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爭議戰俘回家 心理重建路迢迢

2014-06-14 00:57

? 人氣

遭神學士俘虜5年的伯格達爾終於返回美國了。(美聯社)

遭神學士俘虜5年的伯格達爾終於返回美國了。(美聯社)

「對我們來說不算結束,未來的路還很漫長,在鮑伊(Bowe)返抵國門的那刻起,一切進程其實才剛開始」,鮑伊的父親鮑伯(Bob Bergdahl)12日對記者這樣表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上月31日經由美國釋囚換俘才重獲自由的伯格達爾(Bowe Bergdahl),12日晚間從德國抵達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一處軍醫院,五角大廈發言人科比(John Kirby)上將表示,美國陸軍將持續對伯格達爾進行心理重建與再整合,「一切都需要時間、空間與關懷」。據估計,這段心理復健過程少則數月,多則可能長達好幾年。


伯格達爾12日晚間已回到美國。(美聯社)

遭俘當人球

現年28歲的伯格達爾原本隸屬於美國陸軍第25步兵師(25th Infantry Division),是個傘兵,2009年6月30日,擅離職守的伯格達爾在阿富汗帕克蒂亞省(Paktika)失蹤,後證實遭與神學士(Taliban)關係良好的哈卡尼組織(Haqqani)擄走,5年來他們不斷更換囚禁地點,使得伯格達爾就像人球般往返於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之間。


遭俘的美國士官伯格達爾。(美聯社)

12日,美國媒體披露了據信是伯格達爾的求救信件,信中提到他認為在阿富汗的戰地中感覺就像無人指揮,「沒有人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執行任務」,還形容自己生活的囚室漆黑一片,就像「鯊籠一般」,在嘗試逃走又被抓回後,居住的空間更小。

5年來,伯格達爾的雙親發動集會、架設網站,還遊說國會,進一切可能希望讓寶貝兒子平安返家,伯格達爾的父親甚至蓄起了長鬍子,符合阿富汗男子的形象,還學習當地方言(Pashto,普什圖語),就是企盼有一天能親自到阿富汗去找尋愛子的下落。


伯格達爾的父親為救愛子,費盡心思。(美聯社)

雙親不放棄

伯格達爾的家鄉位於美國愛達荷州的海力村(Hailey),全村居民僅8000人,位於洛磯山脈(Rocky Mountain)的海力村附近有個滑雪勝地太陽山谷(Sun Valley),得知家鄉子弟即將返鄉,村民在觸目所及之處綁上了黃色氣球與美國星條旗,並以一年種植一棵樹的行為來祈禱伯格達爾早日返家。與伯格達爾一家熟識的歐妮爾(Stephanie O’Neill)說,「5年中,有時連我們都徬徨了,但他們(伯格達爾的雙親)從不放棄」。

伯格達爾幼時住家。(美聯社)

海力村歡迎家鄉子弟歸來。(美聯社)


儘管因為白宮未於法定30天的換囚時間前提前徵詢國會,讓伯格達爾這位自越戰後被囚禁最久戰俘的返家路蒙上陰影,但白宮一切以人道考量至上,因為伯格達爾的健康情況惡化,礙於時間緊迫,只得先斬後奏,緊急答應換囚。

心理重建費時

在返回美國後,伯格達爾必須接受專屬醫療團隊的照顧,其中包括醫療照顧、心理支援、心靈傾吐(debriefing)以及家庭情敢支持。同時,伯格達爾的雙親在5年後與兒子的首次見面恐怕要失望了,因為避免伯格達爾的情緒激動,無法平復,三人的見面時間不會太久,後續才會視情況慢慢增加會面時間。

根據醫療小組表示,由於伯格達爾被囚禁長達5年,許多事情無法依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同時,創傷經驗也已損及正常的情緒反應,因此,醫療中心將協助伯格達爾「重新學習如何掌握生活」,並要求伯格達爾重新習慣如何對他人行為進行預判。


伯格達爾接受心理重建的軍事醫療中心。(美聯社)

根據也曾被神學士俘虜達7個月的美國《紐約時報》記者羅德(David Rhode)經驗,伯格達爾回國後面臨的心理重建之路將會很漫長,包括重新適應社會與他人眼光,但過程完全急不得,「猶如潛水,上升太快,心肺會受傷」。

5年已夠受了

伯格達爾原訂這個月就將回到原駐地阿拉斯加晉升,屆時將重新任命或除役,連上弟兄對媒體表示,如果伯格達爾擅離職守屬實,已觸犯了美國《統一軍事司法法典》(Uniform Code of Military Justice,UCMJ),將面臨軍法審判,不過,部份資深軍官研判,就算伯格達爾當時果真擅離職守,法官也會從輕發落,因為「過去5年的囚禁已經夠他受的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