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台灣女性好發年齡,竟比歐美年輕10歲!衛福部:這年齡層最要小心

2020-11-19 11:56

? 人氣

根據衛福部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其中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示意圖,取自photoAC)

根據衛福部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其中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示意圖,取自photoAC)

乳癌是女性最大殺手!一名60多歲的張姓女子去年9月咳嗽、呼吸喘、骨頭疼痛就醫,檢查發現罹患乳癌,且癌細胞已移轉到骨頭和肺部,但因賀爾蒙受體為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第二型陰性,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威宇使用賀爾蒙治療加上CDK4/6抑制劑,目前持續追蹤已超過1年,她本來需坐輪椅,但現在可自行前來門診追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威宇表示,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雖逐漸上升,但乳癌的治療選項也愈來愈多元,病人不見得一定要先進行手術,或先進行化學治療,醫師會考量病人的腫瘤、健康狀況而做不同的建議。若病人及早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機會達到不錯的治療成效,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已經可以超過9成,呼籲民眾應注意自身身體狀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根據108年衛福部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的第4位,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其中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顯示乳癌是各個年齡層女性都需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目前的乳癌治療方法可分為局部與全身性治療,其中局部治療有外科手術和放射線治療,全身性治療有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療法,通常乳癌病人在進行手術切除後,8至9成病人須接受輔助性藥物治療,以預防癌細胞復發或轉移,並延長總存活期。

此外,輔助性治療有化學、荷爾蒙及標靶等藥物,其中荷爾蒙治療多為口服方式,具備便利性、低副作用及高療效等特色,病人的接受度較高,常用於乳癌細胞呈現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病人的治療。

至於乳癌形成的原因,陳威宇指出,這與女性荷爾蒙有密切關係,雌激素(estrogen)是女性荷爾蒙的一種,約3分之2女性乳癌病人的癌細胞呈現雌激素接受體陽性,因此若能阻斷雌激素對癌細胞的刺激,就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這就是一般所謂的荷爾蒙治療,或更精確說法應該是「抗荷爾蒙治療」。

癌症並非想避就避,若想獲得更有效的治療方式,進行健保未給付的項目,累積起來的醫療費用相當可觀,動輒數十萬、百萬起跳,因此民眾平時除了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外,更要做好醫療保單的規劃,以轉嫁突如其來的風險,讓抗癌之路更無後顧之憂。

文/紀佳妘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好險網(原標題: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年輕10歲 這年齡層機率最高)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