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高峰論壇》美元不再是避險貨幣?利明献談拜登、後疫情金融新局

2020-11-20 11:11

? 人氣

風傳媒19日舉辦「解密白宮新主人,台灣的挑戰與可能-高峰論壇」,中國信託銀行董事長利明献,針對「後新冠肺炎及新美中關係時代,如何看待未來金融局勢?」議題,發表精闢的分析與演說,以下為利明獻演說內容的重點整理摘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很多產業來說,希望未來經濟環境慢慢平和,但金融業越波動越好,我們才有錢賺。

今年3月份全球股災的程度,比2008年還劇烈,足以比擬1929年的大蕭條,經過1個多月的時間,市場呈現大幅反彈,呈現V型反彈;從經濟成長率(YoY)來看,IMF預測全球經濟成長率今年下跌至-4.4%,今年只有3個國家正成長,中國、台灣與越南。預測明年全球GDP會大幅回升至5.2%。

看好台股能飛越12682點的法人,有越來越多趨勢。(柯承惠攝)
台股近期表現優異。(資料照,柯承惠攝)

拜登當選後:金融市場樂觀反應將維持一段時間

但就經濟成長趨勢來看,全球經濟明年仍難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水準。過去,從2001年開始,全球經濟成長率每年呈現45度仰角往上升,約是2-3%的成長,經過新冠肺炎的衝擊,大幅衰退,必須花上4至5年才會慢慢回到成長的曲線。

影響明年全球重大事件與政策,比較有利的是,全球超寬鬆的貨幣環境,包括中國也是如此,雖然他不承認實施寬鬆政策,其次,是全球都祭出財政刺激方案與債務管理、中國十四五規劃、5G、AI產業商機,及疫情之後新常態商機等。

2020年10月26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AP)
2020年10月26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並宣布十四五規劃。(資料照,美聯社)

但也有負面的變數,有美國選後政策變數、美國新總統國會拉扯、英國脫歐後的英歐新關係與德國大選、去全球化趨勢,及資產泡沫與全球債務風險。

儘管有不確定性及疫情是否還會持續爆發,但美國大選後,金融市場沉浸在樂觀情緒中,忽略上述不確定的因素,市場認為,拜登(Joe Biden)當選後,政局穩定,新的商機會出現,我認為金融市場的樂觀反應,會持續延長一段時間。

寬鬆政策、雙赤字擴大 均對美元不利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會帶來全世界的改變。拜登在選前有提出災後疫情重建政見,當許多很多經濟學者預測V型反轉時,他提出K型反轉,一條是往上走,包括科技業、有錢人、投資家都會大賺;一條是往下,傳統服務業、或沒有能力的人,窮人會更窮,因此拜登提出對富人與大企業徵稅,對中小企業減稅。

在台灣的部分,拜登提出深化台灣關係,以及科技重鎮的關係;跟中國方面,民主黨沒有提到一個中國,應會維持與中國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與中國會在氣候變遷與公共衛生上合作,改變中美貿易戰與科技戰的形態,以全球聯盟來圍堵中國,不再是過去硬幹的方式,會採取多邊的方式。

另外,在產業上,拜登重視乾淨能源,英國首相也提到恢復新的巴黎協定,這對業者會有新的影響。

即將在明年一月二十日上任的美國候任總統拜登。(美聯社)
即將在明年一月二十日上任的美國候任總統拜登。(資料照,美聯社)

儘管拜登的民主黨在參議院是少數,總統與參議院不同黨,我認為是很好的組合,因為總統具有外交主導權與貿易談判權,他對全世界各國的態度會比川普緩和;總統會被國會牽制,加稅不見得通會過,財政刺激寬鬆與金融監管少,施政方向會有利投資人。

再來看國際美元的走勢,美元持續穩中帶跌,尤其是台灣、日本與中國影響較大。美國受疫情衝擊較大,導致美國實施寬鬆政策,雙赤字擴大,這對美元不利。

美元不再是避險貨幣?比特幣應聲大漲

就過去的經驗來看,在景氣復甦時,美元會呈現偏弱,不像柯林頓(Bill Clinton)時代是採強勢美元政策,讓國際美元回流,購買美元資產、刺激國內消費,及建立國際美元霸權,但小布希(George W. Bush)之後,就不再提強勢美元。

我認為,國際美元在中長期會持續偏弱,對開發中國家,尤其是外匯出口的國家會有比較大的影響。

美國10年公債,在疫情最激烈時刻,曾經跌至0.5%多,現在反彈0.9%,未來應該會爬升至1%以上,不過,美元寬鬆,10年期公債的利率會比較難攀升。

放眼2021年的美國經濟,聯準會的最新預估下調了經濟成長率與通膨,同時上調失業率。(美聯社)
中信銀董事長利明献認為,國際美元在中長期會持續偏弱。(資料照,美聯社)

近幾年,黑天鵝亂竄,貨幣不確定性和高波動性會成為常態。從近期金融走勢看,美元下跌時,歐元升值7%,日幣升值5%,其他約升值4%,卻對股市影響最大,以標普(S&P)指數來看,波動率達60%。

綜合以上,美元不再是避險貨幣,歐元、日幣與人民幣都有呈現分散避險的狀況,連比特幣都大漲,達1萬8000美元,導致近期新台幣也呈現強勢升值的狀況。

美中對抗又逢疫情 全球供應鏈恐大幅改變

從經濟變化來看,1960年代開始,美國GDP佔全球40%,中國約佔4%;1980年代,日本國力大增,GDP大幅成長,產生資產泡沫,到90年代,日本採取升息的錯誤財政政策,導致日本經濟衰退30年,此時,美國經濟已下降至20%,中國還在4%左右,但2000年中國加入WTO後,國力增強,至今2020年,中國GDP已佔19%,一般預測,中國GDP到2025年會超過美國,這個趨勢應該是個共識。

美國現在的戰略是要讓中國成長速度變慢,即使總統換人做之後,美中對抗戰略不會扭轉,但戰術會改變。

未來世界的新常態是低利率、低成長與去全球化的時代。後疫情與美國新政府時代,全球供應鏈會大幅改變。以前中國是世界工廠,現在世界就是工廠,紅色供應鏈與非紅色供應鏈的區隔會越來越明顯,未來也會以生產基地就在旁邊的短鏈方式呈現。

新冠疫情在美國大流行,也掀起民主黨和川普政府防疫、拚經濟孰重的論戰。(美聯社)
美國新冠疫情嚴峻。(資料照,美聯社)

做一個小結論,低利率環境,金融市場波動會更大,投資人會追求更高的資本利得,會在驅動更大的金融市場;貨幣政策會被金融市場表現綁架,很多政府不敢升息,擔心資產泡沫,因此各國互相綁架的行為。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琴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