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底定,白宮變天!拜登擊敗川普,當選美國第46位總統

2020-11-08 01:25

? 人氣

2020美國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拜登6日幾乎確定超越270張選舉人票門檻。(AP)

2020美國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拜登6日幾乎確定超越270張選舉人票門檻。(AP)

歷經多天膠著混沌,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終於大局底定,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獲得至少284張選舉人票,毫無懸念跨越270票門檻,當選美國第46位總統。川普則成為1992年以來第一個尋求連任失敗的美國總統。拜登目前普選票超過7440萬票,大幅領先川普415萬票,已也美國歷史上票數最高的總統候選人與當選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隨後在推特上發文表示:「美國同胞們,我很榮幸,各位選擇我來領導我們偉大的國家。我們眼前的工作相當艱難,但是我要承諾各位:我會做所有美國人的總統,無論你的一票是否投給我。各位選擇信任我,我不會辜負各位。」

拜登的副手搭檔賀錦麗(Kamala Harris)也寫下多項歷史紀錄:這位檢察官出身、來自加州的聯邦參議員,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副總統、第一位黑人副總統、第一位拉美裔(牙買加裔)副總統、第一位亞裔(印度裔)副總統。

美國大選此次開票特別不平靜,3日投票日當天,川普(Donald Trump)在幾個重要票倉與搖擺大州暫時領先,包括被稱為「藍牆」的威斯康辛、密西根、賓夕法尼亞等,因此他在當地時間4日凌晨2時便召開記者會宣佈「勝選」。然而隨著幾大州慢慢開出郵寄選票,拜登也急起直追,最後在好幾個州都反超川普數萬票。


Click the map to create your own at 270toWin.com

眼見大勢不妙,川普陣營6日重申將透過訴訟力求勝選。川普不斷指控計票不公,又稱民主黨人「偷走」他的勝利,還警告拜登「不可自行宣布勝選」。他的指控激發支持者在許多選務中心外聚集抗爭,要求工作人員立刻停止計票;而民主黨指持者也加入抗議之列,不過他們是高喊「每一張票都得算」(Count Every Vote)。有些州直到12日還能接受郵寄投票,而有些州的差距太小自動重新驗票,最終結果出爐恐還需多等幾天。

40年經歷優勢

民主黨籍前總統拜登(Joe Biden)本月20日將迎來78歲生日,2021年1月就職時將打破川普70歲上任的紀錄,成為美國史上就任時最老的總統。他的從政經歷將近48年,在1972年以29歲的超年輕紀錄選上德拉瓦州(Delaware)聯邦參議員,此後連續6屆連任,包含在2008年與歐巴馬(Barack Obama)搭檔競選副總統時也同樣連任。美國副總統為名義上的參議院議長,可兼任參議員。

政壇打滾數十年,拜登的資歷少有人可比,他也認為自己有能力面對當今美國的問題,包含中產階級困境、外交政策等等。他曾自信表示:「我認為我是這個國家最有資格成為總統的人」。在成為副總統前,拜登長年擔任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的豐富經驗,讓他成為歐巴馬最倚重的外交顧問,拜登在美國政壇的形象總是樂觀開朗,曾被美國媒體冠上「好命政治家」(happiest-go-luckiest politician)的稱號。

拜登出生於愛爾蘭裔家庭,家族都是虔誠天主教徒,他也將是美國史上第二位信奉天主教的總統,第一位是1963年遭刺殺身亡的甘迺迪(John F. Kennedy)。拜登從不避諱宗教信仰帶給他的力量,但他在政治立場上與民主黨進步思想接近,包含維護女性墮胎權與LGBTQ權利,支持同性婚姻,也反對川普政府對跨性別人士的從軍限制。此外,他特別在乎環境議題,主張積極應對氣候變遷,承諾上任後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也計劃投資綠能,並恢復電動車稅收抵免,並增加對電動車製造商的補助。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11月5日在特拉瓦州發表談話。(美聯社)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11月5日在德拉瓦州發表談話。(美聯社)

性騷擾疑雲

拜登性格直率,在媒體前也常有失言表現,但整體上較少醜聞。拜登參選以來卻多次傳出性騷擾疑雲,例如前助理里德(Tara Reade)控訴27年前遭拜登性騷擾,里德稱1993年她擔任拜登參議院辦公室助理時,拜登曾將她壓在牆角,將手伸進襯衫和裙底。拜登競選辦公室則否認指控,稱為子虛烏有;前州議員佛羅雷斯也曾指控拜登在造勢場合中「深吻」她的後腦勺,令她相當不適;亦有媒體觀察並剪輯拜登在公開場合的舉動,發現他確實習慣對年輕女性「過於親密」,即使沒有性騷擾意圖,也有踰越身體分際之嫌,被川普和反對者批評為「猥瑣老喬」(Creepy Joe)。

「中國崛起並非美國終結」

無論拜登為人如何,台灣民眾最關心的仍是他對中國的立場。拜登身為老派民主黨人物,相信美國需領導全世界並信奉以自由主義,過往談及中國時他始終抱持拉攏共事的立場,雖承認中美的競爭關係,但也要顧及共同利益,尤其希望中美在氣候變遷跟新冠疫情等議題上合作。他從參議員時代就開始研究中國,2011年還曾在《紐約時報》發表題為《中國崛起不是我們的終結》(China's Rise Isn't Our Demise)一文。

拜登在當地時間11月4日(投票日次日)凌晨出面發表談話,表示他堅信可以贏得最後勝利。(美聯社)
拜登在當地時間11月4日(投票日次日)凌晨出面發表談話,表示他堅信可以贏得最後勝利。(美聯社)

不過,拜登對中國的態度近來有明顯轉變,近年的南海衝突、智財權紛爭與貿易戰等議題上,美國與中國的競爭關係愈發鮮明,也成為兩黨共識。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10月21日公布的民調顯示,至少66%美國民眾對中國不抱好感,是該中心2005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最高點,較川普2017年上任時激增近20%;對中國有好感的民眾僅佔26%。拜登陣營在選戰中都承認,北京是華府在經濟、科技、軍事及外交上面臨的最大挑戰,華府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亞洲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指出中美關係可能「回不去了」。她曾說:「(中美)互不信任的程度從未如此高過。」

迫於大勢所趨,拜登政府不可能再向中國大幅靠攏,但分析認為,拜登對抗中國的方式仍與川普非常不同。例如拜登可能不會撤回川普任內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協定,但他將採取關稅戰以外的方式,達到提升美國競爭力的目的。面對台灣、香港與新疆的人權問題,拜登也傾向採取「包圍戰」,先在亞太區域重建盟友間的信任,再藉此迫使中國改變。一如他在辯論中強調:「我們需要讓友邦與美國站在一起,並對中國說:『我們依照規則來,你們也要照遊戲規則走,否則就要在經濟上付出代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