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觀點:智慧醫療經濟與金融

2017-08-26 06:10

? 人氣

而在這樣未來醫療發展下,傳統的醫療保險產品勢將同時進行轉型,讓消費者對於健康與財富的風險管理,有一個全新的平衡管道。包括新藥、新的診斷方法、新的治療方式、新的長照照護模式等項目,新的保險商品的規劃與購買,也讓消費者在健保與困窘政府財政支持外,仍能有機會利用到相關的服務創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資訊、金融、醫療產業將再整合

《經濟學人》雜誌在描繪未來醫療願景時,用航空塔台來形容未來可能的醫院型態,屆時醫師將對著滿牆的螢幕,服務著各地的病人,而住在醫院中的感覺將如同現在的飯店,用手機辦理報到、領藥支付,並用自助的方式辦理驗血驗尿的工作(編按:刊登於今年4月8日的文章,篇名為“How hospitals could be rebuilt, better than before.”)。而在這樣的場景背後,除了資訊產業之外,也呈現出大幅資本投資集中性、場域分散與特色化以及收費多樣性等,這些都是金融產業中的保險與資本市場等,需要再與醫療產業進一步整合的工作。

展望未來,台灣可以在新南向或國際競爭中領先群倫的產業已經慢慢有限,但醫療服務絕對還是其中可以期待的一項。若能結合我國資訊、金融以及醫療3大產業,規劃真正的前瞻產業政策,就應能在未來的20、30年間,創造出全新的產業亮點。然而,政府的心態千萬不要成為一切發展的絆腳石,例如《醫師法》第11條規範:「醫師非親自診察,不得施行治療、開給方劑或交付診斷書。」在網路的時代下,如此法條所呈現的,也只有主管單位忽略未來醫療發展的顢頇而已。

黃崇哲
黃崇哲。(作者提供)

*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副院長、《台灣銀行家》副總編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