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亞洲民族運動浪潮下的日據寶島-回望20世紀台灣人的三條革命之路

2020-11-15 07:20

? 人氣

由李友邦在1944年1月發表的第一次《告台灣同胞書》,不只肯定了盟軍對台灣 的轟炸,而且還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早對台灣本島居民喊話的歷史文獻。(檔案管理局)
由李友邦在1944年1月發表的第一次《告台灣同胞書》,不只肯定了盟軍對台灣 的轟炸,而且還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早對台灣本島居民喊話的歷史文獻。(檔案管理局)

大東亞戰爭的「聖戰士」

除了參加共產黨的左翼台灣人和投效國民政府的「中間派」之外,還有一批台灣人選擇了延安與重慶之外的第三條道路,但是他們的話語權卻因為日本的戰敗而長期遭到掩蓋。這第三條道路,就是加入日本主導的大東亞共榮圈,爭取亞洲人從西方殖民主義的手中得到「解放」。加入軸心國陣營的台灣人,因為軸心國失敗的原因,光復後被普遍貼上「親日」或者「漢奸」的標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與日軍合作,推翻英國、法國、荷蘭以及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殖民主義」這件事情,是否真的違反民族主義?是不是二戰時與日本合作的中國人,就通通都是「漢奸」?對於致力於將「大東亞新秩序」貫徹到底的台灣人而言,或許這不過就是共產黨「蘇聯道路」與蔣中正「美國道路」之外的第三種選擇罷了,目的是爭取所有黃種人的「榮光」。

西來庵事件、霧社事件還有對台共的大搜捕,就如同1919年三一事件給韓國人帶來的打擊一樣,讓台籍知識分子重新思考與日本殖民統治者的關係。在日本殖民框架下爭取台灣人權益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被保存下來,讓他們相信台灣漢人與日本人的關係並非不可調和的。就如同那個時代許多朝鮮精英一樣,日本帝國的意識形態逐漸為台籍精英們所接受。

他們或許對日本侵略唐山祖國一事仍持保留態度,可是他們卻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遭受英美各國打壓的情況,認知到在壓迫台灣人的日本人上面,還有「壓迫全體東方人」的西方勢力存在。尤其是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日本提出的「種族平等」議案遭到英美法駁回,更穰他們相信如果不打破「西方帝國主義」的壟斷,黃種人將永遠是白種人統治下的二等人。

縱然再不喜歡日本,在20年代到30年代的時空背景下,似乎也只有日本能代表亞洲民族向歐美國家爭一口氣回來。於是打從九一八事變開始,許多台灣人便前往滿洲國發展,希望能為建設亞洲新秩序出一份力。比如官至滿洲國外交部長的新竹人謝介石,還有當上末代皇帝溥儀御醫的黃子正,即今日統派領袖黃光國的父親都是代表人物。

中日戰爭爆發後,台灣總督府配合日本本土「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發起「皇民化運動」試圖同化台灣人,可是對於派遣台灣人到大陸與國軍、共軍等祖國軍隊開戰仍不放心,所以並不允許台灣人從軍。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相信讓台灣人去與西方盟軍作戰比較沒有問題後,才啟用了特別志願兵制度,讓台灣人有參軍的機會。

從1942年日本在台灣頒布第一期「陸軍特別志願兵」時,就吸引42萬5,921名台灣青年參軍的情況來看,「大東亞新秩序」確實廣受當時台灣青年的認同。1943年的「海軍特別志願兵令」在台灣首度發布的時候,同樣有31萬6,097人報名參加。雖然最終日軍錄取的台灣人數量,總計陸軍只有5,550人,海軍11,000人。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9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