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讓習近平按下武統暫停鍵,才是台灣社會亟需的共識

2020-10-31 06:30

? 人氣

到了鄧小平時代,不願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政治意志更加堅定,鄧小平作為務實的中共第二代領導核心,更加直接地將中共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和紅線亮出來。1979年鄧小平主動提議以談判終止兩岸對抗局面,以「和平統一」的新政策替代毛澤東時代的「解放台灣」。鄧小平也說明了做出如此轉變的考量:其一是全中國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四個現代化建設;其二是中美關係走向有意義的正常化。雷根(Ronald Reagan)於1980年當選美國總統後,鄧小平再次對台灣展開和平攻勢,拋出更詳細的統一方案,承諾如果台灣接受統一,將成為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台灣可以保持原有的經濟和社會制度,以及和其他國家的非政府關係,甚至可以保有自己的軍隊,台灣的領導人可在中國中央政府擔任職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解放軍挑釁海峽中線,我空軍加強戰備巡弋台海。(翻攝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解放軍挑釁海峽中線,我空軍加強戰備巡弋台海。(翻攝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這樣的和平統一政策,也延續到了江澤民和胡錦濤時代。1990年前後蘇東劇變,美國在戰略層面已經不需要拉攏中國大陸共同對抗蘇聯,加上天安門事件的發生,讓美國在對中國大陸實施武器禁運的同時加強了對台灣的軍售,但美國當時明顯留了一手,並未將台灣納入協防體系,而中美關係在磕磕絆絆中前進,雖然總有爭吵發生,但總體上溝通合作仍是雙邊關係主軸。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彼時解放軍分別向台灣外海發射飛彈、舉行兩棲登陸作戰演習,美國則緊急調動兩個航母戰鬥群進入台海。這是冷戰結束後,美中台距離戰爭最近的一次。但究其動機,主要係因李登輝1995年高調訪問美國,始現台獨化作為與強化台灣人政治認同傾向,中共為了阻止李登輝在1996年首次的總統大選獲得連任,遂以軍事演習作為恫嚇。但當時的中共最高領導人也並未打算真的對台動武。

再到習近平時代,以和平談判解決台灣問題,也是他2012年上台後第一個五年任期的政策主軸。2015年的「馬習會」,作為兩岸政治分立以來雙方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正是希冀以談判漸次解決台灣問題。2017年底的中共十九大,面對蔡英文「交卷」後當時大陸已經浮現的武統聲浪,習近平仍然提出要「堅持和平統一」,2019年初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週年講話中,習近平提出了「兩制台灣方案」,但達成方案的設想路徑仍是「和平協商」。時至今日,我們認為,和統也仍然是習近平的努力方向。但「形勢比人強」,今天的中美關係與兩岸情勢,尤其是台美聯手向台獨掘進的風險,迫使他不得不把武統方案擺上桌面。台灣不應低估這樣的變化,它意味著,這一次武統已經不再是八二三炮戰時的測試與警告,也不是1996年台海危機時的武力恫嚇,而是實實在在的備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