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寶德專文:玉文化充分顯現中國人神秘莫測的性格

2020-11-28 05:50

? 人氣

玉文化事實上使標準的中國人失掉了剛強的個性。中國的念書人在溫文恭謙的教誨與陶冶下,失去了銳角。(ChangSamyue@wikipedia)

玉文化事實上使標準的中國人失掉了剛強的個性。中國的念書人在溫文恭謙的教誨與陶冶下,失去了銳角。(ChangSamyue@wikipedia)

明清以後的小型飾玉可以說明後期中國的裝飾藝術之特色。自小型頑石雕出來的形狀,作為佩戴之用,是中國人最喜歡、最流行的玩物。其主題以人物與動物居多,除了生肖動物自然為人所喜歡之外,很多雕刻都是有寓意的,雖然內容十分通俗。舉例說,數量較多的童子,大多有「連生貴子」之類的含意,形象為一童子手執蓮花,如以蓮花表示「連」的意思,有些較複雜的雕刻,有兩個童子,一童執一荷花,另一童提一竹盒,乃有「和合二仙」的含意。和與合是家庭中的基本人際關係的原則,蓮花與荷花沒有分別,在此處蓮花要看作荷花,來象徵和諧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古玉的紋飾來看,玉文化對中國人的表達方式之神祕莫測的性格,早已顯現出來了。遠古的玉工在刻製那些紋飾的時候,必然享受那種交結、複雜的造型關係的創作,後代的中國人則幾乎沉醉在模稜兩可、指桑罵槐的表達方式中,成為心智的遊戲。到後來,連高級的藝術如繪畫,都成為寓意性的創作了。

溫潤與圓融

以古代的文獻來看玉的價值,最重要的是溫潤。古人說,玉有五德,像人格的五德,就是仁、義、智、勇、潔。把溫潤的手感視為仁,把紋理內外一致視為義,把聲音清脆視為智,把質地堅硬視為勇,把角稜尖銳視為潔。這五種性質確實是玉器的特點,但到了後代,中國人真正喜歡的就是玉的溫潤了。玉有五德是最流行的說法,其實對玉之德說法很多,《禮記‧聘義》中,舉出十一德之多,義禮智忠信,甚至天地道法無所不包。《管子‧水地篇》,舉出了九德,除了仁義智之外,與《禮記》所載並不相同,可見古人喜歡玉,比類於德行則因人而異。到了漢代,玉德的說法就漸縮小了。《說苑》中舉出玉有六美,與古說未盡相同。《五經通義》始有玉有五德之說:仁義禮智信,已經是公認的五德了。但內容的比類與古說並不相同,如溫潤而解釋為智,今人所引為《說文》中的說法;《詩經‧秦風》中有「言念君子,其溫如玉」的話,是後來比德於玉的根據。

說起來難以相信,玉的幾種性質,應該是相矛盾的,卻能存乎一體。以潤來說,應該是一種柔軟的物質之特色,可是玉卻十分堅硬,刀刃不能傷。一般物質如果有潤澤之感,通常不會光亮,玉卻可兼而有之。後人特別喜歡玉的溫潤,是在其他性質之上的溫潤,故覺其十分難得。古人說:「能柔能剛,能抑能揚,能斂能彰,而能備精麤之美,以全天下之道者,玉之為物也。」

中國玉是軟玉,發出刺眼光澤的翠,不能被視為玉。因為軟玉的組成對光線有擴散的作用,所以其質地雖可達到六度,可琢磨到十分光亮,卻仍有潤澤。玉雖可為禮器、陪葬品,但亦可為隨身之飾品。故「潤」字上手後就有溫的感覺。其實溫是體溫經過把握後傳達到玉上的感覺。玉質近石,能吸收溫度,保持溫度。與金屬器相比,冷天不冷,熱天不熱,故近人。也許是這個原因,後代的玉器遂以小型的佩飾器為大宗了。

產於新疆和闐的軟玉(Shizhao@wikipedia)
玉之溫潤感,有一個來源是其半透明的特質。圖為產於新疆和闐的軟玉。(Shizhao@wikipedia)

玉之溫潤感,有一個來源是其半透明的特質。其實玉的透明度尚達不到半透明的程度,它只是透光而已。一個物質如果完全透明,如玻璃或上好的水晶,就有冰冷的感覺,明亮潔淨而流麗卻不近人。如果完全不透明,如頑石,就有粗糙的感覺,混濁而拙笨,不討人喜歡。玉之為物,質純而透光,渾厚而不失靈性。好玉者講究「透」,實即背面有光源,可顯現微亮,使玉之質地美呈現出來,而且有光采內蘊之感,含有深度、含蓄等特質。玉如果太薄而至於透明見物,其溫潤感就完全消失了。這就是後期痕都斯坦的玉製器物,雖十分精巧,總不能為中國人接受的真正原因。

中國儒家的君子形象就是如此。一位理想的儒者,有豐富的學養但不急於顯露,只在行為上很謙和地使人感受到,這就是光采內蘊。真正的讀書人沒有稜角,不會霞光四射,令人不敢仰視,而是很容易接近的。因此古人才說渾潤代表仁。自字義上看,溫潤是溫和、柔潤。色和為溫,性和也是溫。所以溫與和字幾乎同義。在溫度上,溫的意思是不冷不熱,也有和字的意味。古代溫文並稱,即溫的個性與文采、文雅相關。

若自古人「玉有五德」的觀念來看,古人對於玉的幾種性質,一視同仁,都認為很重要。可是後期的發展卻凸顯出溫潤感此一特點。主要因為其他性質並不是玉所獨有,而只有潤澤是其他物質所不具有的。恰好儒者以仁為主要的道德標準,以玉來象徵儒者就最合適不過了。溫潤既為玉器最重要之特點,到了後代,玉器就向強調溫潤的方向發展,佩飾就變得重要了。佩飾品最接近人體,最能突出形象。尤其到後代,禮器玉雖有《周禮》的記載,早已失傳,陪葬玉則為陶器所取代。佩飾之外是擺設,擺設是置於几案上以供欣賞的。古玉經發掘後,其大型者成為擺設品,其小型者就成為佩飾品。此二者均可為愛玉者把玩,享受其溫潤之感。後代製玉,也就在這兩方面發展了。

玉自溫潤之個性發展為可以把玩的佩戴玉之後,就有另一種個性,為人所稱道,那就是圓融。圓是沒有圭角,豐滿無缺;融是融合、不突出、不顯露、不固執、善調和。圓融是中國社會所喜愛的個性,這種個性雖無法認為是自玉文化產生,但至少可以由玉文化來印證。

玉(取自百度百科)
玉自溫潤之個性發展為可以把玩的佩戴玉之後,就有另一種個性,為人所稱道,那就是圓融。(取自百度百科)

把玩玉上手溫潤、柔和,古玉看上去溫潤柔和,都象徵了溫文圓融的人際文化。古人說溫如玉,早就把玉作為溫的德行之代表了。而上手之後,最忌圭角,所以不論造型與雕刻,均宜去角取圓,形成良好的手感。今人「玩」古玉稱「盤」,即以手指經常摩擦,使玉色呈現,圭角圓化。為了減少良好的軟玉過分瑩潔的特色,今人喜歡出土受浸變色的古玉,特別是微帶紅色或咖啡色的東西,因其呈色溫和而不露。宋元之後,甚至於玉上著色,以得到出土的趣味。

玉文化事實上使標準的中國人失掉了剛強的個性。中國的念書人在溫文恭謙的教誨與陶冶下,失去了銳角。自好的一面看,一切以和為貴,以圓為上,社會上充滿了祥和。但卻失去了據理力爭、堅持良知的勇氣。古人論玉,本有勇與潔的德性,可是後人都忽略了,只重視溫潤一德,因此在負面上,創造了一個大醬缸文化。大家都搓圓子、和稀泥。嚴格說來,這怪不得玉德,但玉德之後期發展,至少與中國社會之習性匯為一體了,這恐怕不是古聖先賢在玉與君子的比類時所想像得到的吧!

如意的紋樣

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之一是對幸福的期盼,這是非常入世的人生態度。我們在歷史的早期雖然有過一段因尚鬼而產生的嚴厲造型,可是進入周代,工藝的紋樣就趨向於輕鬆與愉快,逐漸改變為美感與幸福的追求了。世上各文明,只有中國人突破了神祕的氣氛,達到這一境界。其損失為失去了悲劇的、威嚴的、藝術的可能性,可是卻使中國人幾千年來,苦中求樂,過著自求滿足的生活。這是因為中國人發明了一個觀念,那就是幸福的定義是如意。

如意(取自維基百科)
「如意」器物是來自印度,皈之一端加以手杖,用以搔癢。(取自維基百科)

這一名詞的來源,甚難查考,只知道「如意」器物是來自印度,皈之一端加以手杖,用以搔癢。如意的觀念與印度或佛教有無關係,情形尚不明確。可是我們明確地知道,追求幸福的觀念早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了。漢代器物上刻的字跡大多是祈福的字眼,其中充滿了如意的期望。這與玉文化有什麼關係呢?我沒有意思說如意的觀念一定是來自玉文化。我只能說,自玉的紋樣之演變中,可以看到中國人的心靈自恐懼與敬畏,逐漸變為祈求與歌頌的一種歷程。而可以為此證驗的,是如意式紋的出現。如意紋可能是中國所獨有的紋樣。

「如意紋」這個名稱當然是後代加上去的,這並不是一個在學術上有共識的名詞。學者喜歡用「雲紋」,其意是指自然流暢的曲線,兩端以卷曲收頭。我不喜歡雲紋的稱呼,因為太牽強附會,缺乏文化的深意。以為古代的這類曲線是雲的描述是沒有根據的,只能說這種紋樣被後世用做雲的表現法而已。即使如此,稱那種雲為如意雲也比較恰切。

如意紋的產生可以很明確在玉器上看出來。在商代末期,玉器的紋樣上開始出現渦線,並且幾乎完全捨棄直線與折線,偏好半封閉的曲線。為了無法理解的理由,這些渦線或半封閉的曲線,其收頭處為一圓點。這是一種純圖案的發明呢?還是有神明、精靈的意義?今天無可考據,但是卻成為中國式紋樣的重要特色。這是如意紋的開山祖師。

《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書封。(典藏藝術)
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書封。(典藏藝術)

*作者漢寶德(1934-2014),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等。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黃健敏編,典藏藝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