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疑忌加深,蔡英文角色舉足輕重:《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選摘(5)

2017-09-09 05:10

? 人氣

在中美猜忌加深的情形下,蔡英文的角色變得愈來愈舉足輕重。她對中國網民的「陰謀」表示警惕,並指出「他們試圖以假新聞削弱我們(台灣)的團結。」蔡英文提及中國轟炸機飛越台灣玉山的照片和台灣的食品安全(蔡英文把它與國家安全相連結);政府在網頁上擘劃「闢謠」專區,並承諾解決假新聞的問題。圖為總統蔡英文視察台南空軍基地。(資料照,顏麟宇攝)

在中美猜忌加深的情形下,蔡英文的角色變得愈來愈舉足輕重。她對中國網民的「陰謀」表示警惕,並指出「他們試圖以假新聞削弱我們(台灣)的團結。」蔡英文提及中國轟炸機飛越台灣玉山的照片和台灣的食品安全(蔡英文把它與國家安全相連結);政府在網頁上擘劃「闢謠」專區,並承諾解決假新聞的問題。圖為總統蔡英文視察台南空軍基地。(資料照,顏麟宇攝)

那是歷史性的一天。有人甚至說,「歷史性」不足以形容這天如何令人震撼。2016年11月8日,美國民眾選出唐諾﹒川普為下一任美國總統。川普以不小的差距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川普的勝選翻轉了美國內政和外交政策,並警示中美和台美關係可能大幅改變──或許會永久性地調整。觀察家幾乎異口同聲地指出,川普是華盛頓-北京-台北三邊關係不穩定的因素。許多人聲稱,川普瞬間為美中台三邊關係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也可以委婉地說,川普與民主黨和自由派媒體處於對立的兩極,互相以激進的言詞攻擊對方;後者公開表現出對川普的不屑與厭惡,川普及其支持者則以極度不誠實和立場偏頗來形容他的反對者。

這是後來廣為人知(或聲名狼藉)的「台美熱線」的背景。2016年12月2日,台灣總統蔡英文致電給新任美國總統川普。如同許多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她向川普的勝選表達恭賀之意。蔡英文也表示,她希望台美之間能繼續維持密切關係。雙方通話約10分鐘。

2人的談話輕鬆,內容未涉及任何重要或緊急的事情。或許除了台灣內部,我們可預期該事件會在幾天內落幕,不會掀起任何波瀾。

然而,這通電話瞬間引起各方關注。美國媒體批評川普破壞規矩,並指控他將開啟與中國的戰爭。從後續發展來看,看似短期詆毀川普的「報導熱潮」(feeding frenzy)持續了好一陣子。媒體首先指控川普不善思考,隨後又認定問題不在於此,於是轉而批評川普嚴重的外交失誤。從來沒有一位美國總統會與台灣領導人直接對談;過去40多年美國恪守一中原則,僅與北京保持官方往來。如此的默契是中美關係得以運作並維持和平的基礎,也是雙邊關係的全部。現在該怎麼辦?

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薛曼正式提出彈劾書,對彈劾川普開出第1槍(AP)
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一事,引來美國媒體批評川普破壞規矩,並指控他將開啟與中國的戰爭。(AP)

川普企圖壓制中國,台灣成為籌碼?

在「事件」(有些媒體以此稱呼川普和蔡英文的熱線)發生以前,習近平致電川普並恭賀他贏得總統大選。據說其他中國官員曾討論中國有意對外大肆採購的計畫。他們向川普再次提起採購計畫,此舉可望改善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並為美國的勞工帶來工作機會。

習近平稱蔡英文的賀電是「台灣的小動作」,並認為此舉不會影響中美關係──一切都在掌控中。中國或許會懲罰台灣;自2016年1月蔡英文和民進黨從台灣總統大選脫穎而出後,中國即對台灣展開一連串的懲戒措施。

但川普表示,他不會受中國「宰制」。川普再次把美國的貿易赤字歸咎於中國「糟糕的」貿易政策。他反問:「為何他國能要求我不接聽來電?」 接著,川普投下一顆名符其實的臭氣彈(stink bomb)。他在12月11日的美國《福斯新聞》專訪中指出,除非美國能在貿易等各方面與中國進行交易,否則他不知道美國為何需受限於一中政策。 

簡言之,川普正在操弄聯結政治(linkage politics),他試著壓制中國。這使得中共高層再也無法從容以對。與中共關係密切的《環球時報》指出,川普「在外交上如小孩般天真,一中政策不能買賣。」

在美國,媒體引述美國學者的說法,宣稱中國可能「允許與美國的關係惡化,以展現在台灣問題上的決心。」此一說法暗示中美在台灣問題上可能爆發一場新危機。 情況進而急轉直下──《環球時報》宣稱,若川普「摧毀」一中政策,北京「將以武力犯台取代和平統一,作為解決台灣問題的優先選項。」還有,中國將援助美國的敵人,包括提供武器給華盛頓的對手,而川普的動作也會危害中國在北韓核武問題上提供給美國的協助。向來乏味無趣的中國外交部則強調,他們「嚴正關切」美國的作為。最後,一位外交部發言人也應聲附和,台灣當局會後悔成為美國的籌碼。

4天後,12月15日,中國海軍在南海地區──中國宣稱擁有這個區域的主權,美國則挑戰此說──捕獲一架正在測量海水質量(鹽量與水溫等)的美國無人潛航器。該事件發生在距離蘇比克灣僅50英里的海域;蘇比克灣曾是美國在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之一。 中美船艦的對峙非比尋常,尤其是近距離交鋒──中國海軍距離美國的無人潛航器僅500公尺的距離。根據某位美國政策專家的說法,該事件再次證明「美國的區域權威已日漸式微。」

雖然歐巴馬政府的五角大廈提出抗議,但其力道頗為溫和。中國隨後交還無人潛航器,而整起事件似乎就此告一段落。中國似乎贏得這場小爭執,並在川普的批評下保住顏面。美國軍方不打算與中國正面衝突。 然而,事後一些報導指出,美國無人潛航器更陰險的任務是探測海底和收集數據,以協助美國監測中國停泊在海南島的潛艦。

川普立即在推特上發布訊息,表示他不想取回無人潛航器;川普的回應為表面上已透過協商解決問題的中美相關單位埋下衝突的伏筆。 因此,關於南海議題的緊張氛圍提升了。事實上,川普的回馬槍也讓各界留意到,他所提倡的「以實力帶來和平」政策背後的現實,將與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陸政策產生碰撞。此外,中國軍方正在新造的陸地上建造軍事設施,因此未來爆發更多嚴重的衝突幾乎勢所難免。

與此同時,12月10日中國派遣能裝載核彈的轟炸機繞行台灣,接近台灣的領空。北京同時派遣戰鬥機護航,以備不時之需。當中國軍機靠近日本領土時,日本立即派遣F-15戰機提防中國軍機。美國也派遣EP-3和RC-135偵察機緊盯中國軍機的動態。 事後解放軍空軍發布多張轟炸機飛行的照片。由於照片背景包含台灣第一高峰玉山,導致許多觀察家認為解放軍已進入台灣的防空區。不久後,中國官媒又發布轟-6K轟炸機試射飛彈、摧毀一棟4層樓高建築物的照片。有人認為照片中的建築物近似蔡英文辦公室所在的總統府。

中國空軍不到1個月對台灣進行的第2次「包圍」(第1次是在11月25日),讓許多觀察家警覺到,繼經濟和外交之後,中國已開始採取「第三種策略」──軍事行動,來「修理」台灣。或許中國正同時採取所有的策略……這種想法讓人驚恐萬分。中國海軍也在台灣鄰近海域進行演習。從蔡英文就任總統到2016年底,台北宣稱中國曾四度入侵台灣領海,而其中2次發生在蔡英文與川普通完電話之後。有人便「自然地」做出結論:台海情勢明顯升溫……「戰爭之犬」已被放出來了。

啟動更盛大的軍演與軍備競賽

一樁對兩岸關係更具殺傷力的「事件」接著爆發。中國舉行了近期聲勢和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12月25日,在中國軍機繞行台灣的兩星期後,中國的新航空母艦「遼寧號」和一支艦隊穿越台灣以東的沖繩和宮古島,在回程時行經台灣宣稱擁有主權的東沙群島,最後穿越南海、抵達中國在海南的基地。有些分析家認為,這場軍演的目的是對台北和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發出警告。

對台灣政府而言,這是一場威力十足且明顯具威脅意味的軍力展演。台北派出F-16戰機做為回應。 然而,當下的大問題是:美國是否力挺台灣?從種種跡象看來,答案是肯定的。……

表面上,中共高層也認為啟用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進行首次的海上對空實彈演習和殲-15戰機的實戰模擬,已構成一次綽綽有餘的有力回應。顯然這是一次令人畏懼的武力展示。

接著中國賞了美國一記大耳光──中國軍方宣布其(仍在量產中的)航空母艦應該派赴美國西海岸。軍事專家大為震驚,美國本土處於近距離的核武威脅之下!此發展勾起許多人對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的回憶。中國的航母「打擊群」隨後航向南海──世界上最敏感和危險的熱點之一──舉行演習。此舉造成廣泛的影響。

首先,中國啟用遼寧號的能力來自20年以上的努力;中國試圖打造能主宰該區域的現代化海軍。此外,這也是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海軍的藍海霸權首次在該區域(或任何其他區域)遭受實質的挑戰。 更重要的是,此一發展是中國努力打造一系列平台和武器的一部分,包括反艦彈道飛彈、反艦巡弋飛彈、潛艦、水面艦艇、軍機、指揮與控制系統、高性能電腦、情報、監控和偵察能力。  中國似乎正火力全開地挑戰美國在東亞的海上霸權地位。雖然中國提升海軍實力的名義是,協助保護能源和原物料進口及掌控海上通道等,但它卻走向軍事現代化的主要目標──台灣和南海,尤其是啟用遼寧號。更準確地說,航空母艦打擊群可協助中國軍方以更強的力道攻擊台灣東部,並進一步提供其執行對台任務的空軍和海軍的防護。中國國台辦表示,航母的另一個用意是警告蔡英文當選以來「越來越猖獗」的台獨勢力。

「遼寧艦」出海進行科研試驗和海上訓練(新華社)
中國「遼寧艦」出海進行科研試驗和海上訓練。(新華社)

遼寧號登場的背景也值得關注。由於近期中美關係倒退,顯然台灣在中國軍方高層眼中已成為炸藥般的問題。解放軍高層因此宣稱──顯然是一次預警,若川普改變一中政策,就是「跨越紅線」。 然而公式中還有另一個因素:中共高層正面臨許多國內問題的考驗,包括經濟降溫、地方政府和企業債台高築(導致國際貨幣基金發出警告,該情況可能造成嚴重的危機)、資本外流、習近平的改革停擺(包括造成地方政府反彈的反貪腐行動)等。此外,中共高層正為2017年底指標性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做準備。 基於上述情況,北京挑起了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觀察家說,他們能感受到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氛圍……這是否也是衝突爆發前的序曲?

而與這一切兜在一起的是,在中美猜忌加深的情形下,蔡英文的角色變得愈來愈舉足輕重。她對中國網民的「陰謀」表示警惕,並指出「他們試圖以假新聞削弱我們(台灣)的團結。」蔡英文提及中國轟炸機飛越台灣玉山的照片和台灣的食品安全(蔡英文把它與國家安全相連結);政府在網頁上擘劃「闢謠」專區,並承諾解決假新聞的問題。 

台灣正為可能更嚴重的衝突未雨綢繆。蔡英文在得到美國友台人士的協助下,「號召」台灣上下團結一致的舉動顯得更有影響力。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暨川普的顧問約翰.波頓(John Bolton)認為,美國應該增加對台軍售並在台灣駐軍。 

尼克森當年將美軍撤出台灣;美軍應該永遠不會再回到台灣。贊成美軍返台是一個激進的親台想法。

同時,美國的主流媒體和學者指控川普全盤推翻美國的對中政策。他們指出川普甚至親口說出這些話,其自豪而直白的態度讓許多政策專家啼笑皆非。此時,向顧客提供情報和預測的史塔特福(Stratfor)公司如此形容川普執政下的中美「角力」:美國已「厭倦」國際體系,而民族主義「已敲響中美的門戶」。

*作者康培莊(John F. Copper)是美國羅德學院(Rhodes College)史坦利.巴克曼(Stanley Buckman)傑出教授,國際研究系榮譽教授。畢生關注台灣和兩岸關係發展。本文選自作者最新版著作《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台灣問題專家四十年的深度觀察》(譯者:劉泰廷,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訪問學者/許劍虹,事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遠足文化)本系列結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