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兩岸背後的美國因素─從1922年的《九國公約》談起

2020-10-25 07:20

? 人氣

美國對日本的利用與鬥爭1913年5月2日,美國正式承認中華民國為繼承大清帝國的中國合法政府,但是因為此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已經由袁世凱接替,所以美國打交道的對象自然也是袁世凱還有後來的北洋政府,並沒有給後來與北洋政府站在對立面的孫中山任何承認。美國的態度讓孫中山放棄了聯合英美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對抗德、俄、日的想法,轉而希望取得後面三國的協助來將國民革命推行下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涵蓋英法等協約國在內,所有侵佔中國的列強當中唯一能抗衡美國稱霸亞洲的只有日本,因為日本是眾列強中唯一的亞洲黃種人國家,而且還跟中國人同屬儒家文化圈。英國、法國、德國、奧匈帝國、荷蘭、葡萄牙與比利時等歐洲國家無論實力有多強,都是本土遠離亞洲的歐洲白人國家,遲早會有從中國退場的一天。國土涵蓋太平洋濱海地區的俄羅斯,早已因日俄戰爭的失敗和層出不窮的革命而大幅衰退。

美國比其他西方列強更早體認到,唯有贏得中國人心才有可能進軍亞洲,而深受中華文化洗禮數千年的日本無論在膚色、血統、歷史與文字都與中國更加接近,勢必將成為美國爭取中國人心的頭號阻礙。不過20世紀初的美國,還沒有今日的全球投射能力,無法直接派兵從亞洲驅逐日本。唯一驅逐日本的方法,只有與同為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英國合作。

只是英國與日本已經在1902年締結同盟關係,而且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更是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歐洲和中東戰場,沒有辦法顧及亞洲局勢的發展。出於鞏固印度殖民地的需要,英國更是不可能在與德國開戰的節骨眼上得罪日本。英美既然無法驅逐日本,那就不如先聯合日本這個次要敵人將主要敵人德國在亞洲的勢力拔除掉。

日軍在英美兩國的誘惑下,於1914年8月27日向膠州灣租界地的德奧聯軍發起進攻,以優勢兵力輕而易舉奪下青島的控制權。為了確保日本不在亞洲扯後腿,美國國務卿藍辛(Robert Lansing)還於1917年11月2日親自出面,與日本外務大臣石井菊次郎簽署《藍辛-石井協議》(Lansing–Ishii Agreement),確保日本在中國大陸的特殊地位。

此舉讓孫中山先生以美國出賣中國主權為理由,將第一次世界大戰界定為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公開反對段祺瑞領導下的北洋政府對德國宣戰。不過孫中山並非當時中國的執政者,無法改變北洋政府派遣民工到西線戰場上協助英法兩國作戰的決心。段祺瑞這項不受歡迎卻正確的政策,成功替中華民國爭取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地位。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