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淞山觀點:兩岸政治棋局與民心氛圍的發展關鍵與變數

2020-10-24 07:00

? 人氣

總統蔡英文(見圖)國慶演說的「降溫」且表達「自我認知的善意」內容,筆者認為是向中國遞出「政治橄欖枝」,並期待雙方未來能夠真的共同負起責任來打開兩岸的政治僵局與困局。(資料照,顏麟宇攝)

總統蔡英文(見圖)國慶演說的「降溫」且表達「自我認知的善意」內容,筆者認為是向中國遞出「政治橄欖枝」,並期待雙方未來能夠真的共同負起責任來打開兩岸的政治僵局與困局。(資料照,顏麟宇攝)

今年總統大選投票前的前一個多月時間密集參加了在對岸的學術交流研討會,從上海、杭州、廈門、江西上饒、北京與天津總共跑了有6場的會議,從總統、立委選情到兩岸關係發展的觀察與預測,聆聽了很多兩岸學者、專家與涉台部門的意見與想法,從中學習及領受到了很多的政治觀察與判讀,也比較能夠瞭解大家的政治思維與憂慮,在蔡英文總統選情大好及普遍不看好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氛圍中,深刻感受到選後兩岸關係發展的嚴峻與險惡,如何避戰與控管擦槍走火的意外危機?其實在特定的政治立場與情緒氛圍下總難有可以比較務實理性的聲音及主張加以呈現,但最難以突破的問題關鍵則是大家對台獨的認知與蔡英文總統倘若連任後會不會搞真正的台獨?這應該是目前兩岸主政當局在相互認知與如何解開僵局,或緩和政治及軍事對立衝突緊張情勢發展當中最重要的政治課題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也不知是誰先發明或使用「漸進台獨」這個政治名詞的?讓兩岸關係的發展開始產生了「定義不清」、「界限不明」的模糊狀態,而容易被大家以訛傳訛的扣上政治帽子,每每成為紅、藍、綠各自陣營對付異己或打擊對手的政治操作工具。惡性循環的結果,自然形成兩岸關係正常發展的政治障礙,既模糊了台獨的真正意涵及定義,當然也造成對「法理台獨」的認知與觀點產生各種政治的誤解及誤用。

猶記多年前,郝柏村還是行政院院長的時代,他就曾在立法院答詢時說出「公民投票就是台獨」,甚至在更早之前的政治威權時代,搞總統直選的民主訴求也曾被當作搞台獨的行為。所以,當年主張台灣獨立建國的人,幾乎都曾經歷過要用叛亂罪或刑法第100條加以嚴懲的威脅、打壓或各種的政治迫害,連帶地,搞總統直選或推動公民投票立法的人,也曾被當作推動台獨來加以對付。然而,如今時過境遷,民主憲政體制逐步架構及落實,總統民選及公民投票成為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基石,不論民進黨或國民黨,甚至是其他的政治黨派,都以此為傲為榮,認為這是確保台灣民主與主權最重要的政治法寶,在台灣,所謂的台獨問題也就與時俱進更動為國號與領土、主權的變動等政治意涵,而絕大多數的綠營人士也都體認或接受台灣的政治現狀就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就是我們的國號,台灣沒有必要改國號或對外宣布台灣獨立的問題。

因此,在台灣內部的政治認知,大多數認為兩岸關係就是分裂國家的政治關係,不是國共內戰遺留下來的內部關係與政治問題,而是兩個政治實體的互動發展關係,在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就暫以「一國兩區」的定位來處理兩岸關係發展所涉及的事務,而未來兩岸的政治關係發展則需透過雙方的政治互動與談判來加以解決。當然,這個政治認知是明顯與中國大陸當局的政治認知有所不同,再加上台灣內部的藍綠陣營為了執政權力爭奪的政治鬥爭及操作,也才有後來所謂的「九二共識」、「一中原則」的政治本質爭議問題,現在所謂的「漸進台獨」認知及爭議因而變得「無限上綱」或「過度擴張及衍伸」,甚至充斥著敵對思維情緒的政治操作痕跡,動輒扣上文化台獨、隱性台獨、課綱台獨、借殼上市台獨、挾洋自重台獨、以疫謀獨等名詞的台獨帽子,讓兩岸關係發展走的越來越遠,變得更加複雜難解!

2020.09.30-行政院30日舉行「台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說明」記者會,外交部長吳釗燮出席。(柯承惠攝)
外交部長吳釗燮(見圖)日前表示現階段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資料照,柯承惠攝)

也就因此無限上綱或過度擴張的台獨定義衍伸,兩岸的部分政治人物、專家學者或媒體工作者有的也趁機大搞政治民粹煽風點火來遂行其政治目的,兩岸人民與政府當局的政治情緒被過度操弄因而產生更多的「互反」氛圍,才讓兩岸關係發展走到今天的緊張情勢或可能發生戰爭的劍拔弩張地步。因此,對岸的涉台工作者多數認為,兩岸「和平統一無望論」、「武統論」的終歸一戰說法到處彌漫,蔡英文總統是「台獨信仰者」不是「台獨工作者」的認知與定性更是比比皆是。是以,蔡英文總統連任後一定會搞真正的台獨或法理上的台獨,在對岸便成為「政治正確」的論述或觀點,對台武統的政治聲音與聲勢便越來越大了。

殊不知,在台灣內部,甚至在綠營內部或比較傾向獨派的人士,大多數人是認為蔡英文總統絕不會搞台獨,是民進黨內的政治領袖當中最不可能推動真正台獨或法理台獨的人,她的政治信仰就是「維持現狀」,「維持台海和平的安全現狀」,不挑釁,不惹麻煩,不製造衝突,更不會也不願意在「修憲」過程當中搞任何具有台獨意涵的政治圖騰。所以,縱使民進黨內有的派系或團體為了黨內初選或各別政治利益,要搞「刪除國家統一之前」前言的修憲文字,或者是「變更領土、主權」的修憲內容,根本就不可能過關或成為民進黨的黨版「修憲版本」之一,更遑論會通過立法院的超高門檻修憲程序或公民複決,而這樣的政治認知與情況,在對岸的許多涉台專家眼裡,其實也是看的明白且相當清楚的,只是礙於他們內部的政治文化與統戰宣傳需要而必須「裝作沒看見或表達憂慮擔心」的態度罷了。

從今年9月初吳釗燮外交部長的不會發展與美國的復交關係,10月10日國慶日蔡英文總統的「降溫」且表達「自我認知的善意」演說內容,再到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日前線上參加的一場美國論兩岸局勢的研討會表達:「台灣任何務實的政治人物,除非瘋了,否則都不會推動台獨」,種種情況正顯示出,蔡英文政府已經統一口徑對外,不會配合美國總統川普個人為了選舉連任的可能政治操作,也不願意讓台灣變成美、中對抗關係的政治棋子,更不會亂下政治賭注在誰可能當選美國總統的問題上,其政治目的除了對兩岸緊張情勢關係的發展做出「降溫」的政治舉動外,同時也特別明顯告訴外界,告知對岸,蔡英文政府不會搞台獨來挑釁、自找麻煩或引發更大的衝突對抗危機,其政治思維與行動上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縱使中國大陸當局或有不同的政治認知或解讀,那也是雙方的政治文化差距與思維邏輯的習慣不同所致,根本上就是「善意」,是希望對岸能夠清楚加以理解的「政治橄欖枝」,並期待雙方未來能夠真的共同負起責任來打開兩岸的政治僵局與困局!

總之,兩岸關係發展的正本清源之道,就是要回歸正常的遊戲規則並避免民粹操作,雙方執政當局與政黨及政治人物不要互相亂扣政治帽子,「親中」或「漸進台獨」的政治字眼最好要自我節制以避免亂用操弄,兩岸政治民粹的事件則要各自主動積極地「降溫」,再配合將心比心的「換位思考」種種政治作為來積累善意、誠意及互信基礎,而少用「政治正確」的制式反應來互罵互鬥,則哪有解不開的政治僵局?那有突破不了的政治困局呢?當然,目前兩岸執政當局各種自我緊縮的政治交流或諜影幢幢的政治演出,也該真的適可而止了!否則,兩岸人民的交流互動及政治融合的機會之窗就只會越來越小,離得越來越遠,反過來影響或牽動著兩岸政治關係的長遠發展與變化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