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去面試,千萬別刷爆卡:第二波疫情爆發,你該注意6大職場、理財重點

2020-10-24 06:50

? 人氣

新冠疫苗何時能夠正式上市,攸關全球疫情何時可以落幕。(美聯社)

新冠疫苗何時能夠正式上市,攸關全球疫情何時可以落幕。(美聯社)

你應該知道的是:新冠肺炎使全球經濟近乎停擺,投資人在景氣低迷之際,更應小心別陷入儲蓄、投資和花費等誤區。本文列舉了六個常見的職場與理財行為迷思,尤其是在經濟蕭條期,投資人應特別注意。

歐美第二波疫情迅速爆發,美國總統大選陷入拉鋸戰,以及中美地緣政治持續角力等因素,都可能再次讓市場面臨巨大波動。面對全球經濟動盪,許多企業被迫裁員因應,如國泰航空21日宣布裁員8千5百人,便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宗的裁員個案;當天下午就有數十名國泰及港龍航空的機師、空服員,緊急退租、出售位在機場附近社區的住家,以因應失業局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作法,讀者可別被位在歷史高點的股市給迷惑了,疫情衝擊經濟下,除了要思考長期投資策略,更需注意自身的儲蓄和支出,以免因為犯錯,在失業或因病無法工作之際,陷入財務困境。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泰裁員8500職位,港龍航空21日起停止營運。(圖/ 國泰航空臉書粉絲團)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泰宣布集團裁員8500職位,開業35年的港龍航空21日起停止營運。(圖/ 國泰航空臉書粉絲團)

至於該如何找出有哪些地方可以節省、為個人財務「抓漏」?《華爾街日報》採訪多位專家,整理出數十項一般人最常見的理財錯誤及心理陷阱,我們從中整合、歸納了6大重點,一起來看看!

一、捨不得動用緊急資金

有些人平時就懂得儲蓄,收支平衡大致健康,但即便他們經濟日益困難,寧可盡量過得拮据些,也不願動用緊急資金,然而,應急資金本來就是用在非常時期維持生計,何不大方一點使用?專家認為,已經存到緊急預備金的人,不妨把這筆錢看作一種獎勵,鼓勵自己懂得在平時就做好準備。

專家也指出,若你是屬於應急儲蓄充足,尚未遇到財務問題的人,或是手頭現金仍可支撐超過2年生活費的退休人士,還可考慮趁著股價處於相對低點時,用一小部份緊急資金進場投資,更能提高長期收益。

另外,在經濟衰退期間,失業或生病帶來的財務風險都遠比平時上升,若你尚未準備緊急資金,別拖了,趕緊存錢吧!

二、忽略信用評分

聯準會營造的超低利率環境,看似放寬了貸款大門,還有機會透過現有債務再融資,不過借款人自己的還款能力,卻往往被低估:專家認為,這時候我們應特別注意「信用評分」,原因是信用評分將影響日後理信貸和信用卡的利率高低。因此,在經濟低迷時,更要嚴控支出,切莫把信用卡刷爆;即使手頭吃緊時,也務必儘量按時償還卡費與貸款,且不要在短時間內持續新申請信貸,盡可能保持良好的歷史記錄,避免信用評分下降。(延伸閱讀:辦貸款常卡關?銀行都看這三個重點,學起來讓你輕鬆提升信用評分

三、在低點恐慌拋售,又忍不住在高點買進

許多業餘投資人常常將「虧損風險」和「市場波動」混為一談,舉例來說,今年3月美股天崩地裂般的連續重挫,便讓投資人心驚膽跳,紛紛在低點賣股求生,理由是「不知道會跌到哪裡」。他們很可能錯了,今年3月不僅是短期內最差的賣出時機,也是最好的買進時機。數月後,又有許多人眼見指數回到原點,被迫以更高價位買回自己先前的持股!(延伸閱讀:「股災更要定期定額買0050!」老手真心話:「年輕人,未來你會感謝自己的堅持!」

專家分析,現階段仍無法認定疫情衝擊何時結束,但投資人仍可考慮分階段慢慢回歸股市。原因是統計顯示,市場上漲機率往往大於下跌機率,有紀律的投資計畫可以幫助你穩健地從現金重新轉換至資本市場,因此仍是你不可或缺的藍圖;如果你實在無法克服因市場漲跌帶來的情緒波動,可以請教專業理財顧問,或是藉由機器人理財,來有效管理資金。這樣便可避免突然有出於預期的支出時,你得被迫出售長期投資或其他資產,徹底打亂了原本的理財與退休計畫。

四、獎金不是保證給,所得計算要更精準

若你的各種獎金收入超過全年收入20%,這則建議你得特別注意:專家提醒,收支規劃時,別將獎金納入所得一併計算。

原因是,經濟低迷時,公司通常會延後、減少甚至取消各式獎金,將獎金納入收支規劃,無異於讓收入「虛胖」,過度放寬了可以花用的空間。應該先排除獎金的部分,才是合理計算基準,以免高估可運用資金。

代銷公司編制內的銷售員一起共享獎金,比較不會挑客戶,但若碰到的是跑單的,就比較可能感覺到被羞辱。(新新聞資料照)
業務導向的工作者因獎金占總收入比例高,疫情期間,必須更嚴加規劃收支計畫,拿捏收入才會精準。(新新聞資料照)

五、寧可安逸,不願挑戰更多職場可能

疫情導致失業數飆升、企業紛紛裁員減薪,能夠保住工作的人不願承受太多變動,本是人之常情。但這並不代表你就只能安逸度日,其他公司、組織總是有新職缺不斷開出,或許只是知情者彼此口耳相傳、沒顯示在人力銀行網頁上,與其保守因應裁員後的職場秩序,專家認為,你更不妨大膽出擊,在最難找工作的時機,大膽找機會面試、測試自己在當下職場的身價如何!(延伸閱讀:求職冰河期,薪資只能依公司規定?臉書產品經理:「這樣談,待遇會更高!」

同樣道理,疫情期間人們大多足不出戶,經濟活動停頓,看似最不該創業的時機,反而可能是機會所在。因為政府各部門可能推出更多獎勵創業措施,原有方案也可能獲加碼,想一圓創業夢想的人,這時候出手,反而能獲取更多資源。專家舉例,如美國官方辦理的國家小企業信貸計畫(State Small Business Credit Initiative),額度在以往經濟衰退期間都會有所擴增,由於大多數經濟衰退都能在一定期間後順利度過,勇於在高風險時踏出第一步,有機會在未來得到更好的回報。

六、鴕鳥心態不看對帳單,甚至想快速翻本

很多人誤以為,「眼不見心不煩」這句俗諺也能應用在投資上,只要不看對帳單或帳戶餘額,虧損就當沒發生,至少在市場大跌時,不會帶來痛苦與煩惱。(延伸閱讀:股價遲早會回來,攤平一定沒問題?錯,投資ETF前最好先搞懂4大迷思!

這種應對態度簡單又容易讓人感到愉快,但背後風險卻很巨大。專家建議,景氣欠佳時,你更應該留意帳戶通知和每筆交易後餘額的變化,畢竟帳戶有可能被錯帳干擾,也可能無端捲入可疑的交易,確保帳戶安全非常重要。

相對的,勇敢檢視對帳單也能讓你認識到金融商品價格下跌的威力:如股價下跌2成,未來就得上漲25%,才能回到原點,若股價不幸崩跌5成,那就得整整翻一倍,才能收復失地。若你一心想在市場「討回公道」、翻本,就得盡量避免在市場不理性時,因貪婪而過度追高。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以原價3折之全球最低優惠價,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


責任編輯/林彥呈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

金牛幫幫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