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大旱再現,管理之外更需要建立節水文化

2020-10-13 06:30

? 人氣

軍氣象中心派遣C–130H運輸機前往水庫集水區,執行「空中人工增雨」作業。(資料照,軍聞社提供)

軍氣象中心派遣C–130H運輸機前往水庫集水區,執行「空中人工增雨」作業。(資料照,軍聞社提供)

今年至今沒有颱風入門,導致北部地區多個水庫蓄水下降,從明天14日開始桃、竹、苗、中四縣市實施一階限水。這個限水時間點比2014年大旱時還提早1個半月,意味著未來半年枯水期的缺水風險已然升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穩定供水靠兩個手段:管理跟節水。前者,在經歷2014~2015年的大旱之後,經濟部水利署的管理有明顯進展。但後者不進反退,用水需求持續攀高,節水只停留在口號,再好的管理都追不上無止境的需求。因此,未來穩定供水的方向,重點還要從建立節水文化、並落實政策節水做起。

一階限水來得比2014年大旱時更早

比較2020年10月11日、2014年10月11日、2015年2月26日這三個時間點主要水庫蓄水率,就能理解水利署提前限水的原因。

2020年10月11日,北部的石門、翡翠水庫蓄水率約四成,新竹寶二水庫、台中鯉魚潭水庫六成,南部烏山頭+曾文水庫約五成、南化水庫則接近滿庫。2014年同一個時間點,石門、翡翠超過七成,寶二水庫、鯉魚潭水庫、南部三個水庫全數超過七成。

從數據來看,今年10月11日的水庫蓄水率比2014年同期差,因為2014年還有兩個颱風入門,今年卻一個都沒有。水利署統計2003年到2020年這18年來,6月到9月的總雨量平均1585毫米,2020年只有632毫米,是18年來最低。其次2014年931毫米。今年比2014年還要再少299毫米。

而即使2014年底宣布全國休耕43,659公頃,到了2015年2月26日八個地區二階限水時,水庫蓄水率已直線滑落,除了翡翠水庫還維持八成,石門、寶二、鯉魚潭水庫約三成、南部水庫約五成。

依此推估,明年枯水期的供水風險會比2015年更高,如果政策目標要維持民生及工業用水,明年部份地區一期稻作恐怕難逃休耕的命運。

20201012-SMG0034-E01-朱淑娟專欄_三個時間點水庫蓄水率
三個時間點水庫蓄水率

區域調度提高供水韌性

從數據上可觀察到一些跟往年不同的情況,這跟水利署這幾年的水資源調度有關。今年下雨最多的日子是5月22日的梅雨鋒面,那場雨結束後,水利署長賴建信就跟同仁說:「要有今年沒颱風的打算。」

於是今年抗旱提前從六月就開始,最顯著的成效是區域調度,這點可從翡翠、石門兩個水庫蓄水情況看出端倪。過去翡翠水庫的蓄水率始終一枝獨秀,即使枯水期也能維持七成以上的高蓄水量。但今年10月的數據卻只有48%,相較於過去落差太大,原因就跟水利署推動的「區域支援」有關。

板新二期供水計畫前年完工後,「雙北共飲翡翠水」完成最後一哩路,透過這個供水管線,翡翠水庫的水可以供給石門水庫,這段期間已達到每天72萬噸,大大緩解石門水庫的供水壓力,兩個水庫已是生命共同體。

傳統上對石門水庫的印象是,蓄水量只有2億噸,每年要供水8億噸,水庫要裝滿四次才夠用,石門也成為缺水的指標,但區域調度讓它擺脫獨自調度的困境。然而,上周經濟部長王美花跟過去幾任部長一樣,第一個看的水庫還是石門,顯然沒跟上石門水庫時空環境已不同的腳步。

難以應付不斷升高的工業用水

或許王美花應該看的是翡翠水庫,明年桃園~新竹備援管線完工後,桃園供給新竹的水會增加,翡翠水庫的供水壓力可能擴大。水利署重提興建雙溪水庫,就是為了減少翡翠水庫的供給壓力,但為了供給無止盡升高的工業用水,卻要破壞丁蘭谷低海拔的豐富生態系,這種區域調度就做過頭了。

同樣區域調度頗有成效的,還有從甲仙堰引水到南化水庫蓄存,所以南化水庫才能呈現幾乎滿庫的現象。而未來南化、曾文聯通管完工後,兩個水庫聯合運用的能力也將增強。但另一方面甲仙堰可能被攔走更多水,下游農民要承受更多缺水風險。

此外還有大安大甲聯合用水計畫,水利署會跟你說,兩個水源聯合運用水會增加、不會減少。但他不會告訴你,豐水期時大家都有水用,遇到枯水期時把水攔走,所謂聯合運用到時優先供給的是工業、不是農業。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供應不斷升高的工業用水,以台南為例,這幾年已經從每天82萬噸提高到98萬噸。加上鼓勵台商回台投資,未來工業用水需求還會再升高,未來穩定供水的目標,應該放在控管工業用水成長。

從明天起要實施的一階限水,做法是民生用水從晚上11點到隔天上午5點減壓供水,這對有水塔的住商來說沒有影響。而工業要等到二階限水,才會要求每月用水1千度以上的用水大戶減供5%。

2014年在抗旱記者會時,三個科學園區管理局局長都說,減供5%對科學園區完全沒影響,減到10%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也就是說,水利署的限水措施可以因應時空環境不同而改變,從枯水期開始就啟動工業節水,一階限水就強制減5%,而且是所有工業都要減供,不只限於大戶或科學園區。平常工業就幫忙節水,到最後大家都有水用,也不必走到互相排擠的局面。

節水三法的未竟之功

要工業節水還需要政策支持,例如水價調整,但這個已經26年未調整的水價卻拖垮一連串改革措施。低水價的結果就是浪費,依水利署統計,每人每日生活用水從2014年的274公升,提高到2019年的284公升。

而水利署訂的目標是2021年要降到每人每日生活用水240公升,並透過修正《自來水法》來實現,這也是抗旱期間提出的節水三法之一,2016年4月立法院三讀通過,但只要水價持續偏低,人民就不會珍惜。

節水三法另外兩個:《水利法》、《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分別在2016年5月、2015年12月通過,目標鎖定工業節水。其中,水利法授權對工業開徵耗水費,做為水價未調漲前的過度行政措施。

《再水水資源發展條例》則是為了落實工業用水零成長政策,授權水利署在核發新開發案時,若地點位於缺水區,可強制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水,讓企業負起部分自籌水源責任。不過價格還是成敗的關鍵,有便宜自來水可用,政府又對企業百依百順,那個企業會想用貴一點的再生水?

於是2016年就發生股王大立光電,在台中精密機械園區擴廠拒絕使用再生水的事情。還有高雄和發產業園區,2014年環評時滿口答應要用再生水,到了2020年提環評變更,不但將原本每日用水從5500噸,增加到1萬噸,而且承諾要用的再生水,也通通改回來用自來水。結果,耗水費開徵不成、再生水無法推動,節水三法成為未竟之功。

上個月水利署舉行「水與文化國際會議」時,賴建信提到他到德國參訪時發現節水是德國人的DNA,在台灣卻是一件要宣導的事,這觸動他想推動水文化的信念。水與文化的建立需要共識,在氣候變遷年代,管理只能實現一部份功能,合理的政策才是實現永續水資源的一把鑰匙。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