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觀點:川普果真敗選,台灣人不必為他哭泣!

2020-10-28 06:40

? 人氣

美國總統川普(見圖)對中態度看似強硬,但筆者認為美國對台政策是依美中關係而定,而非個人偏好。(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見圖)對中態度看似強硬,但筆者認為美國對台政策是依美中關係而定,而非個人偏好。(資料照,美聯社)

最近有跨國民調顯示,台灣是全球唯一支持川普者超過拜登的國度,現在川普恐怕難逃敗選命運,台灣人究竟應該悲傷還是慶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川普對整個世界、對美國的影響都是負面大於正面,台灣人只因為他奮力棒打中國,就把他當作最愛,真的很異類。捲起「反送中」怒潮的香港,支持拜登者多於川普6個百分點,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印尼與泰國等亞太國家民眾對拜登的支持,都遠高過支持川普20個百分點以上。可見台灣人對川普的好評太受切身利害關係的考量所左右。當然,台灣許多媒體把美國大選當台灣選舉打,熱心幫川普「輔選」,對拜登很不友善,許多民眾深受影響,因而愛「川」厭「拜」,也「功」不可沒。

台灣人對川普獨樹一幟的熱愛,其實和多數美國人迥異,他和拜登超過百分之十的民調差距就是明證,近日甚至有七百位美國經濟學家不尋常的聯名反對川普連任,理由是他「自私且魯莽」,持續踐踏民主、抗疫失敗以及不斷散播謠言。即使備受台灣人稱道的發動對華貿易戰,從美國到世界,不乏認定他失敗或被打敗的言論。

弔詭的是,台灣人熱愛民主,而川普在美國的種種反民主作為招來惡評,甚至認為危害重大。川普可以把對手陣營比為「共產黨」,稱批評他的媒體都是「假新聞」,意圖對社群媒體進行監管。更有甚者,他白人至上主義溢於言表,歧視外來移民,打壓外國留學生,拒絕允諾敗選交出政權,鼓動極右派組織「待命」反擊反種族歧視抗爭者。這些作為無不違背民主價值,台灣人難道無動於衷?

美國總統川普與聯邦最高法院新任大法官巴雷特。(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右)與提名的聯邦最高法院新任大法官巴雷特(左)在選前通過參議院的表決。(資料照,美聯社)

雖然他敲打中國不遺餘力,但遏制效果如何,才是應該探究的重點。德國一家媒體近日嘲諷川普,他誓言要使美國再次偉大,結果卻是「讓中國再次偉大(Make China Great Again)。」這個嘲諷跟中國大陸網民將他取了「川建國」的渾名異曲同工,認為他的所做所為大大幫助了中國繼續強勢崛起,因為他傷害了美國的整體利益,長遠上則提升了中國的國力與世界影響力。

許多只看表象而不明就裡的台灣人,至今還在頌揚川普,期待並且押注他成功連任。猶記上一次美國總統大選,台灣各界基於感情因素,都熱切期盼也樂觀預期希拉蕊順利當選。主要原因是台灣媒體長時期塑造希拉蕊的正面形象,公部門又對她推動的「重返亞洲」政策歡迎且熟稔,希望台灣能在其中扮演「再平衡中國」的角色,結果事與願違,川普跌破眼鏡當選。這次大選極可能重蹈覆轍。根據各方民調,川普在各州的民調多輸給拜登,平均差距拉開十個百分點以上,即使是在搖擺州,川普也多居下風,雖然多在誤差範圍內,但他要贏得多數搖擺州才能逆轉勝,上次的勝選驚奇不易重演。

台灣其實可對選舉的可能結果置之度外,因為在美中戰略對抗加劇的當下,美國政府都要運用台灣這顆棋子,不會輕易放棄台灣的籌碼價值。川普袒護台灣,拜登也不遑多讓,他剛剛在美國的《世界日報》投書,表示將強化台美關係。他曾是歐巴馬總統的副手,當選後勢將延續歐巴馬政府的亞太政策,而且已經表明,重回亞太並構築中國包圍圈是其對華政策的內核;反觀川普,卻是毛毛躁躁,不斷爆衝,嚴重破壞在亞太和歐洲的夥伴關係,難以促成制中同盟。川普遏制中國聲勢勝於實質,拜登未來作為的時效可能優於川普,他除了在單點上盤算,還能做線性思考與部署,甚至在整個面向上促成強大而深遠的制中效應,所以寄望川普甚於拜登未必正確。

 

從長遠看,美國政府對台政策取決於美中關係的演變,不是總統個人好惡決定的,川普兩三年來確實給中國大陸帶來紛擾與壓力,但這些對抗措施也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而且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形象都快速下墜,川普已經無能為力,拜登將循不同路徑試圖扭轉大局。然而,中國崛起的勢頭已非美國所能遏制,中國又已形成創新性自力更生的道路,未來獨立發展的機會益趨樂觀。中國大陸目前歲遭遇多重困難,但在當局的強力作為下,整體上仍處於上升與轉型的順境中,且積極爭取成為國際秩序的強勢參與者,在維護國際秩序的同時,力求成為規則制定者與國際義務的承擔者。反觀內捲中的美國,雖有意構築反中包圍圈,但阻力很大,成效難期。在美中兩大強權的消長態勢中,中國形塑國際新秩序的影響力正在增強,台灣一味跟著美國走,但美好時光還有多久才是問題的關鍵。可以預見,台灣要面對的國際格局勢必日趨艱難,現階段川普政府形塑的反中氛圍恐怕難以持久,甚至只不過是一陣迷霧,陷入戰略迷惑而不自知,更不能改弦更張。川普連任改變不了這個格局,拜登上位也只能修修補補。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美聯社)
筆者認為,美中關係的大格局發展並不會因為任何一方勝選而有劇烈的改變,即使是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見圖)上位也一樣。(資料照,美聯社)

台灣寄希望於任何一黨、一人,實際上都不會有明顯差別。美國國會中的共和黨與民主黨已經形成「反中、挺台」的跨黨派共識,「共和黨抗中,民主黨親中」的區隔早已不存在,無論是川普還是拜登當選,無論民主黨是否在眾議院之外再掌握參議院,美國政府對台政策都將受路徑依賴法則的支配。近年在反中鷹派勢力主導下,美中關係呈現自由落體式下降,衝突擴散到各個領域,無論誰執政,都必須面對中美關係涉及的六個關鍵問題:貿易戰問題、科技封殺問題、台灣問題、南海問題、香港問題(附帶新疆西藏問題)、中國對美國的「滲透問題」。川普和拜登在這些問題上的立場高度相似。因此,台灣根本不必害怕拜登當選,即使他對台支持的強度減弱,也只不過是短期性問題,長遠上還是美中關係的依變數,非以總統個人對台態度為定奪。\

有論者認為,川普連任反而對台不利,因為川普連任後可能持續加碼美台關係,這將進一步激怒中國,進而為台灣增加被迫統一的風險,這就是所謂「壞朋友綜合症」,意思是你越想幫助朋友,就越將他們推向了險境。尤其美國連續派出衛生部長和國務院次卿訪台,也批准了價值18億美元的特大軍售案,雖已深化對台關係,卻令中共深感不安與不悅。習近平總書記上週在「抗美援朝」紀念會上悍然指出:「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又說「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中國人民必將迎頭痛擊」。這席措辭強烈的華語絕非無的放矢,值得台灣與美國警惕。

美中台三角關係未來無論如何發展,最後承擔結果的還是台灣,川普看似力挺台灣,但他的制中友台方式很可能把台灣推向兵凶戰危的邊緣上,他若再連任,台灣心理上比較踏實,但福兮禍所伏,所以斷無盲目景從的必要,何況他一貫以商人的交易眼光看待台灣的利用價值,其實對台灣並無真心與誠意。川普時代可能已經走到盡頭,台灣或許應該感謝他鼎力相助,但他德不配位,也非台灣可以依恃的可靠臂膀,不值得為他的落敗傷感落淚;慎思明辨,自求多福,才是自強安泰之道。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前中選會委員。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