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朗對峙和1962年中印戰爭前夕 緊繃情勢相似度多高?

2017-08-10 15:00

? 人氣

1962年中印戰爭中的中國軍隊。印度認為那場邊界戰爭是中國在背後捅了印度一刀,而中國認為是對印度侵略的自衛反擊。(BBC中文網)

1962年中印戰爭中的中國軍隊。印度認為那場邊界戰爭是中國在背後捅了印度一刀,而中國認為是對印度侵略的自衛反擊。(BBC中文網)

1962年中印兩國發生了短暫的邊界戰爭,半個多世紀以後中國在同不丹邊界爭議地區同印度軍事對峙經過兩個月令那裏再次成為南亞次大陸一觸即發的潛在衝突熱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50年來中印在喜馬拉雅山麓的邊界爭議以及雙方的不信任似乎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和在洞朗修路以及中巴經濟走廊穿越巴基斯坦控制的被印度聲稱擁有的喀什米爾地區一樣,50年前中國在阿克塞欽修築從新疆通往西藏的公路加劇了印度的猜疑和不安全感。現在和過去一樣,達賴喇嘛和流亡西藏都成了中印不信任的一個重要因素。

印度現在和1962年開戰前夕一樣都自認為國力強盛軍力強大。當時印度領導人尼赫魯命令軍隊推行「前進政策」,向爭議邊界地區推進,認為中國不敢攻擊印度,同時也沒有讓印軍有足夠的凖備和凖備抵禦中國軍隊可能的反擊。

現在似乎中國也不願意在致力於「和平崛起」以及「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的時候捲入一場邊界衝突,因小失大。這是許多分析認為中國不會武力解決的原因。但也有分析認為,一旦戰爭爆發後,印軍可能和上一場戰爭一樣,無力對抗軍費4,5倍於印度,而且加速現代化的解放軍。

前進政策

印度同西藏傳統的文化和貿易聯繫使印度認為自己在西藏具有特殊利益,在英國殖民時期和以後,把西藏當作隔離中國的緩衝區。而中國則認為印度把西藏作為緩衝區是從英帝國那裏繼承下來的「殖民心態」。

中國軍隊1950年進入並且控制西藏,使印度軍方突然感到來自北方的軍事壓力,同時在印度看來無疑是中國控制力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印度與中國在洞朗高原對峙(取自網路)
印度與中國在洞朗高原對峙(取自網路)

因此在隨後的中印邊界爭議中,中國總被當作巨大的獲益者和侵略者。因此在1962年邊界戰爭爆發出乎許多印度人的意料:中國人既然已經取得了這個西藏的巨大利益,為什麼會為幾萬平方公里的爭議地區大動干戈?

《長期競爭:20世紀的中印對抗》的作者高龍江(John Garver)認為,在尼赫魯看來,支持西藏歸屬中國換取了西藏自治以及印度在西藏的感情和文化利益的承認。但是1959年3月西藏發生反叛對尼赫魯來說,西藏自治承諾已經化為泡影。

從1961年開始,尼赫魯命令軍方採取「前進政策」擴大控制邊界爭議地區領土,同時沒有給軍方足夠的資源應付可能來自中國的反彈。「前進政策」不斷蠶食土地控制,最終在1962年10月20日招致中國軍隊的反擊。一個月後印度完敗,1,383名印度軍人戰死,因為缺乏冬衣,許多印軍死於嚴寒而非炮火。

西藏問題

毛澤東1964年對尼泊爾代表團說,中國和印度主要的問題不是麥克馬洪線,而是西藏,「在印度政府看來,西藏是他們的。」因此印度的「推進政策」被中國看成「繼承大英帝國主義的殖民衣缽」,繼續對中國擴張的一部分。

據達賴喇嘛兄長嘉樂頓珠在《噶倫堡的麵條商:我為西藏奮鬥的歷程》書中回憶,解放軍進入青海和西藏藏區時,印度總理尼赫魯多次提醒西藏政府防範解放軍進攻,還提出要幫助西藏在拉薩色拉寺和哲蚌寺之間修建飛機跑道,以備在遭到解放軍入侵時可以從印度迅速向西藏軍隊提供武器和物資幫助。

冷戰中美國對中國圍堵以及美蘇緩和加劇了中國的戒備,加上中情局支持西藏反叛武裝,中國認為印度也參與了美國支持藏人游擊隊的努力,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的工具。

據嘉樂敦珠回憶,1962年中印戰爭後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印度通過他將印度6千藏人秘密編入印度的「特別邊境部隊」。他在回憶中還見證了原來西藏屬地達旺轉為印度控制的東北邊境特區,後來又成為阿魯納恰爾邦的轉變。

達旺在1951年被印度佔領,當時達賴喇嘛的西藏政府還向印度提出過抗議。流亡藏人學者說,達旺的門巴族,同中部西藏人的差別,還不如康藏、衛藏、安多的差別大。他們還認為,如果中國政府解決了西藏問題讓達賴喇嘛返回西藏,將會極大地削弱印度在東部爭議領土的談判地位。

達賴喇嘛今年4月訪問中印主權爭議的阿魯納恰爾邦,中國提出抗議。流亡藏人學者認為,如果中國讓達賴喇嘛返回西藏,將大大削弱印度在東部爭議領土的談判地位。(BBC中文網)
達賴喇嘛今年4月訪問中印主權爭議的阿魯納恰爾邦,中國提出抗議。流亡藏人學者認為,如果中國讓達賴喇嘛返回西藏,將大大削弱印度在東部爭議領土的談判地位。(BBC中文網)

印度的秘密

1962年中印戰爭後,印度政府開始對軍事失敗進行檢討,產生了所謂的「布魯克斯-巴加報告」。這份報告一直被印度政府列為機密,直到2014年才被前泰晤士報記者,中印邊界問題專家麥克斯威爾(Neville Maxwell)部分公開。

由當年印度軍事學院的負責人,陸軍中將布魯克斯和准將巴加撰寫的報告認為尼赫魯「前進政策」導致邊界戰爭以及戰爭失敗。

麥克斯威爾對印度時報網站報道中說,上述報告指出尼赫魯的政策導致了邊界戰爭,而且「長期扣住報告不肯公開必然是基於政治理由,事實上可能是政黨或甚至家族因素」。他說,公開這份報告扭轉了共產主義中國悍然入侵印度的一般看法。

中印邊界軍事對峙:中國軍隊拿著寫著「你越界」的標語布條(AP)
中印邊界軍事對峙:中國軍隊拿著寫著「你越界」的標語布條(AP)

麥克斯威爾的《印度同中國的戰爭》一書在1970年出版。他多年後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回憶說,1971年在北京的一次官方宴會上,周恩來和巴基斯坦總理布托從主賓席上站起來走向外國記者席,舉起茅台酒杯同他乾杯。周恩來對麥克斯威爾說,「你的書講出了真相,令中國受益」。

他說在冷戰時期,由於受反共和自由主義思想影響,大部分記者都不能擺脫意識形態偏見,一般都接受印度對1962年邊界戰爭的說法,即中國在背後捅了印度一刀的說法,而不認同中國自衛反擊的說法。

印度國際問題學者拉加萬說,麥克斯威爾所著的《印度同中國的戰爭》是一部過度解讀的修正歷史敘述。美國學者高龍江則認為麥克斯威爾當時並沒有接觸到中國方面的資料,未必了解中方決策的內幕。

據說美國總統尼克森和國務卿季辛吉都讀過麥克斯威爾這本書。1972年尼克森訪華時還同周恩來說,「讀過這本書(《印度同中國的戰爭》)讓我懂得了我能夠同你們打交道。」

多年後麥克斯韋接受BBC記者採訪時說,中印領土爭端起於帝國時代進入現代民族國家時代過程,現代國家學要確定清晰的邊界,中印因此產生邊界糾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