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之後,英國如何「與龍相處」?BBC記者深入反思英中關係

2020-11-22 10:00

? 人氣

實際上,自柴契爾夫人以來,英國的每一任首相與中國打交道都像在跳舞,卻舉步艱難,因為他們既得順從英國公眾的民意,又不能踩了中國的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前任國家主席江澤民1999年訪問英國期間,英國應中方要求必須將所謂「敵對因素」示威抗議者攔在江澤民的視線之外。

英國警方想出了一個很有英國特色的折衷方案:警告示威者在王室花園內抗議或者在白金漢宮外的林蔭大道上舉標語牌都屬於違法。

喬納森.鮑威爾透露,「當時在這個抗議示威問題上雙方有很多不同意見,因為不能讓江澤民看到示威者,所以倫敦警察採取行動把示威者盡可能攔在遠處。可是我們作為自由國家不能阻止示威,而且當然可以示威。所以最重要的就是確保中國的電視觀眾在畫面上看不到示威。」

這樣的代價是否值得付出呢?

喬納森.鮑威爾的回答是,「要跟中國這樣的國家保持關係,你必須做出權衡,你當然可以完全對抗,那你就根本談不了貿易,允許抗議示威那就只能談人權,他們也就不會來訪問,那也就沒有富建設性的關係可言。」

大國崛起

2008年,接任布萊爾的英國首相布朗訪問北京,希望與中國這個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建立更加緊密的經貿關係。

曾經擔任布朗首相顧問的伍德(Stewart Wood) 說:「布朗深信國際體系應該歡迎中國,試探性地讓中國慢慢加入。不過他認為,多邊機構也好,國際政治和經濟以及合作也好,如果沒有中國也就沒有未來。因此他的根本看法是,如果崛起的中國被排斥在國際體系之外,那就會有危險出現。」

在布朗首相看來,中國應該是國際社會的一分子。

曾經擔任布朗政府外交大臣的米利班(David Miliband)說:「中國當時已經成為世界舞台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肯定還有更大的作為。所以我們當時的一個重要選擇就是如何與中國保持接觸互動,看究竟有互利的可能,還是一場零和遊戲。」

布朗與布萊爾一樣都認為或者希望,隨著中國向國際政治體系越來越開放,中國最終會變得更像西方國家。2008年,布朗訪問北京時,與中國總理溫家寶的會晤,被認為是中共領導人與外國領導人第一次接地氣的互動。

溫家寶問布朗是否將在8月來北京看奧林匹克運動會。布朗回答說:「只要請我,我肯定來。」

伍德說,「我們覺得這是一次文化上的突破,中國領導人和一個西方國家的首相,可以在照相機前舉行會談。我覺得西方記者們肯定以為這些都是經過彩排的。」

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記者會上,我向溫家寶總理提了個問題:中國人民什麼時候能選擇他們的領導人? 溫家寶承諾說中國「將堅定不移發展民主」。當時唐寧街十號跟我說,這是重要的時刻。不過事實卻並非如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