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藿觀點:失去通識理想,臺大還成其臺大否?

2017-08-15 06:40

? 人氣

就以一般院系專業基礎科目採計為通識學分來說,會有下列的疑慮:一、這類開在各院系的專業基礎課程在教學規劃時,課程的設計、組織與講授的方式,都是以本系學生為對象來考量,是為了系上學生修習系上專業進階課程打基礎來規劃的。倘若人文社會相關院系的學生去修習理工與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如何能在高中時期人文與自然就開始分流,相關自然科學知識背景欠缺的情況下,跟得上進度,值得懷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理工背景的學生來修習文學院或社科學院的專業基礎課程,相對而言,門檻就不是那麼高。或許臺大學生都是佼佼者,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去跨院修課,但這些理工的專業基礎課程的授課教師是否能克服課程內容狹隘的缺點,或是在教學時能教導學生探察各門領域知識之間的關係,則是讓人憂心的。理工背景的教師向來比較關心他們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與內在邏輯,而不在乎其教材內容與其他學門知識間的關係,或與一般普通知識思想模式間的關係,更不要說關心班上比較欠缺相關背景知識的文科學生,是否聽得懂,或跟得上進度了。

康文提及,臺大這次通識課程變革「新增基本能力課程 (core skills courses),包括 3 類:寫作/溝通、資訊、設計。」前兩項:寫作/溝通與資訊的能力,本來就是各大學院校通識教育一直在培養的能力,將設計能力突出,且與高中合作開設木工課程,名義上是讓學生動手自己做,實際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盪多元、豐富的觀點,成就創意,培養美感。主要的爭議還在於,修習這些工具性技能的課程可被採計為通識學分;過去通識教育評鑑委員動輒以欠缺「學術承載度」為由,否定純粹操作性課程,諸如陶藝課可作為通識課程。臺大如今可說是開了頭,顛覆了通識課程開課原有的標準。

臺大共同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在修訂此次「通識修習規範」時,是否曾確立臺大通識教育的指導原則,說明通識教育所根據的理念基礎,以及怎樣才是符合規定的課程內容、範圍、教學方法與目標,這些都是我們關心的。手做操作性課程或工具性技能課程不是不能認定為通識課程,只是這些課程設定的學習目標,如創意、美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是否能建立學習成效的檢核機制。不過,這裡讓人懷疑的是:作為全國菁英教育代表與高教龍頭的臺大,放棄了原本純學術的研究,走向了和技職院校、科技大學合流的作法,是否會在全國公私立大學中掀起一股模仿的效應,值得我們後續觀察。

大學教育的目的究竟是為了習得日後謀生用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或者是為了提昇大學生的理性心靈品質與理解能力,一直是學界爭議不休的話題。過去博雅教育(或現今的通識教育)與技職教育之間的根本區分,在今日二者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而且二者之間的互動就如一種辯證的關係,透過高教的大幅擴充發展與學者間的論辯而不斷地演變。

臺大此次的通識課程變革,注重實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開設類似木工實作課程可以充抵通識學分的做法,讓人懷疑臺大教育是否逐步走向技職化。台灣高等教育正無情地朝單一化發展的趨勢,確實令有識之士憂心忡忡。英國教育哲學學者大衛˙卡爾(David Carr)教授曾在一篇專文中指出:「如果現代大學的主要目的是較高層次的真理追求,那麼歷史會比工程技術在課程空間上有更大的發言權,但倘若大學主要目的是實用,那麼文學與企業管理相比將毫無競爭力。因此,任何關於大學目的較大原則性的決定,都可能會對某些學科領域的存續產生巨大的影響。」臺大在大學整體教育目標與通識教育課程方面走向與實作(實用)相結合的變革的方向,其實是有可能影響到台灣社會與高等教育未來十年、甚或二、三十年的走向,豈可不慎。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文學院院長、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理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