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抗戰時期—花園口掘堤戰略之運用、效果與歷史反思

2020-11-22 07:00

? 人氣

(Ⅱ)但專研--中國近現代史、中華民國史、中國現代化的上海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洪小夏(南京大學歷史博士),在參與了由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主持的「重探抗戰史」計畫後,卻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結論,夏教授指出--過去一般以為黃泛區人民死亡人數高達89萬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計算,該數字為1939年6月黃河決堤至1947年3月期間,河南、江蘇、安徽三省所有病、餓、溺死的人數;若單就決堤一事而言,死亡人數約在3萬人左右。此外「花園口決堤」確實成功保住武漢,有其禦敵之效,而非外界「罔顧人民性命」的指控。(註十三)除了花園口決堤的研究外,洪小夏教授對古寧頭戰役也有相當深入的研究,曾經寫了《血祭金門》一書,2018年3月14日,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主席的汪洋,在比較了徐焰的《金門之戰》(1992年版)與叢樂天等編的《回顧金門登陸戰》(1994年版)這兩本書後,就直言《血祭金門》(2001年版)--「毫無疑問,這部書從正視歷史、反思戰爭的角度都具有催人淚下的震撼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二),熊先煜先生所引用之資料與我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所編譯之--《華中華南作戰及對華戰略之轉變~初期陸軍作戰(二)》是一樣的,兩岸翻譯的內容差不多,但有些地方的記載有些許差異:

(1)方面軍於6月17日命令臨時航空兵團全力以赴援助第十六師團方面的補給。用運輸機、輕重轟炸機,在 6月16至24日之間給兩個師團投下補給糧秣、衛生材料等,合計約161.5噸;但在史政編譯局所譯的書中紀錄則僅投下61.5噸。另外張憲文教授所寫的《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中所列的資料與史政編譯局相同。

(2)29日,方面軍在徐州舉行聯合追悼大會。僅第二軍死於洪水人數便達到7,452名之多;但在我方的翻譯則是--翌29日於徐州舉行聯合慰靈式(隸屬第二軍之戰死者共7,452名)。(註十四)

(三),花園口黃河堤防的合攏工程是在民國35年(1946年)3月15日凌晨4時開始動工,民國36年(1947年)7月20日完工,歷時16個月的工期,花費390億,用工320萬人次,後來擔任臺大校長、當時擔任河南大學教授兼工學院院長的閻振興先生(1912~2005,美國愛荷華大學工學博士)當年就在此擔任過工程師。(註十五)

附註:

(註一)參見東史郎:《戰地日記》(商務(香港)印書館),p98~100。

(註二)民國25年(1936年),法肯豪森將軍又再提出掘黃河堤以阻敵之建議。其他如馮玉祥、白崇禧、陳誠、何成璞將軍等也都曾向蔣委員長建議放黃河之水的策略。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