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存「持續修正」比「完美規劃」重要!《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書摘(2)

2020-11-06 04:50

? 人氣

但我們開始推廣這個平台時,遇到一個問題:與其自己花時間訓練演算法,大家更想要一套已經完備,而且準確度98%的解決方案來滿足需求。所以一開始推廣平台時,並不是那麼順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計畫書要能解決痛點和具商業價值的問題

盧│從經濟學的概念,產品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唯有客戶有需求,產品才有價值。而衡量價值大小的單位,是看人願意付多少錢去買它。如果你講到需求的痛點,人們就會覺得這個經營模式有意義。

因此,營運計畫書裡,至少要回答4個問題。第一個叫做價值,也就是「你滿足了什麼樣的需求?」重點在於,滿足的這個需求,能讓使用者願意用錢來交換。

第二個是市場,也就是「有多少人,願意花多少錢買這個價值?」這個「多少人」乘上「多少錢」就會是你的營收。第三個是生態系:「有沒有人願意一起合作?」以灼灼科技為例,你要做智慧交通不是只有你的事情,還有其他的供應商與政府的配合。最後就是你的成本與效益。簡單來說,就是投資人砸錢進去之後,「你的公司賺不賺得到錢?」

只要把你的模式用這4個點去思考,就會產生一個商業邏輯,前往你所說的那個看不見的未來。

創業邏輯:實驗、修正、再實驗、再修正

盧│技術滿足你的需求,這個需求是有市場的,我也有整合資源能力完成產品,並且符合成本效益。但這還少一個概念,那就是動態感。

做軟體時,我們常常講一句話:使用者永遠不知道需求是什麼,只等到產品做出來後,才會很明確地告訴你「這不是我的需求」。換句話說,營運計畫書裡,創業者希望命中的需求,實際上,從市場角度充滿了太多的變數。那新創應該瞄準後再射擊,還是應該射擊後再瞄準?

這是創業家很弔詭的地方。傳統的營運計畫書是先畫靶再射箭,先決條件就是我能畫得出靶,也就是使用者講得出需求,且未來不會改變。然而在創業之初,目標往往不是固定靶,而像是另一架戰鬥機,因為目標在移動,你永遠沒有瞄準好的一天,而是飛彈射擊後,再跟著目標跑。

這也是營運計畫書最大的麻煩:你要創業家把靶畫得很清楚,但是在創業的世界裡,使用者與市場都在漂浮,所以很難。以前創業家要有中長期計畫,但現在可能2、3個月就要換方向。所以到底是先畫靶再射箭?還是先射箭再畫靶?這很重要。

中間雖然會有很多變因,會不斷調整,但你還是要從頭到尾的想清楚:要拿多少錢,要做多少事,可以走多久,什麼時候要募下一輪?對我們這種只知道寫程式、沒有創業背景的人,營運計畫書之於我們是很好的指引。

《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書封。(天下雜誌提供)
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書封。(天下雜誌提供)

*作者盧希鵬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工業工程博士,現任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專任特聘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專欄作家、經濟部法人科技專案總召集委員、台北市政府智慧城市市政顧問、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文教基金會董事、與中華幸福企業快樂人協會創會理事長。採訪整理為張道宜,現為《Cheers》雜誌資深記者。本文出自《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