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前有「大到不能倒」的銀行,現有「複雜到不能拆」的科技巨頭

2020-10-16 09:00

? 人氣

2020年7月29日,(左起)貝佐斯、庫克、皮猜、祖克柏以視訊方式出席聯邦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AP)

2020年7月29日,(左起)貝佐斯、庫克、皮猜、祖克柏以視訊方式出席聯邦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AP)

美國國會議員上周提議,透過恢復世紀之交時期的大力道反壟斷法和執法措施來分拆大科技公司。他們辯稱,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Facebook (FB)、Google(Google)和蘋果公司(Apple Inc.)都已經形成了壟斷勢力,並利用這種勢力來壓制競爭,扼殺創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幾天前,Facebook公司拿出了自己的文件,認為將其拆分是「毫無成功機會的事」,並列出一系列原因,包括該公司的構成部分已經過於複雜和相互關聯,其中任何一個部分——Instagram、WhatsApp、廣告業務——都不能被分拆為單獨的公司,或與其他部門完全隔開成為單獨的業務部門。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該公司在報告中說:「經過多年艱苦且耗資不菲的工作,Instagram和WhatsApp現在已經整合到同一個訂製好的基礎框架之中,這個框架是Facebook從頭開始建立起來的。」

美國眾議院反壟斷小組委員會(House Antitrust Subcommittee)6日發布的報告承認了Facebook的觀點,那就是除非國會通過新的法律,否則不太可能拆分任何大型科技公司。對於心存擔憂的議員而言,這只會讓釐清如何應對矽谷影響力的問題變得更加急迫。

對於支持限制這些公司的人而言,有一個問題迫在眉睫。從數位廣告、應用程式分銷到線上零售和行動計算等產業,這四家公司已經擁有前所未有的市場價值和主導地位。如果這些公司已經複雜到難以拆分,那麼如果它們繼續毫無限制地成長10年,會是什麼情況?這些公司都計劃向醫療健康、加密貨幣、腦機介面、天基電信和數不清的其他領域擴張。

臉書推出的數位貨幣Libra(翻攝Libra官網)
臉書推出的數位貨幣Libra(翻攝Libra官網)

在2008至09年的金融危機中,有些人認為,大而不倒的銀行,引申開來就是太大而不應該存在。隨著科技巨頭進入的業務範疇越來越廣,垂直整合越來越深,許多經濟學家和活動人士都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太複雜而無法拆分」就像「大而不倒」一樣,按照這個論點應當採取的行動,正是這些公司希望極力避免的。

情況當然很複雜。當Facebook尋求提高Instagram用戶參與度時,該公司首先採取的措施之一就是移植Facebook動態消息(News Feed)的演算法。事實上,Facebook表示,該公司在過去一年裡進一步整合了WhatsApp和Instagram,甚至重新命名,在其名稱後加上「來自Facebook」。當然,這給人的感覺就像為了應對拆分這家公司的努力而推出的防禦性措施。

俄羅斯最大電商網站前首席執行長、Priceline Group前營運副總裁賈維特(Maëlle Gavet)表示,從技術角度來看,將Instagram和WhatsApp拆分出去將耗費大量人力,但卻是可行的。作為新獨立的公司,這兩家公司必須重建自己的訊息和廣告系統,還必須更換雲端服務提供商,短期內用戶體驗將降級。但她估計,這樣的「拆分」可以在一兩年內完成。賈維特寫了一本關於科技巨頭當前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的書。

雖然Alphabet Inc. 旗下的Google並沒有拋出類似「太複雜」的辯解,但該公司也對之前收購的業務進行了深度整合,包括廣告巨頭DoubleClick、串流媒體巨頭YouTube和全球用戶最多的行動操作系統Android。

賈維特表示,拆分上述任何一家大型科技公司都將非常複雜,可能會導致同樣的短期問題。她說道:「這並不是說我們不應該拆分它們。」她指出,這只代表我們應該為拆分行動將給用戶和廣告客戶造成的痛苦做好準備。

Google對眾議院上述報告的回應稱:「美國人肯定不希望國會破壞Google的產品或損害他們每天使用的免費服務。」Google指出:「反壟斷法的目的是保護消費者,而不是幫助商業競爭對手。」

Google涉壟斷市場,恐遭歐盟開罰1551億。(美聯社)
Google涉壟斷市場,恐遭歐盟開罰1551億。(美聯社)

至於蘋果公司,眾議院報告中提到的各種潛在可分離業務之間的界限、也就是「斷層線」更加模糊。蘋果公司的擴張很多是來自於早期技術收購所驅動的增長。然而,眾議院的報告批評了蘋果公司在營運一個佔主導地位的零售平台的同時,又與該公司的供應商展開競爭。

蘋果公司在其應用商店App Store裡把自己開發的應用程式放在搜尋結果的優先位置。(蘋果公司表示,該公司的自測不支持這個結論。)蘋果公司還對App Store中第三方應用所進行的交易抽成30%,導致許多公司試圖繞過蘋果的規則,聲稱蘋果公司已成為控制數億消費者的壟斷者。

蘋果公司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我們公司在開展業務的任何領域中,都沒有佔主導地位的市場份額……去年僅在美國,App Store就促成了1380億美元(約台幣3.95兆元)的商業活動,其中超過85%的金額完全歸於第三方開發者。與其他應用商店和遊戲市場的收費相比,蘋果公司的抽成穩居主流水準。」

專門研究壟斷和監管問題的經濟學家、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史登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金融學教授菲力彭(Thomas Philippon)提醒說,不要把大型科技公司當作一個整體。即使有些相同原則可以適用於所有這些公司——例如,眾議院報告建議,一項普遍規則是,公司不能在自有的佔據主導地位的平台上推廣自身商品,但這對每家公司的意義必然不同。賈維特稱,將App Store從蘋果公司中分離出來是荒謬的,但還不清楚還有什麼其他監管措施可以遏制其勢力。

對亞馬遜公司而言,有個問題是該公司的市場平台,該公司的部分員工表示,亞馬遜曾利用商家的銷售數據在該平台推出競品。(亞馬遜於10月4日致信該眾議院小組委員會,稱內部調查未發現有員工這樣做)。亞馬遜還在其搜尋引擎中將自己的產品放在優先位置。

亞馬遜在電商的驚人主導能力,使該公司也被美國國會盯上、成為反壟斷調查對象(圖片來源:Google)
亞馬遜在電商的驚人主導能力,使該公司也被美國國會盯上、成為反壟斷調查對象(圖片來源:Google)

Gavet說,亞馬遜可能需要對消費者傷害的含義進行全新的思考。雖然亞馬遜在電商外的任何一個領域都沒有佔主導地位的市場份額,但該公司的產品和服務非常廣泛,從Alexa、Ring、Eero到Whole Foods、Amazon Logistics、Amazon Web Services以及廣受歡迎的Prime會員服務,該公司收集美國民眾數據的能力已經變得很全面。「憑直覺我們覺得這是一個麻煩,」她說。「但從反壟斷角度看,該如何管理這樣的一家公司呢?」

在一篇反駁上述眾議院報告的長文中,亞馬遜稱報告中的建議由「監管部門隨口說說」的「邊緣概念」衍生而來。該公司接著強調了大家都熟悉的話題,比如該公司在全球零售業中所佔的份額不到1%,在美國零售業中所佔的份額不到4%,相關數字只能從非常寬泛的亞馬遜競爭市場的定義中得出。該公司的結論是,這份報告中的建議將損害賣家和消費者,導致價格上漲並讓選擇減少。

Philippon稱,就像首宗反壟斷案件那樣,Facebook或其他任何科技巨頭關於太複雜而無法分拆的言論是老調重彈。他說,政府在1970年代尋求分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Inc.」)時,該公司也曾多次提出同樣的觀點。

無論如何,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對者可能不得不等待國會的行動,來推動上述任何一種情況付諸實施。反對企業權力集中的非營利組織American Economic Liberties Project的高級研究員赫恩(Denise Hearn)稱,控制這些企業權力的退而求其次的辦法將是謹慎對待他們未來的收購。

她還稱:「我希望監管機構預測潛在競爭威脅的能力更強一點。」她稱,在2014年評估Facebook以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的意願時,監管機構本應該問,究竟為什麼Facebook如此渴望收購WhatsApp,甚至不惜以超過該公司一年前估值10倍的價格收購?當時該交易是收購一家有風投支持的公司中,史上規模最大的交易。

自從Facebook收購WhatsApp,並利用它在印度試點行動銀行產品以來,這個問題的答案之一就顯而易見了。WhatsApp在印度擁有4億用戶。顯然,Facebook將WhatsApp視為一張白紙,公司可以利用它向與其核心業務完全無關的市場橫向擴張,然後按照其慣常的做法,找到主導該產業的方法。這家公司還在計劃推出自己的貨幣,擴大其在虛擬現實領域的領先地位,並創建腦機介面接口。

2019年6月3日,多家外媒報導美國聯邦政府準備對臉書、亞馬遜、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啟動反壟斷調查。(AP)
2019年6月3日,多家外媒報導美國聯邦政府準備對臉書、亞馬遜、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啟動反壟斷調查。(AP)

眾議院報告稱,未來大型科技公司的任何收購都應被默認為試圖打壓競爭或獲得不公平優勢。這些公司需要自己證明事實並非如此。

這與過去50年的反壟斷執法情況截然不同。眾議院的報告指出,自1998年以來,各機構還沒有阻止過蘋果、亞馬遜、Facebook和Google等公司的500多宗收購交易中的任何一宗。赫恩稱,自1970年代以來,以增強經濟活力為由,美國的反壟斷法和執法工作一直被不斷侵蝕。

自由派智庫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的高級研究員穆雷(Iain Murray)表示,從新創企業的角度來看,被收購的難度加大可能會抑制此類公司的創立。他稱,如果讓你的公司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成為唯一的變現途徑,這將摧毀很多夢想,並降低公司文化的創新性。

眾議院小組委員會成員、科羅拉多州共和黨眾議員巴克(Ken Buck)在另一份報告寫道:「我們擔心,全面改革可能會導致過度監管,給整體經濟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這份報告旨在補充該委員會中占多數的民主黨人撰寫的報告。他說:「我們傾向於採取有針對性的方法,使用反壟斷手術刀,而不是監管鏈鋸。」

儘管存在這些疑慮,但總體而言,該委員會成員展示出少見的兩黨共識,一致認為大型科技公司權力過大。目前可能正處於一個轉折點:如果在沒有新的或重新生效的立法情況下,拆分或監管這四家總市值超過5兆美元的公司真的太過複雜,或許國會議員們最終會準備推出相關法案。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