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抗戰時期—花園口掘堤戰略之運用、效果與歷史反思

2020-11-22 07:00

? 人氣

同時,日軍為援救被洪水困住的第14、第16師團,抽調了2個工兵聯隊、4個工兵中隊、4個架橋材料中隊以及大批的汽艇、船隻、彈藥、給養向西運去。其空軍「在16日至24日之間,給2個師團投下補給糧秣、衛生材料等,合計約61噸半」。日方資料這樣記述了第14師團當時的情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一招,使在華北戰場勇猛善戰的土肥原兵團,頓時陷入一片汪洋之中,顧不得物資和馬匹,紛紛逃向隴海路的路基上和中牟縣城裡避難,以圖喘息。從此,土肥原兵團成為中國飛機攻擊的好目標,開戰以來一直不露面的飛機,此時卻連袂飛來了。土肥原兵.團有如袋中之鼠,無處逃避,束手無策,在萬分苦難中度過了一個月。中國派遣軍、關東軍以至日本全國,為營救土肥原兵團動員了所有的鐵舟部隊工兵隊,與敵彈洪水搏鬥一月,才救出了土肥原兵團。

中國軍隊乘機向被圍困的日軍發動進攻。22日,公秉藩第34師克復中牟,日軍一部被殲,一部乘船東撤。張測民第20師、李英第24師亦不斷由平漢路向尉氏進攻。26日,尉氏日軍一部約2,000餘人在城東北七里頭搜集民船百餘隻,企圖東逃,一部千餘人在縣城及西郊頑抗。張師以兩個團攻城,由南、北門突入,日軍紛紛墜城東逃,被張師半途截擊,斃敵百餘名。同時,張師另以兩個團向七裡頭之敵猛攻,斃敵數百名。日軍一直到「7月7日左右,才脫離浸水地帶的難關」。

黃河決口在軍事上達到了預定的效果,使日軍無法切斷平漢路鄭漢段,由鄭州南下攻取武漢。然而,黃河的氾濫洪水並未能阻止日軍發動武漢作戰(日軍在調整部署後,又沿長江兩岸夾擊武漢),卻使豫、皖、蘇三省的近百萬人水中喪生,衝垮了無數的住宅和良田。「中國軍這一劃時代的戰術,不只使土肥原兵團受害,下游數百萬中國老百姓的田園廬舍均為洪水淹沒,老幼男女掙扎在怒濤駭浪之中,命運更為悲慘。戰爭的確是殘酷的,為了戰勝敵人,寧肯犧牲同胞而不顧」。據統計,「河南民宅沖毀140餘萬家,陸沉800餘萬畝,安徽、江蘇耕地陸沉1,100餘萬畝,傾家蕩產者480餘萬人」。所以,黃河決口所帶來的政治、經濟損失遠遠超過了在軍事上取得的暫時利益。

蔣介石和國民政府對於黃河決口將帶來的嚴重後果是十分清楚的,他們一直掩蓋事實真相。國民黨中央的宣傳機器聲稱,日軍的飛機轟炸時,炸塌了黃河大堤而導致黃河決口氾濫。勿庸置疑,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是造成黃河氾濫的主要根源,但國民黨採取的片面抗戰路線卻是導致這場災難的直接原因。因為在現代戰爭中,這種做法並不能十分奏效。如果國民政府能廣泛發動民眾開展抗日武裝鬥爭,其牽制力量必定會比消極的以水代兵大得多。(註十二)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