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兩岸會放棄「戰略模糊」嗎?龐畢歐回答了:美國對台政策不變,不會在亞洲尋求軍事對抗

2020-10-23 13:38

? 人氣

美國國務卿龐畢歐。(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龐畢歐。(美聯社)

隨著中美新冷戰登場,台灣的戰略地位日益彰顯,各界要求華府放棄 「戰略模糊」的呼聲也日益強烈。包括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H.R. McMaster)跟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會長哈斯(Richard Haass)都有類似論述,我國駐美代表蕭美琴也說,台灣確實歡迎美國的堅定承諾與存在,以發揮威懾作用。不過美國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21日宣稱,美國不會改變對台政策,也無意挑起軍事對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政府向來對於「中共一但出兵攻台,美軍是否要防衛台灣」的問題含糊其辭,也不預先表態「會在何種情況下介入台海危機」。一般認為,這種做法有有兩方面的好處:包括美國不去正面挑戰北京所劃下的「一中原則」紅線,以免讓自己捲入台海問題與兩岸衝突,另一方面又不否認「可能出兵保衛台灣」的可能性,讓解放軍不敢輕易跨越台灣海峽。

熟悉台灣政治生態的葛來儀否認CSIS邀請柯P演講。(郭晉瑋攝)
熟悉台灣政治生態的葛來儀否認CSIS邀請柯P演講。(郭晉瑋攝)

《華盛頓郵報》15日報導,我國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台灣不認為中國準備好要「全面動武」,但確實存在「意外及誤算風險」,因此有必要採取明確立場,「不容許軍事行動,且區域內多個利害關係方都想確保和平穩定」。不過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事務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對此抱持反對立場。葛來儀表示:「就我所知,台灣歷任政府沒有要美國表明協防台灣,我相信蔡英文政府知道,美國調整策略可能會與中國爆發危機,因此這不會是受歡迎的想法。」

《美國之音》(VOA)指出,正當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與許多美國專家都主張,美國對台灣的防衛承諾應當更為清晰,應明確表示美國將對中國的武力犯台做出回應。不過龐畢歐卻顯然不贊成這種放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 的想法,因為他在21日的記者會上回答相關提問時說,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沒有改變」 ,華府也希望「中國共產黨會選擇履行對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承諾」。

美軍雷根號航母的艦載機F/A-18。(雷根號臉書)
美軍雷根號航母的艦載機F/A-18。(雷根號臉書)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歐塔加斯(Morgan Ortagus)21日對VOA表示,美方敦促中國不要採取挑釁行為,尊重印太地區的航行自由。歐塔加斯表示,美國在中國共產黨的外交政策中,看到了這種脅迫和恐嚇的模式,而且他們的軍事行動也是如此。美國白宮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16日則呼籲台灣強化軍事能力,應對未來可能面臨的攻擊和恐嚇,他甚至指出,中國未來10到15年或許將取得入侵台灣的能力。不過龐畢歐在21日記者會上,態度卻相對謹慎,他表示「美國不尋求在亞洲發生任何形式的軍事對抗」。

雖然龐畢歐沒有對此多作解釋,不過VOA也引用葛來儀上個月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的觀點作為補充。葛來儀在這篇〈Dire Straits〉(危險的海峽)討論的問題正是「美國對於台灣的支持,應該繼續保持模稜兩可嗎」?葛來儀點名駁斥哈斯(Richard Haass)與薩克斯(David Sacks)「美國應改採戰略清晰」的論述,認為美國如果表明「北京將為入侵台灣付出慘重代價」,非但不能保護台灣安全,反倒會引來中國的攻擊,可能也會鼓勵台獨支持者貿然行事。

葛來儀指出,「如果美國對台灣做出無條件的安全承諾,而又沒有能力讓其威脅可信,中國的回應可能就是戰爭」。美國對於兩岸除了繼續保持「戰略模糊」之外,葛來儀認為還應該提高應對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的策略與能力、提高對北京的威懾,也要協助台灣提高在解放軍攻擊之下的生存能力,為美軍的馳援爭取時間,並且「保留判斷台北的政策是否符合美國利益、以及區域安全和平的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