國正朝美國二○一六年總統大選下手的說法,就在白宮內部「獲得證實」了。摩納可過去的工作是對抗恐怖攻擊和流行疫情,這下她的工作重心則必須轉移到防衛美國的選舉主權。

美國民主黨委員會電子郵件外流事件,成為這次總統大選中關鍵的時刻。六月初,希拉蕊拿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資格。黨內另一位主要對手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在這之前數月間,一直將兩人的選民代表性作強烈對比,桑德斯是屬於草根代表,而希拉蕊則是與既得利益菁英有所連結。桑德斯在四月時就說:「只要你們選的候選人是像國務卿希拉蕊這樣,和富有階級糾纏不清,那你們就無法成為一個能夠代表全體國民的政權。」桑德斯和希拉蕊之間的衝突,即使在她拿下民主黨正式提名後,都沒有平息。桑德斯在七月十二日的造勢活動上為希拉蕊代表民主黨競選一事背書,但是他的支持者卻有人帶著「我們不會投給希拉蕊」的看板到場。同月二十五日預定要舉辦的民主黨全國大會,因此確立了兩個目標:讓民主黨口徑一致,並且宣布希拉蕊競選活動正式開始。

2020年4月8日,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桑德斯(Bernie Sanders)宣布退出民主黨內初選(AP)
美國民主黨委員會電子郵件外流事件,成為這次總統大選中關鍵的時刻。圖為桑德斯(Bernie Sanders)。(AP)

但就在民主黨全國大會開始前夕,俄國發動攻擊了。俄國情報總局本來苦苦經營社群媒體,卻乏人問津和關注,這時趁機將從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網站上竊取的資料寄給維基解密,該網站本來就是以人頭作為第三方,供人上傳檔案用的國際機構。到了七月二十二日這天,維基解密公開了一大筆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電子郵件。這些電子郵件的內容中,全都是民主黨內高層偏坦希拉蕊,不利桑德斯的種種情事。美國各大全國性報紙的記者紛紛熱烈地報導這些郵件中的內容,這些內容全都不是造假、現在又隨手可得、內容又是灑狗血的很,當然很適合新聞。一位CNN新聞網的外國政策新聞節目主持人法里德・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就解釋為什麼新聞頻道會熱衷這條新聞,他說:「新聞媒體本來就很現實取向,重視收益,題材極為聳動又有新聞價值的新聞,在競爭極激烈的電視新聞網和數位新聞網環境下,我完全想像不到有什麼,能阻止我去播報這條新聞。」

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電子郵件外流事件當然是夠聳動。像ABC電視網、《華盛頓郵報》新聞媒體,全都有篇幅報導這樁由維基解密所洩露出來、「極具殺傷力的」新聞。希拉蕊的顧問宣稱這是俄國人在背後搞鬼,但歐巴馬政府卻不加以證實,而且電子郵件本身的內容,貨真價實,比起他們所指控的幕後始作俑者更引人注意。俄國以前就搞過這勾當。二○一四年烏克蘭大選前夕,俄國駭客竊取該國選舉委員的許多郵件,再將之貼上網。但是,當時美國的新聞機構,只將這則新聞視為國內新聞,忽略了從國際新聞的角度來看待它:俄國正在將其全球情報手段,套用在美國大選上。

這事引發的災情漫延迅速,桑德斯抱怨這些電子郵件「太過份」,可是「不覺得太意外」。他的支持者則在希拉蕊發言人發表公開聲明時打斷他們。七月二十四日當天,佛羅里達州的女性眾議員黛比・瓦瑟曼・舒爾茲(Debbie Wasserman Schultz)宣布辭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一職。七月二十五日,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發表聲名,「為其在電子郵件中,所作無法原諒的言論,向參議員桑德斯、其支持者,以及全民主黨,表達誠摯深刻的歉意。」原本打算要凝聚民主黨共識的全國會議,結果卻是紛亂和分裂收場,而這一切都是普丁的黑手在作怪。希拉蕊接受筆者採訪時說,當時她完全「措不及防」,而且「不知所措」,因為俄方的攻擊實在太大膽也太有效率了。普丁這頭則是興高采烈。他在該會議結束後時說:「誰駭走希拉蕊女士競選總部的資料本身不重要。」他並否認這是俄國幹的:「重要的是信件內容已經公諸於世。」

民主黨高層這下成了數位集權主義的受害者。俄國傳統的間諜手法就是找出對象的弱點,這早在一九七六年,格別烏想找出美國參議員亨利・傑克森的私生活瑕疵時,就已經用過了。在這次民主黨全國大會上,俄國情報單位只是把同樣的技倆,換成數位化的方式進行而已。

*作者大衛.夏默。耶魯大學達文波特學院的副研究員,目前透過美國馬歇爾計劃獎學金於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博士。他的報導與分析常發表於《紐約時報》、《紐約客》、《外交》等媒體。本文選自作者新著《民主的弱點:民意,如何成為世界強權操弄的政治武器》(堡壘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