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中國?六位專家給新任美國總統的政策建言

2020-11-03 12:10

? 人氣

黎安友認為,美中經貿脫鉤是個複雜的問題,關乎安全的領域不可避免地將會脫鉤,「高科技領域無論是否發生貿易戰,都將發生脫鉤」。但在製造業、原材料等許多其他領域,不會完全脫鉤。以iPhone製造商為例,「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可以讓蘋果公司製造出這麼多高質量的iPhone。 但這僅僅是很多事情中的一個例子,美國與中國建立經濟關係別無選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黎安友認為,下一任美國總統應該在貿易上將安全考慮與經濟考慮分開。「如果存在安全隱患,包括間諜、技術盜竊,那麼政府應加以乾預,以防止美國被利用。舉個例子,當一些中國公司想在美國投資購買一家公司,以便從該公司獲得技術時,如果該技術對安全至關重要,那麼美國政府應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其次,黎安友認為,應重返「奧巴馬政府達成、川普退出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這樣的多邊安排(TPP),與中國周圍其他國家建立穩固的貿易關係,並製定激勵中國遵守這些規定的規則,我們應該還以類似的方式使用已有的規則,使用法治、外交手段,敦促中國在其經濟不公平的地方做出改變。」

第三,黎安友認為,美國應堅持自由貿易,不用關稅武器。「我們必須像通常與世界其他國家一樣在自由貿易的基礎上與中國進行貿易,並且不要使用關稅試圖對中國施加壓力,因為它不起作用。

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教授范亞倫則認為,下任美國總統不應將中國當作正常貿易國。「「我們必須重新調整我們與中國經貿關係當中的許多方面,部分是由於中國一直採取的那些政策,部分是由於中共政權的本質。在我看來,我們不能繼續將中國祇是看作另一個正常的貿易夥伴,因為中國不是。」

但他在安全考量和關稅問題上與黎安友分析基本一致。范亞倫認為,應繼續現有的一些政策,比如加強審查中國公司對美國高科技領域的投資,對某些敏感技術的對華出口需要申請出口許可,重新調整某些供應鏈。但他不認為應當繼續對一些來自中國的消費品加徵高額關稅,對於兩國間一些不涉及戰略敏感的貿易沒有理由去改變。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認為,全球化造成了好的資本主義反而比不上壞的資本主義的狀況。「偏偏像中國這樣的專制政府,充分利用它的低人權優勢,反而造成了更高的競爭力。」

胡平說,固然過去20年美中經貿交往的結果雙方都得利,但是得利的程度和方面大不一樣。「在美國,得利的是跨國資本,而一般勞工的利益受到損害;在中國,普通民眾的生活也會得到好處,但最大的獲益者是專制政府,強化了專制政府的力量。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