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南韓版二二八」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這位運將把光州事件真相帶給全世界!

2017-08-26 20:11

? 人氣

講述光州事件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講述光州事件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你大概從未想過,一輛小小的計程車,竟能在南韓動盪的戒嚴時期,串起全世界——以1980年「光州民主化運動」為背景的南韓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在南韓各地掀起旋風,讓超過一千萬南韓民眾進場觀影。拍攝團隊以溫馨風格處理這段沉重的歷史,娓娓道出一名平凡計程車司機,在誤打誤撞下成為傳遞歷史事件英雄的故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計程車的意外旅程」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由真人真事改編,描述1980年「光州民主化運動」(又稱光州事件、五一八光州事件)期間所發生的故事。由南韓「國民影帝」宋康昊飾演的首爾計程車司機金萬燮,在老婆病逝後,靠開計程車獨力扶養女兒。某天,他聽聞載1名外國乘客去光州,就能賺進10萬韓元的消息。在不清楚乘客來歷的情況下,熱血的金萬燮誤打誤撞,將來自德國的記者彼得(由湯瑪斯柯瑞奇曼飾演)載往光州。

德國記者彼得和被捲入光州事件的年輕人具裁植(右方身著條紋衣,柳俊烈飾演)。(翻攝Naver)
德國記者彼得和被捲入光州事件的年輕人具裁植(右方身著條紋衣,柳俊烈飾演)。(翻攝Naver)
德國記者彼得為了追求真相,遠赴光州取材。(翻攝Naver)
德國記者彼得為了追求真相,遠赴光州取材。(翻攝Naver)

適逢南韓戒嚴時期,光州地區的學生、居民展開大規模示威活動,與空降部隊發生衝突,傷亡嚴重,但政府卻刻意封鎖消息。德籍記者彼得為了報導真相,不顧生命危險,搭乘萬燮的計程車前往光州。原本只是想賺錢還清房租的萬燮,無意間成了讓全世界看到「光州事件」的英雄。

票房破億,千萬人次進場

而電影中的德籍記者彼得,其實就是德國知名攝影記者辛茲彼得(Jurgen Hinzpeter)。彼得當年在計程車司機的幫助下,潛入光州,記錄下民主化運動的殘忍畫面,歷經千辛萬苦後,才將珍貴的影片公諸於世。後來彼得推出著作《藍色眼睛的目擊者》,拿下2003年的新聞大獎,並在領獎當時,與協助他前往光州的化名計程車司機「金四福」分享榮耀。彼得最後在去年1月逝世,因當時的計程車司機留下的姓名、電話都是假的,故在彼得逝世前,兩人沒能再見上一面。彼得的妻子也在上映後飛至南韓觀賞。

文在寅總統與辛茲彼得的遺孀。(翻攝Naver)
文在寅總統與辛茲彼得的遺孀。(翻攝Naver)

這部以溫馨筆調講述歷史的南韓電影,除上映隔天(8月3日)就創下累計56億韓元(約合新台幣1.5億)的驚人票房外,南韓電影振興委員會21日更宣布,《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突破千萬觀賞人次,成為南韓電影史上第15部達成此一紀錄的電影。同期上映、講述舊日本均強制徵用韓籍勞工的《軍艦島》也瞠乎其後。

「體悟歷史傷痛的必看電影」

南韓「國民影帝」宋康昊受訪表示,他在2013年接演同是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正義辯護人》(변호인)後,一直對詮釋類似作品備感壓力。這次接演《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宋康昊說:「我看了劇本以後,覺得很心痛,一度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演?要怎麼演才能呈現出那個時代的悲劇?雖然有心理負擔,但是是好的那種。我覺得這是部溫暖、熱情又滿懷希望的電影,所以最後才決定接拍。」

代表光州人民的計程車司機黃泰術(朴海真飾演)。(翻攝Naver)
代表光州人民的計程車司機黃泰術(朴海真飾演)。(翻攝Naver)

出演另一名計程車司機黃泰術、同是南韓知名演員的柳海真,也是這部電影的靈魂人物。由柳海真飾演的黃泰術,與金萬燮不同,為光州當地的計程車司機,同時也是1980年光州民主化運動時,人民起義情緒的象徵。柳海真受訪表示,完成拍攝後,他除體會到光州事件當時,軍民死傷慘重的悲痛歷史外,更令他記憶深刻的是一般平民的無辜犧牲。

由南韓影帝宋康昊飾演的金萬燮,在不清楚彼得來歷的情況下載其前往光州。(翻攝Naver)
由南韓影帝宋康昊飾演的金萬燮,在不清楚彼得來歷的情況下載其前往光州。(翻攝Naver)

飾演德國記者的柯瑞奇曼(Thomas Kretschmann)接受專訪時,也談到拍攝至今的心路歷程。柯瑞奇曼說,在接演這部電影前,他並不清楚光州事件的詳細內容,所以看了劇本後很受衝擊。他認為要讓更多人知道這起民主化運動,故決定出演。柯瑞奇曼還說:「我剛接演的時候沒有什麼歷史知識,如果那時候我知道彼得還在世,我應該會去見見他。後來我曾有機會和他妻子見面,但我選擇不見。我覺得比起研究我所要飾演的『真實人物』,不如把我讀了劇本後,自己揣摩到、想要表達的東西好好傳達給觀眾就好。」

飾演彼得的柯瑞奇曼。(翻攝Naver)
飾演彼得的柯瑞奇曼。(翻攝Naver)

弱勢地區的民主

在溫馨感人的鏡頭背後,《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描繪的「光州事件」,為1980年5月18日至27日期間,在南韓光州、全羅南道地區爆發的民主運動。這起事件的導火線為「朴正熙遇刺案」,當時的中央情報部部長金載圭因涉嫌槍殺朴正熙、保鑣等人遭捕,最後被以煽動內亂等罪處死。金載圭的犯案動機引起國民熱議,情況混亂,出任代理總統的崔圭夏宣布戒嚴。

一台計程車將光州事件與全世界串起。(翻攝Naver)
一輛計程車將光州事件與全世界串起。(翻攝Naver)

相對於政府嚴密管制政治活動,南韓各地工人、學生抗爭活動頻繁,1979年底達到最高峰,抗議民眾要求政府撤銷戒嚴令,恢復民主制度。1980年,光州事件正式爆發前夕,升為中將的全斗煥宣布全國擴大戒嚴,拘捕金大中、金泳三等反對黨政治人物,勒令大學停課。

原以為民主化運動會就此平息,不料遭捕的金大中出身全羅南道,在當地也是知名的政治運動人士。金大中被捕的消息一出,引起光州、全羅南道民眾憤怒,大規模示威行動不斷,全斗煥而後派出軍隊暴力鎮壓,造成死傷慘重。在南韓歷史中,光州等全羅南道地區雖偏處弱勢地帶,但在政府的無情鎮壓下,民眾仍挺身而出對抗,要求民主,使光州事件、光州地區成為南韓歷史抗爭的象徵。

喜歡這篇文章嗎?

詹如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