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畫技法到嶺南畫派風格的林玉山:《百年爛漫》選摘(2)

2020-11-24 05:10

? 人氣

林玉山作品《歸途》,1944(台北市立美術館)

林玉山作品《歸途》,1944(台北市立美術館)

嘉義古稱諸羅山,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該地原本是平埔族生活的地區,後經荷蘭人、鄭成功等政權屯墾開發,逐漸形成有規模的聚落。日本統治臺灣後,此地成為日本經營臺灣林業的重要據點,開始發展,逐漸形成今日嘉義市的規模。在這樣歷史悠久的產業重鎮,嘉義出現了許多重要的藝術家,其中一位就是在臺展發光發熱,後來在臺灣師大作育英才的林玉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林玉山原名英貴,出生於一九○七年,家中從事裱畫店的生意,可謂自小就浸淫在藝術的環境當中。裱畫店不僅提供裱畫服務,也兼販賣字畫,特別是臺灣傳統住家有「公媽廳」,需要懸掛神明畫像,裱畫店往往會聘用畫師以應付顧客的需求,林玉山因家中生意的需求,而習得這類傳統的畫像方式。

後來林玉山經家人引介,向日本南畫畫家伊坂旭江學畫,後又因陳澄波從臺北國語學校畢業回鄉任教,向其學習寫生與水彩,開拓繪畫的眼界。在伊坂旭江與陳澄波的鼓勵下,林玉山在一九二六年到日本求學,先在川端畫學校補習。一開始林玉山學習的是西洋畫,後來改學日本畫。川端畫學校由日本畫畫家川端玉章(一八四二-一九一三)成立,一開始是作為培養日本畫畫家的補習班。川端玉章過世後,由藤島武二(一八六七-一九四三)接任經營,增加西畫部門。由於藤島武二也是東京美術學校的教授,因此川端畫學校成為宛如東京美術學校預校一般的存在,許多知名的畫家都在此接受訓練,繼而考進東京美術學校。林玉山也是依循這樣的途徑,在此磨練畫技,準備東京美術學校的考試。

林玉山(取自維基百科)
林玉山(取自維基百科)

隔年臺灣美術展覽會首辦,林玉山以《水牛》、《大南門》二畫送件,意外獲得入選,與當時年紀相仿的陳進、郭雪湖,成為當時唯三入選東洋畫部的臺灣人,反而是當時夙有盛名的臺籍畫師紛紛落榜。當時報紙以「三少年」稱此初出茅廬即眾所矚目的新人,從此開啟了林玉山以繪畫為職志的一生道路。

戰後,林玉山先任教於嘉義市立中學,後轉省立嘉義中學。一九五○年受聘至靜修女中任教。他曾在文中回憶這段往事:

「因鑒省會臺北,內地的畫界名家雲集,書畫收藏家亦大有其人,人文薈萃,機會難逢,此時適逢臺北靜修女中擬增設藝術專科,託雲生君向余交涉為該科美術主任,故決意應請,辭省立嘉中教職。」

後因省展審查時認識時任師範大學藝術系系主任的黃君璧,應邀在藝術系兼課,而成為師大美術系教師群之一,直至退休,期間培養眾多藝術人才,深為臺灣畫壇敬重。

林玉山從日治時期的畫壇新秀出發,在戰後執教臺灣培養美術人才最重要的高等學府師大美術系,一直位居畫壇的重要地位,實屬少見。哲嗣林柏亭繼承父志,自師大美術系畢業後,繼續從事美術史研究,後來進入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副院長一職退休,可謂著名的繪畫門第。

林玉山作品《蓮池》,1930 (國立台灣美術館)
林玉山作品《蓮池》,1930 (國立台灣美術館)

林玉山的畫風在不同時期的風格各異,相當程度反映出臺灣的時代風格。學畫初期是從畫稿粉本練習,呈現自中國沿海一帶的民間繪畫傳統,雖然技巧成熟,但不免受制於格套而缺乏變化。及至從伊坂旭江習畫,開始加入日本寫生改良的繪畫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日本所謂「南畫」,除以墨韻為主寫意風格之外,也包含謹細工筆設色的繪畫風格,這在他進入川端畫學校與京都堂本畫塾學習之後,應有進一步的訓練及認識。因此回顧日治時期的林玉山畫作,工筆花鳥也是其經營的重點,現典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被登錄為國寶的重彩工筆大作《蓮池》,可說是林玉山這類風格的代表作。

戰後林玉山從事教職,特別是進入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之後,其風格又轉變了,大都以水墨山水為主,表現方式近似嶺南畫派,多半是以寫意方式表現花鳥走獸山水得主題。嶺南畫派為廣東籍畫家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所開創,是民國初年國畫改革的一大系統,這些畫家因具有赴日學畫的經驗,從日本畫中學到折衷東西的繪畫方式,以此來改良中國繪畫。此一風格恰巧與林玉山的學畫經驗頗為相符,因此在轉換上並無太大困難。但也因為如此,過去日本畫系統較為工細的作品,在戰後便不常見到。

這種風格上的變化,在林玉山《獻馬圖》中明顯可見。創作於一九四三年的《獻馬圖》,是二戰期間日本當局要求的「時局色」作品,四曲屏風畫有一棕一白兩匹馬,上頭插著國旗,畫面左方並畫有一位軍人。戰後受二二八事件的影響,林玉山將畫中的日本國旗與軍旗改為中華民國國旗,並藏匿近六十年。一九九九年重新拿出來後,發現屏風右側蛀毀,便加以補繪,補繪處的國旗則還原為日本國旗。此畫深具時代意義,也可發現舊畫以日本畫技法所描繪,而補繪的新畫則以嶺南畫派風格的渴筆繪製,配上寫意的松樹,也可作為林玉山風格變遷對照的實例。

*作者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博士生,本文選自《百年爛漫:漫畫與臺灣美術的相遇》(遠足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