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德國空軍何以輸了二戰?無法與盟友建立聯合空中戰力

2020-10-18 07:20

? 人氣

義大利雖然有24家飛機生廠商與四家發動機設計公司,但是航空產能卻遠遠不如英國、法國、德國、蘇聯與美國等其他列強。進入40年代以後,多數義大利的飛機在設計上也嚴重落伍,生產線上的員工甚至可以用雙手組裝完成,比如SM. 79轟炸機的機翼,就是全部由木頭打造。全憑雙手組裝的飛機,自然生產速度緩慢,質量也不免引人懷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外一項義大利飛機比較大的問題,在於他們使用的發動機多採用老舊的放射狀設計,沒有採用40年代起流行的線形設計。義大利航空工業無法發展超過1,000匹馬力的發動機,也無法滿足墨索里尼當局在1939年提出生產12,885架飛機和22,542座發動機的需求。缺乏充足訓練與後勤體系的義大利空軍,無論是在地中海還是東線戰場上都只有一半的飛機可飛。

戰術層面上,義大利飛行員展現出了義大利陸軍、海軍所沒有呈現出來的積極性與進取心,並贏得德軍戰友們難得的敬佩。可是飛機質量難以改善,卻讓義大利空軍始終難以提供德國空軍他們所需要的援助。後來義大利設計師卡斯托爾蒂(Mario Castoldi)提出建議,將Bf 109E使用的DB 601發動機裝到MC. 200上,發展出馬力達1,050批的MC.202戰鬥機。

MC. 202稱得上是二戰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機種,而且後來卡斯托爾蒂還將更先進的DB 605發動機裝到MC.202上,發展出名為MC.205的衍生型戰鬥機。不過義大利生產發動機和飛機的速度還是過於緩慢,沒有辦法滿足德國還有義大利空軍的戰場需求。MC.202與MC.205碰到颶風式戰鬥機或P-40戰鬥機還可以一搏,碰到P-51野馬式戰鬥機完全是只有被打的份。

德國空軍第2航空艦隊司令厲秋芬(Wolfram von Richthofen)元帥,是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的老手,深知聯盟作戰的必要性。他曾向戈林元帥提出以G. 50為基礎,幫助義大利發展新機種來抵抗美軍P-51戰鬥機的建議,並表示德國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向義大利提供新型發動機而已。結果這樣的決定,完全被戈林元帥當成了耳邊風。

匈牙利雖然獲得授權生產Bf 109戰鬥機,可是其中的2/3要優先提供給德國空軍而非匈牙利皇家空軍,為十足的不平等條約。(資料照,作者提供)
匈牙利雖然獲得授權生產Bf 109戰鬥機,可是其中的2/3要優先提供給德國空軍而非匈牙利皇家空軍,為十足的不平等條約。(資料照,作者提供)

拒絕向盟友提供先進裝備

從上面的幾個案例來看,真正導致德國空軍失敗的原因是病態的種族偏見還有對盟邦的不信任。或許身為一戰王牌飛行員的戈林,對德國空軍的表現太過於自信,相信手下子弟兵能在接下來和同盟國的戰爭中「一夫當關,萬夫莫敵」。而且除了他之外的德國空軍高層,乃至於德國的航空工業又過於短視近利,不願意輕易向友邦空軍提供幫助。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